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惰性化表现、归因及策略

2024-06-21 18:38王家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年段班级思维

王家骏

语文作为一门较为开放的科目,其人文性较强,更多的时候考查的是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无论是课堂上的互动,还是考试,往往同一个问题可以有许多答案,而且这些答案都是对的。就语文学习而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志往往要比天赋更加重要。只要学生认真地研读文本,敢于表达自我的感受,那么他的语文学习就不会太差。然而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错误地以讲代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业批改中片面地强调答案的标准化、模板化、套路化,抹杀了学生独立的思维成果,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驯化”成了思维上的懒惰者。

一、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惰性化表现

(一)课堂交流互动胆怯化

低年段小学生表达欲望强烈,思维活跃度高,而高年段学生发言比较少,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其实高年段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无论是口语表达能力,还是文本解读能力,都应当比低年段时要好,课堂发言应当积极性更高,质量更好才对。然而高年段的学生在老师提问互动时,大多数学生有畏难情绪,表现得较为胆怯,甚至不敢与老师有眼神的交流。部分学生的“观望”情绪非常明显,很多学生心中明明有了答案,却羞于表达,偶尔是小声在底下说,偶尔是附和着一些同学说,唯独不敢举手说,大声说。所以高年段的班级在语文课堂上敢回答问题的同学总是个别几位,其他同学则是将老师的板书记得很齐、很全,俨然是一位板书的搬运工,只顾埋头记录,但缺少课堂上的积极思考和互动,从而导致明明书本上记得工工整整,考试时却是纰漏百出。究其原因,还是课堂上缺少参与和思考。

(二)课堂思维方式惰性化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学习是发展学生个性化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抓手。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体会应当是个性化的,是自己独立的思维成果。但是高年段的语文课堂,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惰性化的,大多数学生很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多的时候是人云亦云,出现随大流的情况。比如在教授《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对于李大钊的人物形象感受,学生往往就会套路化地说:“他是一个忠于革命,勇敢无畏的人。”但很少有同学从文本中读到他是一个慈父!再比如在教授《草原》这一课时,在课堂练笔中要求学生仿句,文中写的是:“羊群像一朵朵白色的大花,草地像一望无际的绿毯。”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这个例子,再仿两句。可到了老师指名说的时候,一部分学生是滥竽充数,一直没动笔。另一部分学生只要有一位同学说羊群像白色的珍珠,后面点名回答的同学也跟着别人说像珍珠。往往是别人仿的什么,后面的同学再说一遍。当下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惯性和惰性,他们很多时候的思维模式趋同倾向较为明显,往往图省事,图轻松,不愿意在课堂上认真阅读文本,不愿意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做出高质量的回答。

(三)课后作业敷衍化

在作业批改中可以发现高年段学生特别害怕做开放性的问答题,四五行的横线,部分学生的作业收上来要么是像“吊死鬼”一样短短的一句话,要么是空白。这种情况的重灾区往往体现在仿句、练笔、口语交际、阅读理解等题型上。部分学生非常害怕完成这种没有标准答案,需要进行独立思考的题目,很多学生往往是敷衍了事,随便瞎写一些内容上去,凑个字数。然而这些题型才是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重头戏,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分水岭,这些能力不是靠死记硬背,而依赖于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思考与表达。可以说当下这种敷衍了事,应付式的作业情况,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

二、高年段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惰性化的归因分析

(一)课堂交流互动胆怯化的归因分析

高年段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胆怯的原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源于高年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对于自我的要求变高,在他人面前害怕自己答错而出丑,所以在回答问题时不敢答,但久而久之就会延伸出不想答的惰性思维,最后导致了不会答的后果。第二,源于班级里部分同学的不利评价。部分同学在班级里营造了不积极的学习氛围。他们自己不想回答问题,但也不想别人回答问题,个别人甚至在班级交往中营造了这样的舆论,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是讨好老师的,让这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站在其他不回答问题同学的对立面,这就导致一些同学为了合群,为了不被孤立,也逐渐不敢回答问题。第三,源于教师平时对于学生的回答缺少肯定。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交流互动后,对于学生充满智慧火花的答案没有深思熟虑,认真点评,往往一带而过,依赖所谓的标准答案,然后让同学们记录下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思维成果的抹杀和否定,学生感觉自己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自己回答问题往往是错的,在这样的感受下,久而久之,学生也不敢回答问题。

(二)课堂思维方式惰性化的归因分析

小学高年段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惰性化的思维,主要原因和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关。首先,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以讲代学的,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整堂课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满堂灌和一言堂的倾向很明显,导致学生没有机会去思考、去表达。其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中缺少讨论、合作、表演等形式。很多问题教师都是在自问自答,或者套路化地请一两位同学回答一下,然后抛出自己的正确答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都是在埋头听,记板书,非常忙碌,全然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三)课后作业敷衍化的归因分析

