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策略探讨

2024-06-21 22:47李晓敏
高考·上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李晓敏

摘 要:将批注阅读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有效促进学生独立阅读,有助于课堂多元交互,进而带动学生表达,能够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基础上,切实提高深度阅读的质量,深化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故而在现阶段,批注阅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阅读模式。文章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优势,探讨其应用策略,在全面把握批注课文切入点、动态调控课堂批注形式、重视批注的拓展训练、丰富批注阅读资源视角下,提出多点策略,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注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一直被师生重点关注,使得以阅读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研不计其数,比如:如何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程序、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成效、如何丰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批注阅读主要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对课文语言、情感、结构、思想等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将分析结果标注在课文对应位置,留下思考痕迹。在以上教研中,不少教师提出了批注阅读建议。于是,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策略的探讨正在展开。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优势

(一)促进独立阅读,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越来越强调学生对课文的自主阅读和领会,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将被动阅读转换为主动阅读,而批注阅读所体现的,正是一种独立自主的阅读。基于批注阅读,学生首先应与课文、作者进行独立沟通,自主思考作者在课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其次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交流。这样,发挥批注阅读对学生独立阅读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高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有很大

优势。

(二)助力多元交互,提高深度阅读的质量

批注阅读中,学生先与课文交互,通过批注实现与作者的“跨时空”交流。之后,学生可分享批注阅读结果,与同学、教师展开进一步交流,有助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阅读活动的多元交互[1]。而在多元交互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可自然而然地增强,从而使其在更深层次上把握课文,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深度阅读质量。

(三)带动学生表达,深化语言建构与运用

前面已提及,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注阅读,不是简单地在课文上挖掘信息、标注观点,更注重批注结果,即观点的分享和交流,这在无形中极大程度地增加了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活动的表达空间。学生先在批注环节建构和运用书面语言,再在分享和交流过程中建构和运用口语,灵活地解释自己批注的内容,输出观点,在其深化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发挥优势。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策略

结合现有实践来看,想要使批注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达成有效应用,必须先全面把握批注课文切入点,再动态调控课堂批注形式,重视批注的拓展训练,丰富批注阅读内容。下面将以此为基础,在不同视角下讨论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策略,提出针对性、可行性建议。

(一)全面把握批注课文切入点

高中语文教学中,为真正保障学生阅读效果,课文资源不仅类型丰富,而且内容优良,有助于挖掘大量可批注要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细化阅读,使其全面把握课文留白处、疑惑处、关联处、共鸣处等批注阅读切入点,促进其批注阅读。

1.在课文留白处批注

留白,原指中国艺术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多用来形容书画创作中,为提高画面整体协调性而留下的空白,具有引发想象的作用。之后,这一艺术手法也经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作者在创作中“欲言又止”,给文章带来了含蓄之美,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教师可由此切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批注阅读,引导学生在课文留白处批注,展开合理联想[2]。比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重点关注课文中断、残缺、“半吞半吐”的表达,关注“省略号”这一特殊的标点符号,然后让学生围绕“中断的信息”“可能缺失的内容”“作者想要省略的内容”等展开合理联想,推测作者如此做的意图,将观点标注在课文留白处附近。这样,发挥想象力,拓宽课文阅读空间,更进一步地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也就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破解课文解读的密码,感知课文艺术特色。

2.在课文疑惑处批注

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已经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自主阅读中,他们依然容易产生疑惑,比如:不理解课文某一句话的含义,不理解课文某一处结构的设计意图等。特别是在古诗词和文言文中,学生极易出现“虽读但不懂”的情况。对此,教师何不从课文疑惑处切入,引导学生批注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入自主阅读状态前,直接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你不能快速理解的内容,请将它标注下来,将你的疑惑写清楚。”学生由此建立“批注疑惑”意识,只要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产生疑惑,就及时在疑惑处标注“问号”,并以简短的语言写清楚自己主要感到疑惑的内容。这样,还能为学生在课堂自主提问带来帮助。学生可以在之后的交流中,围绕课文疑惑处批注提出个性化问题,优化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环节,然后发挥问题的积极作用,促成学生深度阅读。

3.在课文关联处批注

精细化阅读高中语文课文,关注每一个词语和句子、段落,不难发现,课文中的很多词语、句子、段落存在紧密联系,并且,找准这些联系,是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语言、学习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关键环节。为此,教师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批注阅读的应用中,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词语、句子、段落的内在联系,在课文关联处批注。

以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劝学》为例,作为选自《荀子》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其语言魅力不言而喻,含有大量存在关联的排比句。教师可由此入手,点拨学生在课文排比句中挖掘联系,写下批注。比如:学生可关注“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句,批注“跬步”与“小流”的相似性,以及“千里”与“江海”共性,以此明确本句哲理性,深入感悟“劝学”思想,明确日积月累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在课文共鸣处批注

文字有着让情感可视化的特殊力量,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无不通过文字表情达意,抒发内心真情实感,引发他人共鸣,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世人。所以在阅读中,不能一味地关注其艺术手法、结构特征、语言要素,还要剖析其人文主题,情感内涵。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批注阅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体悟批注法”,在课文共鸣处批注。比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课文中,不只有语言和结构值得批注,作者的情感也是重要的批注对象。阅读时,要注意与作者换位思考,体悟作者的情感和想法,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按提示进行深入课文情感内涵的阅读,积极批注与作者形成共鸣的内容,将个人感悟表达清楚,也是其把握课文人文主题的重要一步。

