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作曲家手稿出版的价值

2024-06-19 07:22张姣
音乐探索 2024年2期
关键词:霞光手稿

摘要:手稿作为艺术家创作的原始构思是研究其创作理念、探寻其创作脉络的重要依据。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先生的手稿作为反映其创作特征的主要载体,显现着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源于此,本文以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年最新出版的周文中两部作品手稿《谷应》与《霞光》为研究对象,透过对手稿出版始末的梳理,对手稿在创新性、独特性等方面之特点的剖析,以“创作始末”“手稿出版的价值”“待开启的研究”三方面观照两部手稿出版的价值,并兼论在周文中音乐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关键词:周文中;《谷应》;《霞光》:手稿

中图分类号:  J6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4)02 -0072-07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4.02.006

手稿(Manuscript)作为艺术家创作的原始构思,或以图形、文字为载体,或采用线条、符号等进行表述,其形态可谓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研究艺术家的手稿,对还原其创作历程、探寻其创作风格,挖掘其创作特点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对手稿进行研究,便于在理解艺术家原始构思的同时体味其创作脉络,把握其风格流变,进而洞察由艺术家个体映射出的群体性创作特点。相较于美术作品手稿、诗文手稿、文献翻译手稿等,作曲家的音乐手稿(Music Manuscript)可谓承载了其乐思的千丝万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

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界对于不同时期作曲家手稿的研究,俨然已成为显学。如在理查德·塔鲁斯金(Richard Taruskin)、弗里德曼·萨里斯(Friedemann Sallis)等人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对作曲家手稿中细枝末节的剖析与局部及整体艺术构思间的诸多阐述。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版了部分中国作曲家手稿,如《黄自声乐作品手稿集(影印版)》[1]、《萧友梅音乐作品手稿集(影印版)》[2]及《世界华人音乐家经典作品手稿丛刊》[3]等,均为致力于近现代中国作曲家手稿研究的学者提供了空间。

2023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美籍华裔作曲家周文中先生的作品《谷应》与《霞光》手稿——《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4]和《周文中作品〈霞光〉手稿(珍藏版)》[5](以下简称《手稿》)。作为全球首次出版的周先生作品手稿集,其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还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年度“十大好书”。《手稿》向国内读者展示了周先生融汇古琴、书法、山水画、诗词文化、《易经》等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创作。《手稿》为星海音乐学院“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系列丛书,由星海音乐学院院长蔡乔中任总主编,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音乐系教授、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作曲家梁雷任主编,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任副主编。在《手稿》之中不仅出版了两部作品的定稿,另涵盖部分未公开发表的草稿、创作蓝图、艺术构思与书法笔迹等珍贵资料,对于研究周文中的音乐、理解周文中的创作观念,具有多重价值。

一、《谷应》与《霞光》

此次出版手稿的《谷应》与《霞光》在周先生一生公开发表的25部作品之中,分属中期与晚期的创作杰作。

(一)《谷应》创作始末

《谷应》(Echoes from the Gorge)为打击乐四重奏,创作于1988—1989年,由美国纽约新音乐团(New York New Music Consort)的四位打击乐演奏家(William Trigg,Paul Guerguerian,Frank Cassara,Michael Lipsey)于1989年4月在纽约首演。《谷应》之中,周文中以充满智性的音乐组织手法营造了诗意的音乐语言。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采撷、对古琴音乐音响特征的提炼,辅之以书法艺术笔墨韵律的织体组织,综合呈现其具有文人风格的创作特点。作为周文中的代表作,《谷应》标志着周文中整个职业生涯中获得的东西方创作理念的总和,因其在作品中“调配了大量音色资源,彻底地根据音色、鼓槌的发音与乐器接触的位置来运用某些西方打击乐器实践的做法,是史无前例的”[6]。

