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红梅(1996-),女,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
摘要:《四世同堂》作为老舍先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编排、语言艺术的凝练还是人物心理的挖掘上,都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不朽的笔触。作者凭借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结合个人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和对各个阶层人物的深情关切,把战争大背景下人们的性格、思想、言行融于作品,使其深入人心。优秀的作品历久弥新,耐人寻味,焕发别样的生命力和价值。文章通过经典观照现实,以典型普通市民群像、知识分子群像及汉奸群像为切入点,挖掘人物性格特征,解读作品中蕴含的人物内在心理。
关键词:老舍;《四世同堂》;长篇小说;人物群像;传统文化;内在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7.42;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c)-0006-04
The Character Group Portrait in Four Generations in One House
XU Hongmei
(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0, China)
Abstract: As Mr. Lao She's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influential realist novel, Four Generations in One House has left an immortal ma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whether in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images, the arrangement of story plots, the refinement of language art, or the excavation of character psychology. The author, with his prof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literacy, combined with his personal insight into the real society and deep concern for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tegrates the personalities, thoughts, and words of people in the context of war into his work, deeply ingrained in people's hearts. Excellent works are timeless and thought-provoking, radiating a unique vitality and valu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 traits of typical ordinary citizens, intellectuals, and traitors through classic depictions of reality, and interprets the inner psychology contained in the work.
Key words: Lao She; Four Generations in One House; Long novel; Character group portrai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rinsic psychology
《四世同堂》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描绘近代中国抗日战争大背景下北平市民姿态各异的生活图景,以小羊圈胡同的动态生活为缩影,以抗战局势的变化为时间线索,展现抗战时期北平各色人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命形态,谱写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作品庞大的叙事结构塑造了大批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同时,作者以犀利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并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揭露了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的复杂心理。
纵观全作,有三类人物形象十分典型,最具代表性。他们是以祁老人为代表的北平人,以钱默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以及蓝东阳、冠晓荷为代表的汉奸。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小人物本身的性格和心理,也能够从中窥视那个特殊年代下北平普通市民的生存境况与内心世界。 因此,这部作品值得我们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典型人物特征,解读人物心灵的秘密。论文围绕三类典型人物展开,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寻找其中的共性。
1 普通北平人群像
作品对以祁老人为代表的普通北平人的心理和性格刻画细致入微,鲜活而真实。胡同老北京祁老人宽厚和气,又有一些“精致利己”;中学教师祁瑞宣乐于助人、知书达理,却毕生挣扎于救国与守家的漩涡;窝脖儿李四爷是热心肠,乐观积极地奉献自我,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棚匠刘师傅爽朗正直、不卑不亢;勇敢的洋车夫小崔爱憎分明,敢于同敌人正面抵抗的勇气可歌可泣;祁天佑太太善良隐忍,寡妇马老太太忍辱负重、谦卑谨慎……作者深刻的洞察力、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这一人物群像所具备的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品质。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面对选择是保守的,安于现状、容易满足,沉醉于自我的小天地,真要有什么大灾大难,也很难真正付出切实的行动,能力和认知是有局限的。在他们的身上,交织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与善良、保守与安分。
