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春
楠子十岁这年,用两个拳头大的山芋换了半本书,没有封面,纸张发黄,书页上还有不少莫名其妙的印迹。
半本书是从玩伴长金的手中换来的。长金用这书上发黄的纸叠“宝”,“宝”呈正方形,两张纸叠成一个“宝”,在地上摔,摔得灰尘直冒。楠子想看上一眼,长金不愿意,一把揣进怀里。长金穿着一件八面透风的黑色“棉猴子”,半本书揣进去就不见了踪影。
楠子苦苦哀求,长金松了口,说:“要看也可以,拿东西来换。”楠子张开手,说:“我没东西。”长金拍拍肚子,说:“饿了,要想看,一个山芋。”楠子太想看这书了,点了点头。
楠子家有个山芋窖,窖里有山芋。山芋藏在干燥的泥土里,不多,悄悄地冬眠着。长金知道。
趁大、妈不在家,楠子跳进了山芋窖。窖里黑乎乎的,楠子把手插进了泥土里摸索。窖中除了山芋还有土鳖(土元),土鳖拱动,爬进暖暖的手心,让楠子心惊肉跳。楠子摸到了山芋,先是一个,楠子把它揣进了怀里,想了想又摸了一个,揣进怀中另一边。两个山芋长得真好,圆溜溜的,泛着红色的光亮。楠子在手上掂了掂,沉甸甸的。
楠子找到长金,长金瞅了楠子一眼。楠子慌忙拿出了一个山芋,说:“这中吧?”长金似是老大不情愿地拿出了半本书,在楠子的眼前晃了晃。
一手交山芋,一手交书。楠子把半本书凑在鼻子底下,发黄的纸张散发着一股霉味。长金说:“三天,给你看三天。”楠子说:“中。”但又提出了个要求:“再给你个山芋,书归我。”
山芋的诱惑是大的,长金眼一亮,说:“中,也中。”楠子从怀里掏出了另外一个山芋,长金有点不甘心,把书从楠子手中夺回,狠狠地又撕下了几页。
书在楠子手中,两个山芋在长金手中,两人都得了宝贝。楠子以为长金是要把山芋吃了,可长金仅是把山芋放在鼻子下闻了又闻,小心地揣进了怀里。
楠子迫不及待地靠着南墙,对着太阳看书。阳光暖和和的,把墙和楠子都晒暖了。
书不知名字,没有头,但字都长得周正。楠子读完了小学三年级,书中的字许多还不认识。楠子只能边看边猜,还是看出了路数。这是一本写铁路上抗日的事,老洪、李政、鲁汉、田中、芳林嫂等都是打鬼子的英雄。
楠子沉浸在书中,可怎么也想象不出铁路和火车是怎么样的,还有铁甲车怎么就那么厉害。另外就是一些字楠子不认识,如是吃山芋吃出了苦点子,吐了舍不得,咽下实在难受。
半本书也太不经看了,一两天工夫,楠子就看完了。楠子心像猫抓似的,故事没讲完,故事中的人到底会怎么样?
楠子去找长金,跟屁虫似的,问长金另半本书的下落。长金摊摊手,说是半路上拣来的。楠子腆着脸说:“还换,五个山芋。”长金推了楠子一把:“滚一边,没就没,啰嗦什么。”
很多天里楠子对着半本书发呆,在心中估摸着书中的事,想象着老洪他们是如何打鬼子,如何将铁路撬了。老洪最后和芳林嫂可成一家人了?楠子硬是在十岁时,在心里把剩下的半本书续完了。
到了春天育山芋苗时,楠子挨了一顿穷打。大发现窖中的山芋少了两个,楠子承认是自己偷吃的,肚子太饿,但不敢说是拿去和长金换半本书的事。
楠子一直保留着半本书,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上的字全部认识了,半拉子故事也越来越清晰,直至后来楠子读到了完整的书,才知书叫《铁道游击队》。楠子把《铁道游击队》和自己心中续的半本书对比,还真有雷同的。
几十年过去了,让楠子大为吃惊的是,另半本书竟在拆迁的老屋中发现了,它藏在自家老屋的门头上,被虫蛀成了筛子。
楠子在某一天找到了长金,两人都奔六十岁了。长金承认,半本书是从楠子家的门头上撕下的,算是偷的。门头上的书,应是某一年楠子大或妈藏下的。
楠子想哭,但一转念又笑了。读了半本书,另半本书让楠子思念,在心中续书,不是历练了自己?否则怕是自己不会成为别人口中的作家。
(源自《安庆晚报》,离萧天荐稿,有删节)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