《谷应》的创作时期十分特殊。1965年,周文中的恩师、20世纪音乐大师埃德加· 瓦雷兹(Edgard Varèse)去世,周文中在此后的18年间(1968—1986)没有发表任何新作品,而是不断完善瓦雷兹生前未完成的手稿——《夜曲》(Nocturnal),将瓦雷兹的音乐遗产妥善移交瑞士巴塞尔保罗·萨赫音乐基金会(Paul Sacher Foundation)。此时期,周文中除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事业则是不断在国际领域发表文章,如《走向音乐的再融合》[7](1967)、《亚洲观念与20世纪西方作曲家》[8](1971)、《亚洲美学与世界音乐》[9](1981)等,阐述个人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观点。这些发人深省的文章,囊括了周文中在艺术学、文化学、美学、哲学、历史学等强大人文背景与历史场域之下对自身创作道路的审视与对以作曲家群体为代表的东西方艺术家的反思。直至20世纪90年代,被搁置许久的作品《谷应》《山涛》(Windswept Peaks)、《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等才相继完成。相较之前的创作空白期而言,此后的作品也受到空前高涨的文化观念影响,显现出与早期风格的鲜明对比。

《手稿》中记录《谷应》的创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1970—1971年间,周文中作为Koussevitzky驻地作曲家开始了《谷应》与《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但均仅动笔,使两部作品成了未完成之作。时隔十余年后的1988年坦格伍德音乐节(Tanglewood Music Festival),周文中在充分完成了对《谷应》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再度提笔,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创作出由十三个乐章组成的、演奏时间长达二十余分钟、使用打击乐器三十余种、乐谱长度达五十余页的巨幅作品——《谷应》。这部作品也是周文中在构思多年后,以音符绘制的巨幅山水蓝图,是将其脑海中生成的对《谷应》全体艺术构思的记录与还原。

在笔者于瑞士巴塞尔保罗·萨赫基金会从事周文中手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谷应》仅在音高构思、节奏构思、调式组织、乐器安排与演奏注释等角度的草稿,与不同版本的完稿、修正稿、誊清稿等资料,至少七八百余页。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周先生对其创作的精益求精。而在此次出版的《谷应》手稿之中,被尘封于萨赫研究中心的部分草稿(图1、2),终得以揭开其神秘面纱与读者见面,生动再现了周先生艺术构思的全过程。

图1、2 《谷应》草图[10](见封二2、彩图页1·4)

此外,《谷应》手稿中同时展示了大量周文中未公开发表的书法笔迹,使读者得以通过《谷应》各乐章中文标题的书法,在充满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之中,深刻领会周先生的创作与中国文化、中国古典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

图3-5 《谷应》第一、五、六、八乐章中文标题书法

(见彩图页4·10)

(二)《霞光》创作始末

此次出版手稿的另一部作品《霞光》(Twilight Colors)创作于2007年,为木管乐器与弦乐器而作。这既是一部六重奏也是一部二重三重奏。《霞光》代表着周先生晚期创作的巅峰,亦是其音色-音响美学观念探索的集大成之作。全曲由四个乐章与一个尾声组成,每个乐章都带有一个小标题及简要介绍[11]。作为周文中将书法笔法发展为山水画笔触并融入音乐创作的杰作,《霞光》中展现了其多年间对于音色-音响观念的持续探索。这种尝试从早期的管弦乐队作品《花月正春风》(All in the Spring Wind,1952)中实践“音调笔触”(Tonal brushwork)[12],至1957年的钢琴独奏作品《柳色新》(The Willows are New)中实践“笔姿”(brush stoke)形态,最终在《霞光》中衍变为“从书法中汲取基本技巧,在细腻的笔法和精巧的组织基础上开创一种山水画技法”并融入全曲的音色-音响结构。

《霞光》由美国库塞维兹基音乐基金会(Koussevitzky Foundation)委约创作,其手稿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此次由基金会授权出版(图6、7)。《手稿》中刊印的35页创作草图,通过不同颜色笔触勾勒的调式组织、音高与节奏间严谨的数理逻辑等,为我们重新认识“文人”音乐家周文中与审视其提出的“中西融合”创作理念提供了新的可能。

图6、7 《霞光》草图[13] (见彩图页4·11)

两部手稿的出版打开了国内外周学研究的新空间,对于学界具有较大研究价值。但若我们仅将手稿视为对周先生的作品进行分析的工业化制谱产物,则大谬不然。在《手稿》的序言中,该书主编、同为作曲家的梁雷在其文章《周文中先生会怎么做?》中阐述了诸多不为人知的手稿出版过程。而手稿不同版本间的出入以及同一版本中的不同字迹,为研究周文中的音乐、理解周文中的创作观念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手稿出版的价值