老舍先生坦言:“他是我所熟识的,他不能普遍地代表老一辈的中国人,但我最熟悉的老人却是他那个样子。” [1] 这位典型的北平老人,受“满文化”的熏陶颇多,而又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其家族世世代代的血液中渗透着传统文化。祁老人是安分守己的老北平市民的代表,作品开篇即是“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就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可见他对外界的事不关心,而将自己切身利益视若生命。七七事变爆发时,这位75岁的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地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纵使战乱的岁月里,他也能够想办法自保,也仅是自保。“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 [2]祁老人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民族国家、世界政治的大局,更没想过家破人亡、亡国灭种的危机,在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他一心关注的只有自己的生日宴。他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沉醉于自我的小天地,仿佛只要天不塌下来,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祁老人这种保全自身、思想守旧、只求生活安逸岁月静好的思想,无疑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下人最基本的追求就是吃饱穿暖,保全自身,一些人没有什么家国伟业、壮志宏图。这种农耕文明孕育的思维模式在祁老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知识分子群像
《四世同堂》中塑造了道路和归宿不尽相同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战争背景下,他们显露出不同的特点,有人沉沦,有人坚守,有人堕落,有人反抗……科学家牛教授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投身敌人;陈野求几经苦苦挣扎不得不为生活所迫,选择低头;祁瑞丰丧失良知和初心,沦为资本主义走狗,走上了不归路……
众多知识分子中,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便是祁瑞宣,他在困境中彷徨,在惶惑中坚守,无论如何摇摆和挣扎,始终未曾沦陷。他守护心中坚实的防线,却也毕生深陷痛苦的漩涡。他爱国,有正义感,渴望慷慨奔赴国难,同时又不忘自己教师和家中长子的身份。他是国家的儿女,可同时也是家中的长子、学生的老师,多重身份的矛盾冲突时常令他痛苦分裂。在他身上,既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既知书达理、兢兢业业、正直爱国,又矛盾纠结、忧郁多虑,形成战乱背景下复杂的人格。
在祁瑞宣的身上可以看出当时众多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矛盾与纠结,他的这种心理,映射出儒家的核心:“仁”“礼”“中庸”塑造人的品格。他满腔热血迫切想要救国,无私无畏,正气凛然。祁瑞宣是仁者,具备仁爱正义之心, 所以,在国家危亡之际渴望投身战场,也总是竭尽全力帮助落难的人。他的心中怀着爱,胸中装着国。然而,他终究摆脱不了家与国两难抉择的挣扎,又囿于家族秩序和自己的身份,无法轻装上阵,奋不顾身,因为他身后背负着一个家族的使命。他是华夏的子民,也是家中的孝子。这种情况下,他所理解的中庸的法则行不通,理想与现实的平衡无法实现。当时在一定程度上,“仁”“礼”“中庸”的理论束缚了人们的手脚, 但在统治阶级的维护下,通过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得以代代相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又使他们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闷和痛苦。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宗法制度根深蒂固,它有着惊人的遗传性、渗透性。在中国,社会的基础是家庭,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创立了儒家的家族伦理观[4] 。在这个制度体系中,几乎无人逃脱其束缚,“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的国家观念实际上是家族观念的延伸, 血缘家族意识成为国家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5]。 而身为其中一员的祺瑞宣,作为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不得不远离政治而回归家庭,必然导致他游走于国与家的痛苦挣扎中。
此外,祁瑞宣的性格中也有雅文化的气质。祁瑞宣之所以在精神的炼狱中挣扎,正因为“他早已有了中国知识分子温文尔雅的性格, 有了高度忍耐克己的能力”[6]。虽然他没有机会亲自加入抗击敌军的阵营,但他内心反复的挣扎和煎熬、深切的自责与无奈,无不显示出他比任何人都关注战事的发展。在他的劝说下,弟弟祁瑞全毅然为国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祁瑞宣心中无尽的自责与苦楚或许能得到一丝慰藉。他曾经如是说:“我受了不少苦,完全是为了不食周粟!积极的,我没做出任何事来;消极的,我可是保住了个人的清白。”显然,祁瑞宣秉持的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他的身上也隐藏着柔韧的一面,透露出他身为一名知识分子无奈的软弱与妥协。
祁瑞宣是一个丰满的、立体的人物,作者讲述的看似是一个普通知识青年人生道路的惶惑,实际关照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7]。
3 汉奸群像
《四世同堂》塑造了一批汉奸群像,他们自私贪婪、私欲至上,有的甚至狡猾无耻、阴险狡诈。最为典型的反面人物就是冠晓荷,“小个子,小长脸,小手小脚,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小,而都长得均匀。均匀的五官四肢,加上美妙的身段,和最款式的服装,他颇像一个华丽光滑的玻璃珠儿”。从对他体态的描写中,我们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他的猥琐气质。祁瑞丰,如同冠晓荷的一个影子,对冠晓荷阿谀奉承。汉奸蓝东阳和李空山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十足的卖国贼形象,是老舍要鞭挞的对象。蓝东阳这一汉奸形象颇具讽刺意味,他改原名“紫阳”为“东阳”只为迎接日本人的到来,这还不够,天天嘴里还要念叨“天皇万岁”;女汉奸大赤包、招弟也是令人憎恶的无耻之徒,为了获得金钱、享受“名誉”沦落为汉奸。
