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多样化的挑战,高校“课程思政”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拥有共同目标,二者相互影响,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课程思政”建设既受到大学校园文化的环境熏陶,又反作用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旨在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任务。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大学校园文化凝聚了高校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高校的文化传统,一方面,它发挥了隐形育人功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高校的育人效果,起到引领与教化作用;另一方面,它是高校组织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大学校园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理念、教学情怀,在学校长期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大学校园文化为高校思政育人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受到经济与科技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建设现状偏离原方向,当下,应首先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正本清源。“课程思政”具备相应的文化功能,并贯穿高校育人始终,因此可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立足当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着眼“课程思政”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挖掘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把文化建设与育人相结合,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相关理论与内涵
(一)校园文化
我国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校园文化是由在校师生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总和;2.校园文化是校内学生由于年纪相仿、想法趋同,以同辈群体的生活模式自成一格的思想形态和行为规范,在追求一致的目标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文化;3.校园文化是课程之外的延伸文化,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涵盖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1]。
在此文中,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须重视传统精神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更须思考高校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需要改革的方向与具体内容。此文中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的长期发展中,师生都认可并接受的知识、思想观念、制度等文化形式,并在其影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文化四项建设。
(二)课程思政
狭义层面上的“课程”指课堂中教师根据教材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广义层面上的“课程”指学校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而涵盖的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总体规划中包含各学科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
“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指“社会或群体通过传播主流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对其成员产生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目的性的影响作用,并形成一系列有助提升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
“课程思政”本质是一种课程观,并不是指增加一门新课程或者增设一项新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各阶段、各方面,包括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其他通识课程,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3]。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产生一系列变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面临着多重价值观的冲击,在这些冲击面前能否保持清晰的认识和恰当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走向。这些多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学校教育的改进,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思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侵蚀着学生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扩张让文化不再只属于精英群体,逐渐为社会大众共有。与此同时,在鲜明的多元文化作用下,大学校园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取向逐渐倾向娱乐性和实用性。此外,学校内部对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和重视,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虽然现在高校内各种关于文化的活动丰富多样,但整体而言,仍然是零星点缀,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指导,使得大学校园文化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意识层面,宣传和推广不到位,没有达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参与,并未真正融入整个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去。在责任职能层面,将大学校园文化功能仅运用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层面上,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党建、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割裂开来,各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共建联动机制不明显,未能做到多部门协作和全员合作,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全面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二)文化内容缺乏创新性、人文性
在互联网时代,“短平快”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会极大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这也对高校师生的文化审美趣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多样化和创新性,能够有效提升人文性、专业性和学术性的活动项目较少。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每天都会接收到不同类型的活动讯息,活动看似丰富多彩,但部分内容重复,有些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过度追求活动数量而没有关注活动质量,活动的内涵建设和价值塑造匮乏,缺乏特色和内在连贯性,更遑论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缺乏人生价值观的思想引领
自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下,高校注重市场化运营,缺乏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思想引导,未将人格完善和人生理想置于首位,越来越多大学生更加注重感官的享受和实用性,高校淡化了文化氛围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没能充分挖掘大学校园文化中的育人价值。面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味迎合大学生追逐时尚潮流的心理,倾向使用娱乐化的营销手段宣传大学校园文化,尤其在自媒体盛行、传媒发达的当下,大学校园文化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审美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正向引导。
三、“课程思政”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课程思政”理念要求高校全部课程都要发挥育人效果。拓展来看,“课程思政”应贯穿于高校育人全过程,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一个环节,随着现代社会逐渐感官化、娱乐化,大学校园文化缺乏价值主导性。以“课程思政”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借助课堂内外多形式、多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中。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为了使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大学生抵制不良价值观浸染的能力,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终,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正是在各类课程中,在给学生传播知识和培养能力时,还要注重此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着力点虽然在高校课程建设上,却能够牵动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布局,全方位的教育合力作用贯穿高校系统内部各项建设,这自然也包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课程思政”理念主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并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起到整合作用。
(二)促进高校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等方面,因此,优良校风需要高校全体学生、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去营造。而“三全育人”要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高校在“三全育人”格局下为深入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而采取的强力举措,全程全方位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校风新面貌形成。
(三)促进师生个人素养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4]。师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之一。“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各类课程的知识传授和文化熏陶,提升教师素养,拓宽教师的格局和视野,以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之路的引导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做好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
四、“课程思政”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着眼于第一课堂、显性课程育人;大学校园文化着眼于第二课堂、隐性课程育人,两者都是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将两者结合起来,把课堂上以知识为载体的教育和校园里以主题或活动等形式为内容的大学校园文化教育联系起来,形成互塑、互动的有机联系,有助于协同育人目标达成,也是三全育人的充分体现。
(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资源协调
从学校层面,明确办学定位,注重理念引领,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增强“课程思政”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系统内各要素合力,学校各级上下同心,各级联动,促进资源协调。学校通过设计一系列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活动,以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反过来为“课程思政”建设营造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的环境氛围。
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将全体教职工纳入培训机制,增强全员参与育人工作的意识。对于“课程思政”教师而言,要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要在实际操作层面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明确文化育人工作的分工与责任,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开展育人工作,为全体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要面向所有教育主体,建立恰当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并将教职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作用纳入考核范围,对在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群体予以表扬或奖励,以此激励各单位和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全校一盘棋,积极推进落实学校关于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各项举措。
(二)丰富协同育人内容供给
促进“课程思政”与大学校园文化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活动共建,可以充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为全面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条件。整合协调的具体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内容资源、平台资源等方面。
许多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或地域文化,对于当地文化,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充分调动地方的社会力量和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挖掘,通过组织校内加校外活动的方式,每年开展象征性的专题活动,进行文化溯源、文化特色宣讲、文化精神解读等,让学生深层次了解本地文化,提升学校人文气息。
(三)借助新型媒介,拓展传播阵地
随着大数据、智媒体、元宇宙的兴起,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们应积极提升其媒介素养,学习运用新型媒介,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APP,搭建实时高效、具有个性化的交互性传播平台,大规模开拓文化宣传阵地,让师生们能随时随地都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其鲜活生命力,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保持同频共振、有机互融,始终处于同一育人轨
道上。
结束语
高校肩负着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承优秀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两大职能,前者旨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后者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将大学生创新的动机分为三个层次:短期功利主义、长期功利主义和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短期的功利主义者创新是为了自身个人晋升、发论文和申请专利;长期的功利主义者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争创一流;唯有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是为了追求真理、改变世界,让人变得更幸福。在现实社会中,最缺乏的是第三层次内在价值的非功利主义者,这种崇高的世界观建立在对社会乃至人生的思考,我们的教育需要循循善诱,让高校的大学生脱去精致的利己主义外衣,用心去关注价值问题。而高校所要做的除了重视学科建设,还应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将“课程思政”和大学校园文化二者结合起来,把课堂上以知识为载体的教育和校园里以主题或活动等形式为内容的大学校园文化教育联系起来,通过有效协同机制,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硬实力,另一方面发挥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熏陶作用,增强其文化软实力,使其内心强大而充盈,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文化,既有技能又有担当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品秀.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Z1):360-363.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4]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作者简介:段文霞(1989— ),女,汉族,湖北孝感人,韶关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韶关学院“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编号:SY2022S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