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梅
摘 要:文化传承是公共图书馆理应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当前,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面临系统规划缺失、文化传承意识淡薄、社会合作不足、推广渠道受限等问题。为提高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公共图书馆要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思想理念、耦合多元主体、贯通虚实空间,积极探索文化传承视域下技术赋能的智慧阅读推广实践路径,更好地推动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文化传承;公共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4)05-0011-03
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蕴含了丰富的思想理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涵,传承优秀文化是保障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特别是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既要将阅读推广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又要将优秀文化作为阅读推广的核心内容,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的服务团队、广泛的受众基础、多元的服务功能等优势,立足阅读推广工作,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智慧阅读推广模式,探索新时期弘扬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
1 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承推广中的优势
1.1 馆藏丰富,团队专业
从文化传承推广视角看,公共图书馆最典型的优势就是拥有海量的文化资源,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载体包括纸质文献、数字文献,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优秀文化传承与推广的重要保障。同时,公共图书馆建筑外观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内部空间环境文艺气息浓郁,有助于读者思想品德与文化涵养的提升[1]。此外,公共图书馆还拥有专业的馆员服务团队,馆员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专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能够有效组织、策划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大众阅读,使优秀文化在与读者亲密接触过程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1.2 受众广泛,平台开放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文化传承推广中被赋予了合法性与权威性的职能优势,这种强大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使公共图书馆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2],加之公共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开放,免费为不同层次的公众提供阅读服务,进一步拓展了读者群体,为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庞大的受众基数。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纷纷打造面向全体公众的开放式公共资源平台,进一步拓展文化传播与推广途径,线上线下互相配合,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模式,为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强大助力。
1.3 服务多元,推广有力
移动互联时代,数字阅读的迅速发展为读者拓展了知识领域和文化视野,在为文化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给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推广带来了一定冲击和挑战。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应着力打造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全民成长的实践型、智慧型阅读推广活动,除组织开展讲座、展览、读书会、学术沙龙等常规性阅读推广活动外,还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如科技查新、参考咨询、主题阅读、研学体验等,全方位开拓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之路,深度唤醒读者的求知欲,全面激发其阅读热情。
2 文化传承视域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实审视
2.1 系统规划缺失,组织策划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
文化传承与推广是一项系统性、连续性的工程,相关文化机构只有立足全局进行顶层规划,才能推动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活动的融合发展。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大多聚焦在文献收集、读者活动、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缺乏从前期调研到组织策划、从创意研发到组织实施、从优化巩固到效果研判等全过程的系统化设计、长效化统筹以及标准化管理,阅读推广活动的模式、主题等缺乏系列性和连贯性,加之很多公共图书馆推广和传播优秀文化多是围绕春节、元宵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推出,往往是节日热度消散后便陷入停滞,难以持续增强读者黏性,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3]。
2.2 传承意识淡薄,文化宣传缺乏特色性与针对性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年龄群体面临的升学、就业、工作等压力越来越大,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很多读者的阅读主要集中在应试、职业能力提升等专业书籍方面,经典文化阅读逐渐受到冷落,致使整个社会层面的文化传承意识日趋淡薄,无形中给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很多公共图书馆对读者群体的社会意识、价值取向、教育程度、审美情趣等调研不够,了解得不深入,造成需求理解与思维方式错位,导致很多阅读推广项目空有喧闹华丽的场景,却难以精准传达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厚重底蕴,加之本土特色不够,致使读者对图书馆经典文化推介的接受程度较低[4]。
2.3 社会合作不足,阅读推广缺乏协同性与共创性
基于文化传承的阅读推广活动只有在政府、公共图书馆以及社会机构的共同参与下才能更好发挥社会效益。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推广主要是利用自身空间和资源开展,与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文化机构缺乏协同性,推广活动的全面性难以得到保障,易出现推广范围狭窄、读者参与度较低以及知识理解错位等情况。此外,虽然近年来随着分馆建设力度的加大,社区街道分馆纷纷涌现,但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手段仍延续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即以“书”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5],不利于基于文化传承的阅读推广活动的精准开展。
2.4 推广渠道受限,阅读服务缺乏沉浸性与智慧性
数字智能时代,公共图书馆应基于智慧赋能实现全面的数据感知和服务的互联互通,持续拓展文化传承与推广渠道。然而,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尚未全面实现读者数据的全场景汇聚以及运行数据的有效监管,极大地影响了对阅读推广对象的精准分级以及推广途径的全面覆盖,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仍依赖于线下单项传播以及网站等普适性线上推广模式,尚未建立立体化的传播矩阵[6],同时对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也不够深入,未能构建多场景化、全媒体化的智慧阅读空间,不利于文化传承与推广工作高效开展。
