何彩云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全面的和谐、自主及个性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想象力与表达力?
一、创编儿歌,让孩子乐于表达
儿歌较短小精悍,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念易记易传,深受低年级孩子的喜爱。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在儿童情感教育、启迪心智、训练语言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尤其是低段语文就有不少融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结合儿歌或其他教学内容和教育情境创编儿歌,在小学低段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家》是一首有趣的,朗朗上口的短小儿歌,学习课文后,我根据《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创编儿歌。天真的孩子们仿照课文创编出一首首优美的充满童趣的小诗儿歌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小草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沙漠是骆驼的家,草原是马儿的家。”学习了儿歌《小白羊》后,学生又仿写了一首首儿歌,如:天上一群小白兔,有的站着有的躺小白兔呀下来吧,不要在天上着了凉,地上河水清,地上萝卜甜,地上才是你的家乡……
学习儿歌,创编儿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教育性,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续编
续编的最大作用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开拓小可爱们小脑袋的潜能,展开迷人的想象,在自由的想象中产生许许多多新奇有创意的美妙结果。在现在的语文教材或者各类有益的课外书中,有许多吸引孩子眼睛与心灵的故事。看完了奇妙的故事,学生心里会想:后来会怎么样呢?这是孩子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此时,教师就要及时捕捉小可爱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开心大胆地进行想象,利用续篇故事来解开他们心中的一个个小疑问。这是非常好的训练和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的方法。
如教学完了一年级上册的课文《青蛙写诗》后,天真活泼的学生仍然意犹未尽,借着这个契机,我指着课文插图中的小青蛙,问道 :“同学们,小青蛙的诗写成了,那它后来还会继续写诗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会,一定会。”“那小青蛙的诗还要写给谁,你能说说吗?”学生一听问题,马上“唧唧喳喳”热烈地说开了,小手像雨后春笋般举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意见。
只要教师巧花心思,适时点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就会像夜空中的烟花砰、砰、砰地绽放起来,一个个此起彼伏,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三、走出教室,回归自然,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有趣
学习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枯燥的,孩子天性好动,整天中规中矩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显得又枯燥又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爱的教育》中所描述的学习情景: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四周长满了低矮的灌木。花儿在风中绽放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小鸟唧唧喳喳地婉转鸣唱。肥肥的小虫停在小草上吟唱,孩子们一起围坐在草地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愉悦地倾听教师的指导。孩子们走出教室,在室外学习,找回了自然中的真、善、美是每一位孩子都喜欢的。我们博大精深的语文与充满神奇的大自然、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能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满满的进取心与自信心。
看着天真烂漫的孩子,听着他们一个个发自内心的有趣的问题及奇思妙想,我心想,只有这纯洁的童心才听到大自然的语言,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语文教学不一定就局限于教室,根据课文内容,有时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