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宁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省统测语文作文题目考查了“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的主题,体现出极强的思辨性,很有针对性地考察了学生的思辨思维。据此,笔者延伸思考“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辨思维,教师能做什么”,简单提出三个可尝试的备考方向。最后附教师下水作文,以展示本次省统测作文的一种写法。
一、试题分析
202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省统测中,语文作文题目非常亮眼,因为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思辨性。
思辨思维是一种较为高阶的思维。所谓作文题目的“思辨性强”,就是指这个作文题目能充分考查学生的思考、辨析、分析、推理、判断等内在的思维能力。这些能力并非可以靠一时观察题目的语言表达得到,也并非可以靠经验进行套路作文得到,而是学生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逐步积累得到、又在看到题目之时能被自然触发的。
本次作文题目如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中的“知”有“知道”“理解”“赏识”等意思,还通“智”,有“智慧”“理智”等含义。因此,这句话除了有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不恼怒,不生气;怀才不遇,依然温润如玉,始终恪守君子之风等意思外,还有面对别人的愚昧或不理智时,仍宽容大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含义。可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对我们的为人处世、生活态度、人生境界……都有极大的启示。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的末句“可见……”是核心句,它明确指出本篇文章的论点所在。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另寻一些具有思辨性的经典话语为素材,明确指出有哪些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下的解读,进一步明确指出对“为人处世、生活态度、人生境界等”有何启示。
从纵深剖析,这则题目主要考查学生两件事:其一,学生对经典的积累有几何?其二,学生对所积累到的经典的深入思考有几何?想必对于距离高考仅有三个月的考生们而言,经典语句式的素材积累必已有之。或者名人名言,或者古诗文佳句,在诸多考试前,考生总要在心中备有几句。因此,对前者的考察只是一个基础层级,抛开前者不谈,后者也就是深入思考方面,才是本次作文区分度的关键。
这则题目的思辨性,最主要体现在要能对具体经典话语有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经典之为经典,一定是广为流传的、人们用作交流时一眼明了的,那便自带了一种“主流解读”。而在主流解读之外,考生能否提出别种角度的甚至可能看似相反的解读呢?在学习过程中,有无质疑过这些经典话语的内涵呢?在日常生活中,有无经验支撑其别样解读呢?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考生做这道题,还需要有一点敢于祛魅的勇气、一些真正祛魅的写作行为。
“思维禁区多了,思想范围就窄了;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总被别人支配,主动性和批判性就弱了;思维过程总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发散性和创造性就差了”。北师大文学院李煜晖教授如是说。思辨思维在作文中的考察正是如此,常体现出反禁区、反被动、反常规的特性。而这些经典话语的多角度、多层面解读,必然不是考场上的一蹴而就,而是日常学习中长期积累的结果。
不仅经典本身具有多解性,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亦可考虑在内,那就是时代的发展使得有些经典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解读。这个因素亦可补充在文章中,更显思维的完备。
二、备考思考
针对学生思辨思维的提升,教师能做什么?
笔者认为,首先要在态度上重视思维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需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不是数学课、物理课等独有的教学内容,它是每个学科的基础内容;而语言表达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其他如数学思维、物理思维等的基础。
其次,可以尝试语文思维专题课。结合教材“逻辑的力量”单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第四单元),进行由理论到实践、由书面阅读到书面表达再到口语表达的课型设计与落实。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实际,有选择地使用教材内外的素材。特别推荐“辩论”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思辨思维的强化和练习是有效的。
最后,对于仅有三个月备考时间的高三考生,教师需要在其他练习中辅助考生识别和分析思辨性之所在。一般认为进入二轮或三轮复习,套卷练习让考生们更能理解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试题的思辨性亦是如此,它可能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可能在小说阅读中,还可能在作文等题目中——它在每道题中是否出现、是否较强,都是灵活不定的。但是,它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越来越成为考察的重点,这是确定的趋势。
三、下水作文
多面经典,足慰人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可解为不得理解亦不生气,可解为怀才不遇亦守风度,还可解为遇人愚昧亦持宽容。是古人讲述经典时故弄玄虚,还是文言表达不能尽其意?我想都不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正是古人的一种智慧——恰到好处的含糊,能让人们更多面地理解经典。
多面经典,启智劝学。
作为学子,我们最常遇到的便是经典中的“劝学”主题了,所劝之观点诸多,可谓我们个人求学时的思维盛宴。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一方面说的是人生的有限在知识的无限面前显得局促,但另一方面更说的是习得越多便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越多,那是在敦促我们走上认识自己的正道。西方爱迪生说“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一方面说的是勤奋必然是奏响成功之乐的主旋律,但另一方面也说的是灵感恰是那指挥棒,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为学确实仿佛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需多面地看待古人留下的财富,提防片面解读经典。
多面经典,助力社会。
其实,跳开我们的学子身份来看,经典的多面解读于社会于国家也是有利的。《论语》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有人看到的是孔子先进的不迷信观念,有人看到的是孔子不知道就直言的诚实态度,还有人看到的是孔子反而过于敬畏鬼神便不随意评价的内敛品性。《孟子》有言“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有人看到的是作为领导者不应推卸责任的担当,有人看到的是孟子对君王犯颜直谏的孤勇,还有人看到的是礼仪常识教化对于一个社会而言的重要性。经典从来都是多解的,在不同身份、不同场景下,它会显示出不同的意义。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明白了这点,这便也是我们的社会之助。
纵然,经典话语有其时代性。但是,时代发展瞬息万变,当我们灵活看待经典,晓畅其多面的解读,就能将经典的效力发挥至最佳。韩愈于中唐发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时代强音,是为了讽刺人们耻于相师的现象。可难道这样的铿锵之作在尊师重教的今天就应被抛弃吗?非也,《师说》不仅让今人了解到一种中唐耻师的乱象,也让今人看到了一个反抗乱象的韩愈,更让今人明白了一个颠扑不破的师道真理。知来处而明去处,经典中潜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不是流行用不起,而是经典更有性价比”。经由历史的检验,经典的生命力毋庸置疑。愿它成为我们个人和社会发展之路上的加油站,愿你行至远处,回首终能道一句:“多面经典,足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