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策略研究

2024-06-20 03:29肖宇
兰台内外 2024年16期
关键词: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肖宇

摘 要:怀化地处湘西,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各界对其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随着非遗项目商业化开发以及传承青黄不接的现象日益严重,怀化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日益迫切。文章分析了在数字化时代怀化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助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保护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策略;怀化市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管理也在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目前,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页主要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以及各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其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仅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展开收集、整理,收录“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并展开电子化存档。湖南省非物质文化资料库(http://hnfy1.txhn.net/)主要对部分省内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开展电子化存档,即收录省级非遗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云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http://www.hunanfeiyi.cn/)是全国首创VR技术的实物空间,是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一网·一馆·一商城网上的立体空间,形成了“非遗展示+云上推介+电商平台+精准扶贫”模式,是湖南非遗保护的一个实践探索典型案例,三维立体仿真效果实现数字化建档管理。怀化地市县级未见到比较独立且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市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缺乏比较完善、系统、智能化的实体保护形式或数据化档案管理。因此,数字时代地方非遗项目急需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档案管理。

一、怀化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现状

怀化地处湘西,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下辖13个县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506万,是侗、苗、汉等多民族聚居区。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湖南西大门”之称,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同时,怀化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具有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种类繁多,涵盖面广以及影响深远、享誉度高的特点,其档案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分级建档

目前,怀化市域内非遗项目及项目传承人实行四个等级建档保护,分别是国家级(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21年共五批)、省级(2006年、2008年、2012年、2016年、2021年、2023年共六批)、市级(2006年、2008年、2011年、2013年、2016年、2019年、2021年共七批)及县级,怀化市人民政府官网以及怀化日报均有信息发布。截至2024年1月,怀化市域已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名录项目达600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列入1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列入68项(其中新增项目39项,扩展项目29项);172项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00余人,其中,有10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1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怀化市非遗保护中心(博物馆)1处,13个县市均有非遗保护中心,规模不一。

2.以传统档案管理为主

目前,市域内大多数非遗项目主要采用传统档案管理方法,即先就非遗项目收集资料,整理相关文案,寻访非遗传承人,录制非遗音像、视频,编撰非遗立项申请方案。立项后将该项非遗材料整理归案,级别高的转化为电子化档案保存,并上传相关网站,供非遗研究者、爱好者、学习者查阅及学习。例如,怀化市域内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网络平台可进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怀化市人民政府网”等查阅,实地查阅可前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博物馆)”该项非遗保护单位。

3.多元纸质化存档

怀化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具有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种类繁多、涵盖面广、影响深远、享誉度高的特点,全市蕴藏涵盖十大门类、100多个种类,共计4000多个非遗项目。近些年,非遗管理者、工作人员、研究者、爱好者及学习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市域各项非遗项目,资料普查、研究报告、研究评论、论文专著等系列成果颇丰。例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辰州傩符》《辰州傩舞》《辰州傩面具》,甚至一些影响深的非遗项目还拍摄成了影视剧,如《侗族大歌》。

二、怀化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怀化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与保护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全面管理难度大、精准记录弱、资料查找费时费力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1.全面管理难度大

当前,市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的是逐级申报,有申报单位或地区,也有保护单位,受地方条件限制,所采用的非遗档案种类相对比较多样化,既有纸质档案、实物档案,也有电子档案、音像档案和图片档案等,这些档案有原生类档案,是档案管理中的重心,也有衍生性档案,即非遗项目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如申报报告、保护计划等一些辅助性的申报材料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资料等。衍生类档案相对比较规范,内容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保存。但因管理体制欠全面,归档范围界定不清晰,导致非遗项目较难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例如,地方县域、村镇因人员有限,不能安排专人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和保存,特别是缺乏既懂非遗保护与传承又懂档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员,即使是市域也缺乏这类专业的复合型人员。同时,因人员受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年在增长,档案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数量庞大,增强了管理难度,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也就更难了。

2.技术和设备设施较为落后

云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全国首创VR实物空间,是集合了三维虚拟现实、VR技术,将线下展会送达云端,通过PC端、移动WAP端以及微信端3大端口,精选全省71项非遗项目及61位代表性传承人、5所研培院校和4个生产性保护基地,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全方位、多角度诠释省级非遗的独特魅力。市县条件相对较差,技术落后,非遗保护档案的基础设备设施也不到位,不能像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那样开展有效整理和建档管理,更不可能像云上湖南非遗馆一样建一个云上怀化市非遗馆,甚至部分非遗物品保存在非常简陋的柜子中,做不到所规定的防火、防虫、防潮和防霉等要求,导致档案实体遭到破坏,档案信息丢失,欠完整。条件相对较好的市区可以将非遗项目制成电子档案,但也因各种原因,存在档案保管随意或丢失现象,因没有备份,导致非遗信息残缺,这是目前衍生性档案较为显著的问题。原生性档案因在经济、交通相对落后的地区,非遗保护相对传统,电子化、数字化水平就更低了,管理难度更大。所以,传统的档案管理隐患较多,主要是如何保证各类档案的安全性,如何通过技术、设备设施改善纸质档案遗失、损毁以及电子档案被篡改等问题,都是目前非遗档案管理急需解决的技术难关。

