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芳
近年来,类似青少年“伤己害人”事件已不再为公众所陌生:9岁的男孩第三次离家出走,12岁少年跳楼轻生、13岁的少年杀害母亲;14岁少年殴打母亲、初中生暴打小学生、少女狂扇他人耳光……除了伤害他人,一些青少年在面临压力时,还可能采取极端手段伤害自我。徘徊于脆弱与暴虐之间的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有观点认为,一些青少年人际关系紧张、孤独自闭、漠视亲情,导致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等事件频频发生,这是“情感荒漠化”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谓情感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而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对人缺乏同情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其他后果。有的青少年或是对地球上的动物,或是对自己的小伙伴,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乃至对自己的生命,多的是冷漠、仇恨、冷酷,少的是亲情、温情、同情、友情、爱情;他们的心中缺乏爱,缺乏美,缺乏善良,更缺乏生活的激情。他们的心灵中没有争鸣的百鸟,没有斗艳的鲜花,没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没有清澈碧透的清泉……甚至没有一丝绿色,是一片寸草难生的荒漠。
孩子们的感情何以如此荒芜?应试教育是一种反生活的教育,把基础教育变成选拔教育,把合格教育变成淘汰的教育,把大众的教育变成精英的教育。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是音乐、美术和劳动,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包括音乐和语文。凡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就喜欢,与考试成绩总分评定关系不大的就没兴趣。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一般来说,音乐、体育、美术大多是受欢迎的,如今他们失去了正确导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在课外休息时间,可怜的父母们不约而同念起一句口头禅:“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长此以往,青少年被迫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审美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以乖戾、偏执、自私、冷漠等为特征的“情感荒漠化”倾向,必然出现。
更让人揪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冷漠,很多家庭成了“无语家庭”,家长不上麻将桌,就守连续剧,好不容易出去有个聚会,大人孩子都在抠手机,刷微博,发微信,玩游戏,人人嗨得不亦乐乎,就是没话说。“遇到烦恼时你的倾诉对象”,中日韩美四国中学生的第一位倾诉对象都是同性伙伴,但从第二位开始出现差异。日韩美三国都是母亲,中国则是异性伙伴。父亲在日韩美三国中排第五,中国的父亲则无缘前五,排在“网友”之后。此外,中国的父母和孩子聊天的时间也少于其他国家,即使聊天,主题还是学习,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母亲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排在其后的是“功课做了没有”。
人在12岁以前特别需要建立起浓厚的亲子依恋感情,而我们的现实却是生孩子不养孩子,据一项针对孩子0~3岁中国家庭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75%的家庭由祖辈带孩子,仅有30%的父母每日能陪伴孩子2至4小时,不管现代都市还是农村,取代父母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政、玩具、电视机、网络……他们有时候真的像一群被遗弃的精灵,独自忍受着孤独和害怕在黑暗的道路上前行。
再者,家长的爱趋于功利,孩子听话就爱,成绩好就爱,否则就是批评、贬低,孩子从小就没得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他拿什么做爱的种子?在学校,同学之间都是竞争性关系,分数、排名这些功利的数字把孩子间的感情简单化了。
儿童教育最基本的是生活教育,生活不只是从家庭到学校这么简单,因此要设置假期。假期的意义不仅仅是休息,还要让孩子过不同于学校的生活。而在中国,假期里孩子们往往奔波于各种兴趣班和提高班之间,比上学还忙。那就春游、秋游吧,可也只有可怜的一天,而且常常是到了目的地之后老师就划定活动范围,不准学生越雷池半步。即便如此,基于安全因素考虑,学校也不敢过多组织孩子到野外活动,对于春游、秋游,城市中小学生参加过3次以上的只占15.7%,农村中小学生为5.2%;参加过一两次的,城市中小学生比例为44.5%,农村则为28.2%。
诚然,往深处想,这种状况的出现还跟社会怂恿成功有关,与金钱崇拜有关,与社会变狠有关,与成人情感世界的百孔千疮有关。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抱怨没有意义,教育制度不是抱怨能改变的,我们只能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因为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感情的账户,一个微笑就是存了一笔爱的款项,一句尖酸刻薄的话等于提款。多点关心、多点爱吧,努力建造一个“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