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红
摘要:汉字作为音、形、义三者的融合,蕴含丰富的文化和信息。教师在教学中深度解析部首文化内涵,细化挖掘立体部首知识,建立以部首为基础的系统,改变原有的部首教学方式,巧用微课“变形计”,依托微课灵活性,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汉字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识字学文能力。
关键词:深度解析;部首;文化内涵;识字学文
汉字部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要素。在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深度解析部首文化内涵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认识其他同部首字,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分类大量汉字,更为简洁地理解复杂的汉字,充分减轻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负担;同时,频繁出现的部首符号能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归纳、综合运用的思维方式,逐渐养成在认同归纳中分析的习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传承。
一、渗透部首理据,挖掘蕴含知识,了解字中真义
(一)正确解析,适度扩充深化
部首具有表意的特点和作用,但常因其称呼被误解。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解析部首,通过适当深化部首解析,引导学生理解部首的形义。
例如,“阝”部首在汉字中高频出现,教学过程中常被教师形象地称为“双耳旁”或“双耳刀”。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课《春夏秋冬》中,学生首次接触“阝”这个部首。教师应清楚地指出:“阝”与“耳朵”的形状、音调和含义并无关联。当其作为左右偏旁的时候,正确的称呼应该是“左阜右邑”。“左阜”的含义通常与山丘、台阶等概念有关;而“右邑”则通常涉及人类居住区域、地域名称、城市、封建国家等概念。准确理解和掌握“阝”部首的形音义,对于学生熟悉和学习与这个部首相关的50个字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又如,部首“王”的正确叫法是“斜玉旁”,所从字基本都与玉石有关,如“玲”代表玉石发出的声响;“琢”象征对石材进行雕琢;“瑕”是指色泽偏向红色的玉石;“瑜”代表优质的玉;“莹”是如玉般光滑洁白的石头;“环”最初是指中间有孔洞的圆形佩戴式玉器;“现”原本代指玉石的光泽;“玩”起初的定义是戏玩玉石。探知“玉”字和“王”字的本源,就能避免出现混淆现象,减少学生的识字困惑。
(二)“汉字树”图,图像化归类解析
教师应深度研读统编版语文教材附录中的偏旁部首表,通过查找资源等途径,还原所有部首的符号意义,通过各种方式溯源认识部首,了解该部首代表的意思,形成以部首为线索、统整成树状结构的“汉字树”图。此举有助于低年段学生以最快速度了解部首的本意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
在一、二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以“口”为部首的汉字里,“园、因、困、国、图、圆、团”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在“园”和“因”两个带有“口”部首的新字首次出现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树状图,其中树干标注“口”和古文字符,同时在旁边注解其源头含义以及解析。例如,“口”的原意是环绕,之后被用作部首,通常被称为“围字部”,又叫“方框部”或“大口框”,表示环绕的意思。只要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大部分都与围绕、界限、约束之类的意义有联系。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的答案,将带有“口”的汉字有序地排列在树冠上,形成部首“口”的“汉字树”图。每当类似的偏旁部首再次出现时,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归类并纳入“汉字树”图中,从而通过观察、反思和复习,增进理解和记忆。
(三)寻根溯源,辨析形近部首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本源上认识与了解部首,区分形近部首,从而减少错误。如特别容易混淆的形近部首“衤”和“礻”。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明确说明:“衣”这个字在其书写中,当位于汉字左侧时写成“衤”。古汉字的形态像是当时衣服的样子,有着领口和袖子,并且中间还有交叉的束襟。汉字中,以“衣(衤)”为部首的字往往与衣物相关。而“礻”则是“示”字作为部首的变形。古人遇到重要的事常祭拜祖先、神灵,并将祭品放在一横一竖两个石块搭成的台子上,“示”就是根据台子的形状造出的字。“礻”作偏旁的字有“祖、宗、祟、神、社、祈、祷、祸、福”等,这些字表达的意义多与祭祀活动有关。“礻”与“衤”仅一点之差,却是一个教学难点,但教师只要抓住本字“示”与“衣”,讲清字义,学生就容易区分了。
(四)变形部首,关注整体变化
根据“避让”原则,许多基本字部首化后会发生整体变形。“心”字是具有代表性的汉字之一,被广泛理解为代表人类的情感和智慧。位于文字左边时,形变为“忄”,放在文字下方时,有“志”“慕”两种外形。但这些变化都不妨碍其归入“心”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变形部首,善用一义多部,进行新旧知识串联教学。如“火”形变为“灬”,从而推断其所带的字大多数与火有关。当学生在学习《中国美食》一课时,他们就能根据自己之前学过的知识,理解“烹、煎、煮、蒸、热、熏、熟、熬”等字的形义,并将其与“火”建立联系。
二、紧扣部首本义,感受汉字文化,助力学词品文
(一)部首系统组合,激发深层感悟
教学中,教师将重点放在那些推进故事发展、突出人物性格、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词汇上,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感受文本的深层含义。