3.档案信息更新欠及时

近些年,国家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因非遗所在区域范围特定性强,非遗受众群体受限,一些地方非遗项目跟不上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步伐。同时,由于档案人员有限,相关人员的精力有限,导致一些非遗项目仅有部分简单、粗糙的内容供外界检索、参考和欣赏,非遗档案信息很难及时更新,从而影响档案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和价值性。

例如,市域内相关非遗管理部门或保护单位对市域省级非遗项目统计数据还停留在2022年(怀化日报2022年2月18日发布, 怀化市已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名录项目共500余项,其中1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9项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72项被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00余人,其中,有10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3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1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省人民政府网公布了第六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怀化市域29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增项目12个,扩展项目17个。

怀化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怀化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措施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飞速发展,市域内非遗档案管理与时俱进,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有效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提高档案利用网络化服务受众群体的有效途径。

1.协同配合,全面管理

随着非遗项目的不断增加,档案数量逐年增加,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数据化、网络化管理的需求。借助政府网络平台或自建市域非遗档案管理平台,实现市域内所有非遗档案资料统一管理,集中存储、分类、检索和共享。从非遗档案资料开展收集、整理和筛选,整理归档移交档案管理员,由档案管理负责人接收、审核、分类、编目和存储等,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分层分级建立档案库,并建立档案目录体系,通过档案检索和定位,迅速获取档案信息,保证信息全面、有效。档案管理员对指定负责管理的非遗档案定期维护、保管、整理、加工及更新等,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可读性,保证档案的可利用性。例如,将传统档案管理中的纸质档案、照片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以及实物档案高质量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形成数据资源。特别注意的是,电子文件随处可见,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做好电子系统对接,避免出现非遗业务系统与档案系统对接不及时,不能顺畅完成非遗电子归档和在线移交。

2.提高技术,改善设备设施

云上湖南非物质文化馆遗产数字化档案管理涉及硬件设备设施和软件系统,硬件设备设施主要有电脑(多台专用)、网络(局域网和因特网)、专业服务器以及存储、安全设备设施,还有正版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这些设备设施需要资金,特别是非遗项目的原生性档案所在地域更要考虑资金投入。软件系统主要指的是数字档案系统,属于档案专业系统,借助统一管理平台对数字档案管理实现有效管理,如正常运转、遇到异常排查问题,解决方案等系统应当有所提示,保障正常运用,即使出现一些异常,也能够根据提示自行解决,而不是遇到常见性技术问题就束手无措,无从下手。

借鉴“云上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VR技术的实物空间,对县域非遗传统档案或原生性档案先保护其完整性,再转化为电子档案存储,网络许可后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网络构建一个怀化市域集资源、产品、电子商务和服务网络等于一身的世界范围的营销网络体系,使非遗不仅仅是档案资源,还是本地有效的经济来源以及对外的文化宣传名片。还可以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形成非遗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市场开发的网络,进一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非遗档案管理,使非遗——旅游——档案管理有效结合,共同发展。

3.及时更新,保障人才

档案管理平台应具备实时更新档案信息的功能,通过动态维护档案内容,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同步。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及时关注非遗前沿信息,如政府工作报告、非遗实业界信息和学术前沿动态,“静态非遗”“活态非遗”的现状变更等都应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上传档案管理平台,从而实现数据同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档案的管理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人才的缺乏增加了工作开展的难度,甚至无法开展。因为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成不是一个人或个别人的事情,是需要非遗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例如,前期非遗人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后期档案管理人员的建档归档都需要人员完成。目前,还没有全自动化、智能化的非遗档案管理模式,特别是地级市县区域,更多是靠手工完成,甚至一些特定非遗项目建档归档,还需要所有参与人员集思广益,互相配合,同步推进完成。从信息输入存储人员到电脑专业技术人员,再到档案管理者缺一不可。特别是既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又懂电脑技术、网络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引进、留住,从而使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护、保存、传承和传播。

优化平台、设备设施齐全、技术先进、人员保障到位才能实现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维护,才能便于档案快捷查找和实时更新,才能确保非遗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或避免因人员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错误和损失,有利于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档案管理,甚至是有利于本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www.ihchina.cn/),湖南省非物质遗产资料库(http://hnfy1.txhn.net/),怀化市政府官网(http://www.huaihua.gov.cn/),作者整理所得.

[2]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湘政函〔2023〕167号《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娃跟他给项目名录的通知》,2023.12.27.

[3]董丽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数据治理策略研究[J].兰台内外,2022(17):4-6.

[4]郭淼.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保护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7):95-97.

[5]黄耀斌.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5):169-170.

[6]孙玲玲,关利革,张淑红.数字赋能视域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与保存研究[J].兰台内外,2022(26):19-21.

作者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怀化市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