此次《谷应》与《霞光》两部手稿的问世,与其他作曲家已出版的手稿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另包含数篇分析文论,通过东西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权威学者的分析,从音乐理论、音乐美学、器乐表演艺术等角度展开。这些文章对周文中的创作特征、技法特点等进行观照,均为近年最新研究成果,也为读者了解周文中的创作观念、理解其艺术思想与文化性格提供了参照。

(一)《谷应》的研究

在《谷应》的研究中,由美国罗格斯大学音乐理论系主任饶韵华教授撰写的《手稿解读的思考:谈〈谷应〉手稿的墨迹及文脉》,将关注点投向周先生手稿墨迹所承载的“文脉”。饶教授采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式将周先生的手稿置于历史场域,与其他19、20世纪西方作曲家,如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贝尔格(Alban Berg)、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卡特(Elliott Carter)等人的手稿与完稿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等横向比照,从音乐理论与音乐文化遗产学的双重视角剖析手稿研究的学术价值,并提出了周先生的“手稿并非单纯的创作依据而是承载创作者文脉”的观点。她指出:“《谷应》的每个乐章的标题都是通过中文草拟的而非英文,而乐章的英文标题也是在出版时翻译的,仅能传达基本的物质性与形貌,难以传达其神韵。”[14]的确,《谷应》中除作品的引子“调意”(Prelude: Exploring the modes)之外的十二个乐章标题是何其传神! 在“竹之雨”(Raindrops on Bamboo leaves)、“谷应”(Echoes from the Gorge)、“秋潭”(Autumn Pond)、“月洁”(Clear Moon)、“深山邃谷”(Shadows in the Ravine)、“老树寒泉”(Old Tree

by the Cold Spring)、“响如金石”(Sonorous Stones)、“涧之滴”(Droplets Down the Rocks)、“行云流水”

(Drifting Clouds)、“珠之走盘”(Rolling Pearls)、“万谷争流”(Peaks and Cascades)、“崩崖飞瀑”(Falling Rocks and Flying Spray)中,无处不流露着高洁、凝练的东方美学意蕴,刻画了山水美学的精神内核。与此同时,若我们再反观周先生构思《谷应》时的创作草图(图1、2)与书法笔迹(图3、4、5),虽然无从考证这些构思是于1970—1971年间写下的抑或是1989年再度沉淀后完成的,但均展现了“文脉”在周文中创作中的重要依据与乐谱“现象”背后支撑作曲家创作的强大精神谱系。

与饶教授研究方向不同的文章《谷应》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关振明撰写。关教授从音乐理论视角从五个方面聚焦《谷应》的创作特点,既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周文中音乐风格”的成因,也从微观视角着墨于周文中自创“变调式”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易经》之间的渊源,并试图扩展《谷应》中“变调式”的多样化应用形态,通过单一作品以小见大地映射周先生的整体创作风格。

众所周知,《谷应》作为周文中“变调式”理论发展过程的重要产物,可谓代表该理论系统的巅峰之作。全曲体现了“变调式”由音高至“节奏调式”控制的变化过程。因此,在关教授文章的第四部分,“节奏调式”[15]中同样对这一学术观点进行梳理,便于学界更为充分地理解以《谷应》为代表的周文中中期作品的主要创作特点。

《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中收录的最后一篇文章《回声是带着羽翼的声音——沉思周文中〈谷应〉及其与瓦雷兹〈电离〉的深刻联结》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打击乐教授史蒂芬·希克(Steven Schick)撰写。文章十分特殊。作为曾在不同时期多次演奏过《谷应》的音乐家,希克从演奏家角度提出了舞台实践过程中演奏者对作曲家创作的“再诠释”与“再解读”。在此次出版的《手稿》中,希克教授带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红鱼蓝鱼”打击乐团(red fish blue fish)完成了《谷应》的作品录音与在周文中纪念音乐会上的《谷应》演奏(图8)。演奏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打击乐器均来源于周文中生前的个人收藏,在其去世后由家人捐献给加州大学建立的“周文中打击乐器收藏”。

