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美
摘要: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引下,教师应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调整终结性评价所占比重。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吸纳多元主体评价、加入增值评价、进行展示性评价,综合运用并将多种评价整合成一个适宜的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评价改革;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写作能力;初中语文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新课标围绕课程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在以往的课堂中,很多初中学生写作的频次、内容及教师对写作的评价方式都是比较固定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有六个单元,多数单元的最后都有一次写作训练。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长约为两周,这就意味着学生每到“双周”就能接受一次比较正规的写作训练。同时,很多语文教师还会在每个“单周”安排一次随笔写作。然后,在每个学期的期中 测试和期末测试中各有一次考场作文的写作。从评价方式上看,每周的写作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也就是分数加评语的方式。尽管学生在平时写了不少作文,但是最终多以期末测试的一次写作成绩代表整个学期的写作水平。其实,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见下页表1)。
一、重视过程性评价
以期末练习的一次写作、一篇文章来评定学生本学期的写作水平(或者把期中也考虑在内),这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事实上,教师可以把过程性评价也考虑在内。笔者所在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基于学校的课程研发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每个学期初,教师都会清楚地告诉学生:本学期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项目有哪些,各占多大比重,怎样进行评价。例如,在语文学科写作板块评价中,过程性评价占60%,主要是指学生本学期每周写作的成绩;终结性评价占40%,主要是指学生期中练习、期末练习中写作部分的成绩。同时,在终结性评价中,期中练习的写作成绩占40%,期末练习的写作成绩占60%。在运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加入过程性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平时的每次写作——只要过程好,结果就不会太差。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或发现不足,取长补短。此外,这样的评价还能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避免出现一些因偶然情况而导致的评价不准确。
二、吸纳多元主体评价
在传统的写作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评价的客体。学生写作的分数由教师来评定,评语由教师来撰写,没有其他评价主体的参与。学生本人没有自评的机会和权利,同学之间也没有相互评价的机会和权利。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引进其他评价主体,进行多元主体评价。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每个月可针对学生的某一次正规写作训练,进行一次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笔者每次带领学生进行这样的评价时,他们都很兴奋、很认真。评价中,每个参与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都要针对评价的作文进行分数评定并写出评语。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用红色便笺纸进行自评,再用蓝色便笺纸评价同学的习作(一般是随机抽取某一位同学的作品),从而形成互评。互评时,评价人要在便笺纸的最后写下自己的姓名。教师则用绿色便笺纸对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三个评价主体都完成评价后,三种颜色的便笺纸将同时贴在学生作文的后面。这时,学生会发现,有一些评价相对一致,也有一些评价各有侧重甚至看法不同,这就能引发下一步的探讨。
笔者发现,学生自评和互评的评语往往更加细致和生动。综合三个评价主体所给的分数,其平均分可以作为此次写作的最终得分。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经引入了家长评价,鼓励家长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他们可以只写评语,也可以进行分数评定。虽然教师的批改在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方面的确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师也往往会囿于个人风格,评价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学生自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他们既能看出自己的长处,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这种自我认识,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大可能。同时,学生之间往往更加便于沟通和交流,他们相互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更容易被对方接受。此外,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一些对方使用的好的写作方法。
三、加入增值评价
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会有擅长的方面,也会有不够突出的方面。为此,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就可能出现每次得分高、受表扬的总是一部分学生,而每次成绩不理想、需要提高的也总是一部分学生的现象。要想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就需要教师改变单纯的学生之间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加入学生本人纵向比较的评价方式,也就是增值评价。
例如,第一个学生前两篇作文分别得了4分和5分,第二个学生前两篇作文分别得了2分和4分。从横向比较的角度,第一个学生两次都要受到表扬,而第二个学生则两次都成绩不理想,需要提高。但是,如果从增值评价的角度来考虑,第二个学生其实在写第二篇作文时提升的幅度更大,因此也应该受到表扬。当然,增值评价也有很多种算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增值评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进步和提升的机会,学优生可以更加优秀,学困生也能找到问题,看到进步和提升的希望。传统教学评价中,写作分数评定的满分一般是5分,为了使得学优生的增值也能充分显现,教师还可采取附加分制度,即特别优秀的作文可以得到6分,甚至更多。
四、进行展示性评价
以上三项评价虽然已经关照到不少方面和层次,但是总体上还有一些不全面的地方。其实,教师还应当设置一些非利害性评价,其中展示性评价就是一种不错的非利害性评价方式。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对写作作品的交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在校园里设置了学生作品展示架。根据作品展示架的面积,每次可以展示6个学生的作品,每两周更换一次,一个学期大约更换十次。这样,每个学期将有60人次的作品登上作品展示架。这60人次一般是班级人数的1. 5倍左右,也就是说,在一个学期内,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登上展示架一次。那些写作能力强、增值较明显,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色的作文会多上榜一次。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兼顾重点。每次有学生的作品上榜,教师都会制作一个《上榜证明》(也可以叫作《喜报》)颁发给他们。这个证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姓名、作品名称、上榜理由、作品全文等。尽管这样的展示性评价并不以分数的方式记录在学生的写作成绩中,但是学生每次收到《上榜证明》都很高兴,并将其当作“宝物”珍藏起来。
以上评价方式各有所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崧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刘俊波.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项目化写作教学策略: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写传记》为例[J]. 语文世界,2024(8).
[4]侯金奎. 初中大单元写作训练序列构建探索[J]. 语文教学通讯,2024(8).
[5]郝雪梅. 基于“任务群”实践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探析[J]. 新课程研究,2024(6).
[6]陈芳莉. “大写作观”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J]. 中学语文,2024(5).
[7]冯晓波. 指向结构化思维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以八年级上册“学习景物描写”为例[J]. 中学语文,2024(4).
[8]韩河孝. 初中语文议论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2024(4).
[9]袁一鸣. NAEP框架下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实施[J]. 汉字文化,2023(S1).
(责任编辑:姜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