3 文化传承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模式的实践策略
3.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智慧赋能文化推广的长效机制
针对当前文化传承与推广工作普遍存在的系统规划缺失、组织策划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等问题,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活动前期准备到组织实施,再到活动结束后的反思与总结,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推广机制,助力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工作持续推进。例如,胶州市图书馆开展优秀文化传承推广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在调研基础上组织开展走进中小学宣讲家风家教传统文化活动、到街道办事处党群中心举办传统文化公益培训活动等,形成了长期性、规划性的“文润上合”系列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传统文化资源及特色馆藏建设,在分析挖掘读者阅读需求、丰富馆藏文化资源种类、针对性编制文化经典推介书目的同时,运用VR、AR、AI、MR等技术“活化”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展览、VR实景漫游、互动式文化体验、短视频宣传等方式打造极具吸引力、创意性、科技感的阅读推广活动,以提高读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7]。
3.2 转变思维理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推广品牌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文化资源获取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公共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既要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又要打破传统思维壁垒,创新服务方式,积极配合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推广品牌。公共图书馆要深入调研读者的文化需求,促进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8],广泛收集、利用地方文献资源,挖掘地方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间技艺等优秀文化遗产,将地方文化精髓带入阅读推广活动当中,引领广大读者追溯历史,保存文化记忆。公共图书馆还可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感知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抽取读者兴趣标签并进行赋权,通过权重赋值清晰展现读者的兴趣特征,勾勒读者群画像,把握读者群体的兴趣变化趋势,以图谱形式呈现本土阅读资源结构、知识逻辑、文化内容等,并基于个体画像进行文化资源推荐[9]。
3.3 耦合多元主体,实现阅读推广协同发力与价值共创
公共图书馆要联合其他文化组织或机构构建阅读推广共同体,通过明晰的责任划分和利益协调实现文化传承与推广工作的协同发力与价值共创。公共图书馆要主动与学校、文博单位、非遗组织等接洽,共同构建利益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合作机制,消除多元推广主体间的内耗与顾虑,通过明确的责任界定促进各主体间的利益融合和价值共创[10],通过多元推广主体的资源支持,形成纵向交流指导、横向互学互助的网络式馆际合作联盟,凝聚合力,共同探索基于文化传承的阅读推广活动的模式设计、内容策划等,持续拓宽阅读推广渠道。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多元主体协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成效进行跟踪评估,通过客观的评估数据判断阅读推广活动是否契合读者阅读需求,以及评估阅读推广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据此查漏补缺,持续优化多元主体协同开展阅读推广的相关合作模式及内容等。
3.4 贯通虚实空间,提供全景覆盖与智慧送达的服务体验
针对阅读推广服务缺乏沉浸性与智慧性问题,公共图书馆要基于智慧导向全面贯通虚实空间,促进线上线下的融合,通过重塑阅读媒介生态为读者提供全景覆盖及智慧送达的服务体验。公共图书馆要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传播平台,将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与线上文化展示、推广、辩论等活动紧密相连,全面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使文化“活”起来、阅读“炫”起来,如:胶州市图书馆的“尼山书院”国学书堂在针对国学、书法、美术、古琴等进行线上授课的同时,还在线下精选文学、历史、艺术等相关主题开展诗词、图片展,形成了“数字展览矩阵”,吸引了大量公众到馆参观学习。此外,公共图书馆还要依托5G、全息投影等技术构建阅读媒介新生态,对电子阅读、混合阅读模式进行创新和重组,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的多频互动、可视化推送、高清传播等,优化、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11]。
4 结语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要主动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职责与使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探索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和可视化表达,创新基于文化传承的阅读推广模式,打造智慧阅读场景,实现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提升阅读推广的专业性、智慧性、高效性,开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楠.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实践与创新:以河北省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21(4):80-84.
[2] 韩燕.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传承与阅读推广策略:以延边地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23(5):85-88.
[3] 经莉,赵鹏,赵娟.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22(12):41-46.
[4] 马超.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经典推荐书目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书目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2):99-105.
[5] 刘郑.区域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承工作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S1):146-149.
[6] 陈筱琳.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9):106-111.
[7] 陈罗.未成年人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探究:以扬州市少儿图书馆大运河文化阅读推广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3(6):19-23.
[8] 杨静.公共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现实困境与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6):37-39.
[9] 邱锦.基于群智图谱的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4(1):52-56.
[10] 孙鹏,王贵海,车宝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智慧赋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1-96.
[11] 谢光雷,于兴尚,赵永林,等.5G时代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