希克的观点并非全盘来源于《谷应》的乐谱,而是更多地关注演奏过程中产生的“瞬间音响”,即听觉特点,他称之为“回声”。在文章中希克梳理了他与学生团队在演奏过程中探寻由直线——开放半圆——菱形——椭圆——圆弧形[16]等演奏位置变化进而获得对《谷应》“回声”之最优演奏位置的全过程。也阐述了《谷应》的听觉特征与不同演奏位置变化的关联。这种“瞬间音响”不免令人联想起在《谷应》乐曲介绍中周文中写下的“以《谷应》回应瓦雷兹《电离》”的创作思想,因瓦雷兹最重要的声音观念之一即强调“有组织的声音”(organized sound)。

图8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红鱼蓝鱼”打击乐团演奏《谷应》 (见彩图页5·12)

在《谷应》这样一部打击乐作品中,饶教授透过历史场域聚焦手稿中文本与音符承载的“文脉”,关教授通过音乐分析理论关注《谷应》的音乐本体,而希克教授则沉醉于乐谱衍生出的音响特点,这是多么令人为之着迷的创作,竟获得了如此丰富的听觉体验,且带给研究者诸多启示。

(二) 《霞光》的研究

《周文中作品〈霞光〉手稿》中收录研究文章两篇。其一为美国贝勒大学音乐理论系教授黎昭纲撰写的《音高控制游戏:周文中晚期音乐中的可变调》。黎教授作为研究周先生多年的资深学者,曾于2009年出版的专著《周文中的音乐》[17](The Music of Chou Wen-chung)是对周先生跟踪研究20多年的学术成果。此次在《手稿》中发表的最新学术成果,将关注点聚焦于周先生“变调式”技术在晚期作品中的应用,试图厘清周文中晚期音高组织方式的演进过程。通过对比《霞光》中不同版本的草稿与出版稿之间的异同,解读了手稿中不同版本间采用罗马数字编码、阿拉伯数字编码、铅笔编码、彩色画笔编码等标记方式在“音高”“节奏”“声部布局”等方面的体现。黎教授同时提示研究者应关注周文中“对填白技术的集中运用”,虽然这在潘世姬教授的文章《周文中  音乐书法家——从“苍松”系列作品试论他的对位观点》[18]与埃夫莱特(Yayoi Uno Everett)的《书法与周文中近期作品的音乐表情》[19]中也曾被提及,但黎教授将“填白技术”视为周文中晚期音高控制及演变的重要依据,不失为一种新的视角。

另一篇由上海音乐学院王中余教授撰写的文章《周文中〈霞光〉中的音响聚集及其结构功能》,透过音乐分析者的独立视角,以独立于作曲家创作言说的立场考察《霞光》中大量引人入胜的音响特征——“音响聚集”。并通过对不同类型“音响聚集”的研究,归纳出《霞光》与同时期作品的共通性特点,进而获得周文中在音色-音响观念运用角度存在的贯穿性与衍变性特征。如上两篇文章均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探究着《霞光》,黎教授基于手稿,王教授基于完稿,但二者对《霞光》与同时期作品《浮云》《流泉》等从“音高”与“音响”角度获得的共性及演变性结论,均为对周文中晚期作品的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

三、待开启的手稿研究

此次出版的两部手稿,打开了国内学界对于周文中先生其人其乐研究的新视角,也开启了对周先生音乐文化遗产探究的新空间。2018年,周文中先生在美国纽约逝世,他的毕生藏书与其收藏的乐器已陆续于2017—2021年返回国内,现藏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他的大部分作品手稿,已于2003年连同瓦雷兹的音乐遗产交由瑞士巴塞尔保罗·萨赫基金会管理。萨赫基金会对于国内学界而言并不陌生,最初是为了保存已故音乐家、指挥家保罗·萨赫(Paul Sacher)的音乐遗产而建立的音乐图书馆,现今是致力于20世纪与21世纪当代音乐理论研究的机构。这个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心,收藏着赫赫有名的如斯特拉文斯基、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艾略特·卡特、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捷尔吉·利盖蒂(Gy?rgy Ligeti)、索菲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热拉尔·格里塞(Gérard Grisey)、凯雅·萨利亚霍(Kaija Saariaho)等全球百余位20世纪与21世纪东西方作曲家与演奏家的音乐遗产,而华人音乐家仅周文中先生一位。