(二)动态调控课堂批注形式

充分发挥批注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应利用课堂交流,一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增加学生思维活动。这要求教师动态调控课堂批注形式,在落实学生自读自悟批注的基础上,精设交流分享环节,加强再读再悟引导。

1.自读自悟批注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活动,强调学生对课文的自主阅读。其次,在本质上,批注阅读是一种提倡学生自主阅读的阅读方法。故而,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的应用,教师应在课堂上,将“自读自悟批注”放在首位,调动学生阅读和批注的主观能动性[3]。教师可以在课堂巧妙导入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基础上,直接对学生提出批注阅读要求,如:“自主阅读课文,在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旁批注,运用批注阅读方法。”在教师明确的要求下,学生同时展开自主阅读和批注,整个课堂都沉浸在积极的阅读氛围中,为批注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环境。此外,通过自读自悟批注,学生批注阅读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2.交流分享批注

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交流与分享,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效果,交流与分享必不可少。教师应在学生自读自悟批注后,精心设计交流与分享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批注的内容和结果,然后在交流中,发现课文不同的可批注要素,全面把握课文批注要点。此外,基于学生的相互交流,课堂阅读活动氛围能够更加轻松、活泼,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以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祝福》为例,在自读自悟批注后展开交流与分享,学生有的围绕“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槽。”等表达批注疑惑,提出问题:“鲁迅这样描写环境到底有怎样的用意?”还有的学生就“鲁迅遇见祥林嫂”的情节分享批注结果,说明自己对该情节情感内涵的看法。由于自主阅读侧重点不同,且自主阅读水平存在差异,学生自读自悟批注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顺利促进其多元交流,丰富其课堂批注阅读讨论成果,为深度阅读提供支持。

3.再读再悟批注

交流与分享后,学生还可以带着新的收获继续阅读和批注课文,以此加深课堂批注阅读情感体验,强化阅读成效。因此,教师可以动态调控课堂批注形式,加入“再读再悟批注”环节。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交流与分享后,提出以下要求:“回到教材,继续阅读课文,验证刚才的交流结论,说说你对课文的新发现,补充批注。”在该要求下,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再次阅读和批注,将新的感悟继续补充在课文空白处,重新梳理课文脉络,对其语言要素、人文主题形成深刻的理解。

(三)重视批注的拓展训练

除课堂这一“主阵地”外,课外阅读空间中,学生也可以展开批注阅读。因此,教师还应重视批注的拓展训练,用好学生课外阅读空间与时间[4]。教师可以基于时间顺序,在学生课外阅读空间分别组织课前预读与课后多读活动,提出差异化批注阅读要求,让批注的拓展训练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批注阅读习惯,提高批注的拓展训练有效性。

1.课前预读,简要批注

《论语·卫灵公》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要想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要想做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批注阅读,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课前预读。但是在课前预读时,由于学生对课文尚不了解,缺乏充分的批注指导,教师应避免向学生提出过高的阅读和批注要求。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途径向学生推送预习任务以及预习单,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文,选择某一段进行简要批注,将心得和感受填写在预习单“我的批注”处。这样,学生不直接在教材中批注,既完成课前预读,积累必要的批注经验,也避免了后续在课堂修改批注的问题,高效利用课前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批注阅读效率。

2.课后多读,延续批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高中语文教学愈发重视学生的课后学习,提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厚植文化底蕴。而在课后拓展阅读中应用批注阅读,可显著提高学生课后拓展阅读质量。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批注阅读后,一边向学生提出“课后多读”建议,一边延续“批注阅读”指导。比如: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兴趣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后阅读资源,多读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然后以摘抄批注形式,落实批注阅读:摘抄所读文学作品重要内容,批注个性化观点和感悟。这样,学生还可以在完成课后拓展阅读后,以分享积累本的形式加强批注交流,延续批注阅读的分享与交流价值,深化课后阅读收获。

(四)丰富批注阅读资源

虽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文已然能够满足学生批注阅读需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使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教师还应补充课外材料,丰富学生批注阅读资源。故而,教师可将群文阅读与批注阅读结合,适当创新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思维。比如:教师可以聚焦教材课文,以“作者”为切入点,向学生提供同一作者创作的不同文章,与教材课文形成对比,然后指导学生重点批注作者在不同文章中的差异化行文结构、写作手法。再如:教师可以聚焦教材课文,以“写作手法”为切入点,向学生提供相同写作手法的不同文章,同样与教材课文形成对比,促使学生批注同一写作手法在不同文章中的不同作用。学生在批注阅读中持续落实比较阅读,在丰富的阅读资源中感受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差异性、灵活性,可开阔视野,亦可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批注阅读的应用,具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深度阅读质量,深化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多重优势,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保障高中语文教学中批注阅读应用效果,教师首先应全面把握批注课文切入点,指导学生在课文留白处、疑惑处、关联处、共鸣处批注;其次应动态调控课堂批注形式,完善自读自悟、交流分享、再读再悟批注流程;再次,应重视批注的拓展训练,督促学生课前预读、简要批注,鼓励学生课后多读、延续批注;最后,教师应丰富批注阅读资源,将群文阅读与高中语文批注阅读结合,让学生越批注越熟练,实现批注阅读的质变。

参考文献

[1]李进进.批注式阅读在高中语文中的有效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4):110-112.

[2]侯桂宏.批注,让文本解读走向深入[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12):24-26.

[3]杨尉苹.高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26):84-86.

[4]陈赛花.批注式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求知导刊,2020(26):44-45.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