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娇
名著阅读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骆驼祥子》作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主题使其成为名著阅读的理想选择。
学生名著阅读现状
在中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应涵盖名著的背景、主题、人物形象、文学手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展现名著的魅力和价值。同时,教学方式也需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中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应当全面、灵活、多样,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升名著阅读教学的效果。比如,引入“深度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要思考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等;或者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围绕名著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本案例运用了批注式精读、思维导图、专题阅读、读书报告相结合的综合式整本书学习策略进行教学。
《骆驼祥子》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们针对《骆驼祥子》这一名著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规划。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让他们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文学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备课时准备了与《骆驼祥子》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教学辅助材料,如作者老舍的生平介绍、小说的创作背景等。这些材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第一节名著导读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为了评估教学效果,我们设计了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阶段性汇报、学生互评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同时,还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骆驼祥子》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整体通读—任务驱动,总览全书。首先,通过导读和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骆驼祥子》这部名著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围绕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同时,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分享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还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电影片段、插图等。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了他们的阅读体验。
第二环节:局部细读—内容重构,加深理解。此环节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整合、组织文本内容,在问题引领的前提下进行内容重构,通过跳读来重新整合与研读文本内容。此环节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行,确定可以作为主题的问题。
第三环节:专题研读—借助文献,主题探究。借助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骆驼祥子》的主题以及文字、文化意蕴,通过主题阅读,进行专题研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题目作为参考,同学们也可以直接在其中进行选择,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祥子的好人性格、构建祥子的朋友圈、社会现实的不合理、京味的地方特色、以人为中心的艺术特色、其他人物形象。
第四环节:小组展读—合作交流,分享成果。形成名著阅读小组,小组内进行共同阅读,相互交流,每周至少一次交流汇报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形成小组研究报告,班内交流展示。研究报告的形式可以为论文写作、手抄报、人物形象设计、舞台装造设计等。
《骆驼祥子》的教学效果
在《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学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发现实施名著阅读教学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测试成绩上,更体现在他们的思考深度、参与度和文学鉴赏能力上。这充分证明了名著阅读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本次对中学生名著阅读实践的研究,特别是以《骆驼祥子》为例的深入探讨,师生都收获了丰富的成果。首先,在教学设计方面,结合《骆驼祥子》的文学特点和教育价值,教师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力。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学生在阅读《骆驼祥子》后,不仅对其主要内容和文学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在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人文情怀等方面有了极大收获。
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整本书名著阅读指导策略”(课题编号:HDGH2021029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