小学生课后作业敷衍化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第一,是随着学生的年段增长,他的自主性和叛逆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萌发。语文作业中,开放题是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因为这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可以直接写,需要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搜索、转化,所以想敷衍了事的应对作业。第二,是来自于长期以来的习惯。学生不爱写开放题,是由于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对开放题的批改是基于标准答案的,很多时候,学生辛辛苦苦写了一大段,却换来了老师一个“大大的”“鲜红的”“X”,学生的内心是很受打击的,觉得自己绞尽脑汁写了那么多,却都是错的。然而讽刺的是学生在订正时,只要把老师给的答案抄下来,就可以轻松过关了。那么,学生干嘛要劳心费力地去思考呢?只要瞎写一个答案,反正也是一个“X”,然后再去抄一次标准答案就可以过关了。这是学生真实内心的心理活动,也是造成学生不愿写开放题,瞎写开放题,出现等老师给答案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应对高年段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惰性化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1.树立自信,强化行为

在课堂发言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勇敢发言的行为做出鼓励性评价。越是课堂气氛沉闷的班级,教师越要对这样的表现大加赞扬。无论是口头表扬、积分表扬,还是礼物表扬都可以,旨在打破课堂过于沉闷的环境,激活班级其他同学的表达欲望。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哪怕是错的,也千万不要急于否定,或者请其他人回答。哪怕学生本人有退缩之意,教师也应当是要以启发式、鼓励式的语言去引导帮助学生走近答案,完善答案,一步步地帮助学生树立“我可以”“我能行”的自信。久而久之,学生这样积极思考的行为会得到强化,在之后的学习中,他能够勇敢地再次举手,其他同学看到回答错问题后,并不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反而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帮助,那么,他们也会积极地进行模仿。

2.营造氛围,明辨是非

在班级里,教师要带领全体同学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认清是非对错。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完善,特别容易受周边其他同学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班级里整肃风气,营造乐学、善学的氛围。对于经常散播消极言论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帮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言论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寻找机会化解这部分学生的对抗情绪,让他们加入到积极思考,乐于回答,合作学习的队列中来。一个班级的风气往往和这些同学密切相关。他们平时调皮捣蛋,但在同学交往中,由于他们较为强势的性格,在班级中起到的导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这部分学生,积极完成对于他们学习态度的转化。

3.多样评价,加强认同

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充分预设,考虑多种可能性,保证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教师要以多样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答案,凡是言之有理的,教师都应当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切不可一带而过,或者敷衍了事。特别是在板书时,教师应当尽量用学生发言所提供给的答案,而不是机械地以教参为标准。很多时候,学生的答案和教参区别不大,或者只需要稍微地转化一下即可,教师没有必要追求标准答案。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答案被老师所认可写在黑板上时,自己的效能感会很强,从而给予自己信心,能够进行下一次的课堂发言。

(二)转变教学理念,激活学生思维

1.尊重学生,肯定成果

教师在高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文本阅读体验。部分高年段老师往往在课堂教学中贪多,求全,课堂的教学内容特别多,一直都是老师说个不停,学生缺少参与课堂建构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注重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脚手架和垫脚石的角色,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多说话,而自己应当尽量少说话。尊重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形式,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成果。

2.多种形式,合作学习

高年段的语文学习,很多时候需要讨论与和合作。教师往往欠缺耐心,不愿组织课堂讨论与合作,觉得是浪费时间。然而学生以小组形式组成学习共同体,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时,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相互碰撞,学生视野相互融合的过程。同学间的交流是较为高效且没有压力的,是调动学生思维,焕发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像高年段对于说明文进行讲座式的分享,对于红色类课文进行资料收集,对于抒情类课文进行角色扮演等,都是打破沉闷,激活思维的有效形式。

(三)培养习惯,树立信心

小学是培养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年岁的增长,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和偷懒的情况。第一,作为老师要加强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把关。每天早晨到校,教师就要进行作业情况的检查,部分同学会有早晨到校补作业甚至抄作业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及时进班预防此种情况的发生。第二,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坚决不能让学生通过各类APP进行网络资源的搜索,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有的同学由于家长缺少监管,自身持有电子设备,每天都在网上抄答案,甚至将答案分享给同学,形成了不好的班级风气,对于出现这种苗头的同学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手机管理工作。第三,教师对于作业批改的标准要进行调整。很多时候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样,我们就给了孩子一个大X,学生绞尽脑汁的成果就付诸东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自己的尺度。对于学生答案中有个性化思考,有创意的,不仅要打勾,而且要在班级进行评讲与表扬,强化这样的行为。对于部分学生缺少自信,我们可以让学生用铅笔将自己拿不准的题目先完成一遍,等老师评讲。如果发现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相差不多的,就不用擦掉,直接交给老师。久而久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有了自信,也就敢于下笔了。

猜你喜欢
年段班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班级“四小怪”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