总之,《四世同堂》中的汉奸卖国贼形象集中表现为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吃里爬外认贼作父,毫无民族气节和道德底线可言,无疑是民族的渣滓,国人的耻辱。老舍笔下一系列的汉奸卖国贼形象极致展现了汉奸丑恶和凶残的真实面貌。
冠晓荷是汉奸的典型代表,极尽汉奸的阿谀奉承、背信弃义、唯利是图。语言大师老舍塑造的冠晓荷这个形象之所以经典,在于他将战乱时的卖国者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在战乱年代,民不聊生的社会大背景下,背叛者以各种姿态出现,腐朽的官员、通奸的商人、资本主义的走狗……导致他们的存在和演变的因素是复杂的。冠晓荷心甘情愿成为日本鬼子心目中的良民、走卒,对来自东洋的破坏者的崇敬已经成为自身的信仰,对日本人既谦恭又谄媚,这些都是导致冠晓荷遭人唾弃的极其显著的行为。他将日本人口中的良民身份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冠晓荷有两种身份:作为侵略者的狗腿子、日本人口中的良民,他对同一片土地上成长的同胞颐指气使,飞扬跋扈,不惜出卖自己的同胞去换取侵略者的嘉奖;作为日军侵华的受害者,他对待侵略者谦恭有礼,尽其所能讨好日本人,为了交好日本人无所不用其极。书中这样描绘日军占领北平后冠晓荷的所思所想:自己的炎黄血脉,传承下来的中国精神一切都是虚妄[8]。冠晓荷并没赋予自己出生成长的土地,以及一起长大的同类人以特殊的情感。他把街边巷尾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们,都当作他心目中的“工具人”,而不是和他一样的“良民”。对待各式各样靠卖力气为生的人们,他总是颐指气使,像是真正的上等人呼唤奴仆一般。这时候的他,并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侵略者手下的受害者。二女儿的特务身份,让他们一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断然不能再是一个普普通通郁郁不得志的中国底层的劳动人民,而是他心目中神武的日本人的本地管理者,他们的左膀右臂、他们的心腹。于是,他和李四爷、孙七说话的语气中充满着对女儿的自豪,对自己特务父亲身份的骄傲,以及对贫苦人民的不屑。 他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样子,习惯对弱者冷嘲热讽,甚至不正眼看他们一眼,哪怕是自己的亲弟兄,只要他们落难,他便如同变色龙一般马上判若两人。祁瑞丰风光时,他竭力巴结奉承;祁瑞丰落寞时,他绝不可能给他好脸色。他甘心做帝国主义的顺民、走狗,没有半点民族心、爱国心。他在强者、霸道者面前俯首帖耳;在弱者、劳动者面前,自视高贵、傲慢蛮横、助长暴虐、欺压善良。这些在冠晓荷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组成了他丰满立体的汉奸性格。
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对权力和物欲的畸形追随。个别人将做官当作理想职业甚至毕生追求,因为升官往往与发财联系,做官,发财,由此达到相对较高的权力和地位。 “崇拜是人类共有的一种高级情感。”[9]从古至今的崇拜本质上都是一样。从古时候人们对风雨雷电、强大的野兽、强壮的身体的崇拜到如今对英雄、对偶像的崇拜,实际上都是按照自己认知赋予了被崇拜的目标超脱自身原始属性的内容[10]。冠晓荷等渴望功名利禄的人,日夜做着钱权双收的官员梦,殊不知已在不知不觉间沦为所谓崇拜者的走狗,丧失良知,甚至泯灭人性。
《四世同堂》中的汉奸形象,不符合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与人格追求,外在表现的都是人性的阴影。作者的创作为他们撕下虚伪的面具,把真实、生动,而令人十足生厌的汉奸形象呈现出来,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引起人们的愤慨,让人嗤之以鼻,无疑是因为普通民众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对于仁、义、礼、智、信的传统儒家文化的坚守。在这批汉奸反面角色的衬托下,那些勤恳踏实的北平市民、苦苦坚守的知识分子所保留的品质则显得更加可贵而闪光。
4 结束语
《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内心世界复杂,充斥着正义与偏执、爱国或背叛、无私与自私……各种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在战乱纷飞的时代大熔炉中,形成了庞大人物群像和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从人物形象层面,普通北平人、知识分子和汉奸是《四世同堂》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群像。作品书写那一特定时代背景下各种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惶惑”“偷生”与“饥荒”。作品在平实而细腻的书写中流露出对于坚守美好品质的讴歌,对于逆流而行者理性而克制的批判,启示我们清醒地、理智地审视自身文化,并努力从中扬长避短、去伪存真,让民族精神中闪光的部分被记录和传承,熠熠生辉,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老舍.我这一辈子:老舍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2] 魏韶华.《四世同堂》英译与老舍的国家形象传播意识[J].文学评论,2011(4):110-115.
[3] ]魏冰娥.儒家成人视阈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孔子研究,2021(1):74-84.
[4] 周国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审视:也论《四世同堂》[J].中国文学研究,1989(1):93-98.
[5] 李辉,韩经太.对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的理性审视:论老舍《四世同堂》的审美价值[J].天津社会科学, 1986(5):58-63.
[6] 邓秀明,吴玮.浅谈《四世同堂》的人物形象[J].文学与艺术,2011,3(2):3.
[7] 柳一斌. 老舍小说中的“假洋鬼子”书写[D]. 兰州:兰州大学, 2011.
[8] 郭一君.《四世同堂》中的汉奸形象及其特征[J].兰台世界,2017(13):30-35.
[9] 蒋海花.《四世同堂》的变异修辞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学院,2013.
[10]李海.浅论权力崇拜[J].齐齐哈尔社联通讯,1987(3):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