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少儿国学经典英译:从文化传递到价值认同

2024-06-20 08:26孙婷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认同翻译策略英译

课题来源: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2022重点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少儿国学经典英译研究——以《三字经》为例”(项目编号:2022AH052882);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2022重点课题(哲学社会科学)“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诊断评价量规的开发与应用——以合肥市为例”(项目编号:2022AH052886);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重点课题“英语教育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编号:KCTD202006);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重点课题“少儿英语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hyjxtd202305);安徽省省级思政示范课项目“2023年省级思政示范课《英语口语》”;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2年新文科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优化路径”(项目编号:2022jyxml4039)。

作者简介:孙婷婷(1989-),女,安徽芜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

摘要: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少儿国学经典英译的已有研究成果,明确研究问题和方法。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本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实现方式。最后,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作为指导,分析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价值。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实现方式,还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少儿国学经典;英译;文化传递;价值认同;翻译策略;中西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036-05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for Children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from Cultural Transmission to Value Recognition

—Tak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nd 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as Examples

SUN Tingting

(Hefei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13,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a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nd 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into English. First,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ldren's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s are clarified. At the same time, case analysis is used to deeply analyz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and 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and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value recognition are achieved. Finally, u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as a guide, the influence and value of the translations in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re analyzed. This study not only help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ways in which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value recognition are achieved, but also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Key words: Children's Chinese classics; English transla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Value recognit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Cultural exchange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少儿国学经典的英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桥梁。其中,《三字经》和《孺子歌图》作为少儿国学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译本对于外国少儿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少儿国学经典英译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明确研究问题和方法。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本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实现方式。最后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作为指导,分析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价值。

1 研究对象简介

1.1 《三字经》英译本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以其独特的三字句形式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受到广泛欢迎[1]。现已有多种版本的英译本,其中包括翟里斯译本、赵彦春译本和程元炽译本等。这些译本在翻译过程中都尽可能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和韵味,同时采用了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直译、意译等,以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在文化传递方面,这些译本都注重保留《三字经》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如伦理道德、历史故事等[2]。在价值认同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三字经》英译本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解释,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和价值。

1.2 《孺子歌图》英译本

《孺子歌图》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3]。它是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汇文书院美和德曾编纂册纸本精装配的清代风俗照片,是一部以清代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画册,收集了150首北京地区流传的儿歌,并配有英文翻译。译者是清末的美国、加拿大传教士何兰德,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反映了清代儿童的生活状态和童真童趣。

《孺子歌图》的特色在于其采用“摄影插图”形式进行书籍配图,这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画册的每一页都是中国式的童年回忆,让人仿佛回到了历史的巷子里、遗忘的角落里,看到那些曾经鲜活存在着的孩子们[4]。

在文化传递方面,《孺子歌图》英译本通过详细的文字描述和插图,生动地再现了原画中的场景和人物,使得外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在价值认同方面,该译本对于原文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帮助目标读者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这些价值观。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策略、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等方面。研究者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分析其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探讨如何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语言的自然流畅。研究者还关注英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交融。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学者关注这些经典的文化内涵和英译策略。他们通过对英译本的解读和分析,探讨西方读者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为中文经典的英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3 国内外对《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译本英译策略的分析

国内外对《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直译与意译的运用。研究者们分析了不同版本的英译本,探讨了直译与意译在经典英译中的运用。他们认为,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的同时,应根据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二是文化词汇的翻译。对于《三字经》和《孺子歌图》中特有的文化词汇,研究者们探讨了其英译策略。他们提出,应根据目标读者的认知背景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如音译、解释性翻译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三是儿童文学特色的保留。由于《三字经》和《孺子歌图》是儿童启蒙读物,其文学特色和语言风格对于儿童的认知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者们也探讨了如何在英译过程中保留这些特色,如语言的韵律、形象的生动等。

虽然国内外对于《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国内研究多集中于翻译策略和文化传递方面,而对于价值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国外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中华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英译策略的探讨还有待加强;最后,已有研究多关注单个版本的英译本,而对于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问题,特别是如何实现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具体研究问题包括:如何在英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如何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本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实现方式,最后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对英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

3 《三字经》《孺子歌图》英译本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实现方式分析

3.1 《三字经》的英译本分析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其独特的三字句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在英译本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于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影响。