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大禹治水》中鲧这一英雄形象的基础上,理解“继续”的意思:先观察“继”“续”这两个字都带有绞丝旁的共同点,紧接着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明白绞丝旁与丝线有关,而丝线都是长长的、连接在一起的。然后学生结合文本了解到连接着鲧和禹的这条丝线是“治水”这件事。随后,学生自己发现鲧自己一个人九年都在做同一件事,这就叫“继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鲧治水不成功,禹接着治水,不同人做同一件事的这种情况也叫“继续”。从部首出发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同时适度地进行扩展和深化,对于文本学习和情感体验效度很高。
又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在描写蜘蛛的“寂寞、无聊”。教师可先出示词语,请学生猜意思,并联系之前学过的《树和喜鹊》中“孤单”一词,了解 “寂寞”有“孤单”的意思。抓住偏旁“宀”溯源分析,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再关注文段中“蹲”“等”“每天”三个词语,充分感受“寂寞”。最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触摸词语塑造的意象。在这样的学习历程中,学生不仅能尝试运用联系的策略理解词语,借助偏旁识记字形,还能根植文本,走进蜘蛛内心,将文字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二)运用部首归类,形成字族意识
因汉字的特殊构字方式,相似的事物常以同一部首进行记录和表述。学生掌握某个部首后,再次遇到这个部首时就容易举一反三,类推所从部首的大意。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树之歌》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先请学生寻找、识别表示树的文字,如“杨、松、柏、榕、桦”等。接下来,关注这些字中共有的元素“木”,并总结出带有“木”部首的字同属“木字家族”。“木”指树木,与木名、果名、树木结构、木质物品和建筑物有关的字,往往都带有“木”部首。最后,引导学生展开并讲述自己知道的“木字家族”的其他成员。通过沉浸式学习,学生对于“木字家族”有了整体印象,后续再遇到“木”部首的字就能推测其意。这样的部首归类教学点在教材中较为常见。
(三)借部首融通生活,体会准确表达
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理性识字和感性经验进行对接,将生活资源与书本知识进行融通,拓宽识字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学生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文本的遣词造句加以研学,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表达。
三、依托微课媒介,化抽象为直观,构建系统化模式
(一)巧用微课“变形计”,揭部首之秘
汉字源于早期的图画文字,从甲骨文发展至现代的汉字,其间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如教学“艹”部首,教师可通过微课“变形计”内的动态图文呈现部首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更易理解部首“艹”所从字大多与植物有关。此外,微课能通过辅助标记的指引聚焦学生的目光。有时候从字到偏旁部首,笔画和结构比例会出现细微的变化,借助微课可以实现这种变形。如“木”字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微课让树叶落光,露出光秃秃的样子,呈现的就是其古文字形。上部表示树枝,下部表示树根,经过演变成为现代的“木”字。接着,教师演示当其作为部首时的“变形”,木字身体变瘦长,最后捺笔一缩脚,变成一笔小小的点,学生在动态演示中加深了记忆。
(二)依托微课灵活性,破学习之困
微课的灵活性体现在教师可自行调控播放进度、语言速度以及停顿时间等。通过合理设置,教师能利用微课为学生建立积极的交流环境,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如学习“月”部首时,教师可在微课中提问:我们熟知的“月”字通常与月亮相关,那它是如何与身体部位建立连接的呢?教师可通过降低语速和适当停顿,给予学生思考时间,循序渐进地给出提示,如古文字中的“月”和“肉”,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也许是因为“肉”和“月”的小篆体书写相似,后合二为一,因此出现“肉月旁”的说法。
微课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其具备高度的时空弹性。根据时间划分,能够分为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微课,其中每一种形式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各不相同。课前使用微课旨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动探知部首背后的内涵,或鼓励学生寻找规律,推断汉字间的联系。课中使用微课的目标是传达准确的知识。课后使用微课不仅能增进学生对部首含义的理解,促使学生拓展学习关于部首系统的字,还能通过网络进行复习和强化。尽管微课的运用时机各不相同,但核心目标始终如一,即帮助学生通过部首进行系统化识字,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实时或多次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柯晓青.表义偏旁与微课结合,点亮系统识字之光[J].教育观察,2021(47).
[2]何玉兰.讲汉字故事,强文化自信,育时代新人[J].汉字文化,2021(6).
[3]廖琳.小学语文低年级系统识字教学实践研究[D].集美大学,2019.
[4]章玉玲.“月”部字的对外汉字教学设计与实践[D].浙江科技学院,2021.
(责任编辑:姜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