3.1.1 直译与意译的运用

在《三字经》英译本中,直译和意译都有所运用。对于一些具有典型中华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直译能够保留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帮助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原貌。例如:“人之初,性本善”被译为“At birth, all men are good”,直译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原文的文化氛围。然而,对于一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词汇,直译可能无法传达其内在含义。在这种情况下,意译则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之道,贵以专”被译为“The essential of education is to teach with singleness of purpose”,意译的运用不仅使读者理解了原文的含义,还能够避免因直译引起的文化误解。

3.1.2 文化背景的传递

《三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在英译本中,如何传递这些文化背景信息是实现文化传递的关键。一些译者通过添加注释或解释性文字帮助读者理解原文中的特定文化背景。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译者会在译文下方添加详细的解释或背景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此外,为了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背景,一些译者还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他们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唐有虞,号二帝”被译为“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were the two emperors Yu and Yu”。这种翻译方法突出了原文的文化特色,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3.1.3 价值认同的实现

《三字经》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诲和价值观念。在英译本中,如何实现这些价值观念的认同是关键。一些译者通过直译或意译的方式传递原文中的道德教诲和价值观念,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例如:“孝于亲,所当执”被译为“We should uphold filial piety towards our parents”。这种翻译方法直接传达了原文中的道德教诲,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这种价值观念。

3.2 《孺子歌图》的英译本分析

《孺子歌图》是一部以清代儿童生活为主题的画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在英译本中,如何保留其文学特色和传递价值观念非常重要。

3.2.1 儿童文学特色的保留

《孺子歌图》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是其特色。在英译本中,如何保留这些特色是关键。译者通过采用简单、流畅的语言风格来再现原文的文学特色。例如:对于原文中的儿歌,译者采用了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加生动有趣,符合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

3.2.2 价值观念的传递

在英译本中,译者通过直译或意译的方式传递《孺子歌图》中蕴含的丰富道德教诲和价值观念。例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被译为“Kong Rong, the four-year-old boy who shared his pear with his siblings”。这种翻译方法直接传达了原文中的道德教诲,即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价值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本在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译者需要深入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根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文学风格。同时,适当的注释和解释也是帮助读者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

4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本中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习得

《三字经》和《孺子歌图》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英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可以在英译过程中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并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4.1 从跨文化交际理论角度来看

文化的传递和理解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在《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尊重原文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误读或误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西方读者的认知背景和阅读习惯,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原文文化特色的有效传递。

4.2 从寻找文化共通性来看

译者应深入挖掘原文的价值内涵,寻找与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可以通过适当的翻译方法将其传递给西方读者。例如:《孺子歌图》中的故事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练的文字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使西方读者在欣赏画面时,通过共有的文化理念,感受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

4.3 从跨文化交际技巧来看

为了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译者可以采用适当的跨文化交际技巧[6],如在译文中添加注释、解释性文字或图片等方式,以帮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层次内涵。同时,也可以通过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中华文化的元素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和联系,以增强西方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4.4 从文化交流的互动性来看

在《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积极与国外读者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和文化需求[7]。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不断优化英译本的质量,提高西方读者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综上所述,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导《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过程,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并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9]。尊重文化差异,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与西方读者进行交流互动,可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0-11]。

5 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学经典的英译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国学经典的英译面临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译工作,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对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综述,还对具体的英译本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同时,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译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价值。

首先,文献研究法使我们得以全面了解国内外少儿国学经典英译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得以明确研究问题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框架。

其次,案例分析法在研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三字经》和《孺子歌图》英译本的深入剖析,我们得以探究其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实现方式。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对文化传递和价值认同的认知,还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译本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本文得以更深入地了解译本中的具体问题,并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最后,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经典英译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和价值,并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未能对所有少儿国学经典的英译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对更多的译本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比较,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其次,本研究主要关注了《三字经》和《孺子歌图》的英译本,其他经典的英译过程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最后,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定量的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访谈、观察等,以获得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赵彦春.《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英译本评析[J].中华文化论坛, 2018(4):130-135.

[2] 王颖.《三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7.

[3] 何德兰,卢婧.《孺子歌图》[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9.

[4] 何德兰.中国儿童生活、家庭生活和宫廷生活[M].美国卫理公会(美以美会)汇文书院美和德曾编纂册纸本精装配清代风俗照片,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5] 王永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J].外语界,2017(4):78-84.

[6]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7] 高一虹,赵媛,史凯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与探究[J].中国外语,2018(3):44-53.

[8] 赵勇维,胡安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海外英语, 2019(11): 57-58.

[9] 李娜, 王林博.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 2020(4):85-86.

[10]陈文杰.从文化意识的培养看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2017(6):109-110.

[1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价值认同翻译策略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广告图景中的愿景塑造与趋大众化的价值认同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