2020年1月,在本人于萨赫基金会浏览的以德语编制而成的作品目录中,基金会通过“已出版的作品”“立足于变调式的研究”“立足于美学观念的研究”“波士顿与纽约时期的学生作品”等分类方式对周先生的手稿资源进行整理。如在表1中提及的“影印本”(photocopy)是对手稿原稿拍照后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供研究人员浏览的胶片副本。“影印本”适用于周文中资料的任何类型,包括周先生作品的创作蓝图、乐谱草稿、不同版本的定稿、誊清稿、演出与录音信息、演奏注释及部分私人信件等。而对于相同作品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萨赫基金会也通过在完整标题下按字母顺序排列,展示不同原始标题的所有版本便于进行对比研究。除已出版的作品之外,萨赫基金会还藏有周先生大量未完成的戏剧创作项目和未出版的电影配乐手稿片段等。

结语

《手稿》的问世使读者得以通过周先生的手稿,跟从其隽永的文字,深刻体会其创作历程、领会其学术思想,进而以不同视角审视由“作曲家”跨越至学者、教授、思想家、文化交流使者甚至是“数学家”的周文中之多重身份。而在文集之中,音乐理论家、音乐史学家、器乐演奏家等不同学者的研究,也使手稿在应用性与实践性等多角度有了新的进展,为推动周文中音乐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待《霞光》万丈,听山鸣《谷应》。周先生的每一部创作,都使我们如同置身一条浩瀚的河流。他不断以新颖的方式、崭新的视角探寻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与西方近百年迅速转变潮流之融合。作为一位作曲家,“周先生会选择不将作品商品化”;作为一位音乐文化交流使者,他对早期中国音乐海外传播具有切实意义;而作为一位学者,他以个人创作不懈阐释着中国古代文明与东西方现代文明之间的深刻联结,并在这些承载着智慧的创作中,绽放着熠熠璀璨的光芒。

基金项目:2023年度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跨文化语境·中国音乐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3YJ070009)。

作者简介:张姣,博士,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1]《黄自声乐作品手稿集(影印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

[2]《萧友梅音乐作品手稿集(影印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

[3]《世界华人音乐家经典作品手稿丛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2017。

[4]《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

[5]《周文中作品〈霞光〉手稿(珍藏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3。

[6]梁雷:《关于〈谷应〉》,载《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第4~5页。

[7]英文原文为周文中1965年受美国纽约WBAI电台的采访,后发表于Contemporary Composers on Contemporary Music,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7. 邹彦翻译,收录于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第3~11页。

[8]英文原文1971年发表于The Musical Quarterly,后由班丽霞翻译,收录于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第28~46页。

[9]英文原文为1981年3月6日周文中在香港亚洲作曲家会议暨音乐节上的演讲,后由班丽霞翻译,收录于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第103~114页。

[10]图片出自《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 第81、83页。

[11]Chou Wen-chung,Twilight Colors (C.F. Peters, 2007),p.1.

[12]音调笔触,又称音调笔法,由周文中首次提出于管弦乐队作品《花月正春风》。

[13]图片出自《周文中作品〈霞光〉手稿(珍藏版)》, 第29、32页。

[14]饶韵华:《手稿解读的思考:谈〈谷应〉手稿的墨迹及文脉》,载《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第68~86页。

[15]关振明:《谷应》,载《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 》,第87~107页。

[16]史蒂芬·希克:《回声是带着羽翼的声音——沉思周文中〈谷应〉及其与瓦雷兹〈电离〉的深刻联结》,鲁瑶译,载《周文中作品〈谷应〉手稿(珍藏版)》,第117~118页。

[17]Eric C. Lai. The music of Chou Wen-chung. USA.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18]潘世姬:《周文中  音乐书法家——从“苍松”系列作品试论他的对位观点》,《音乐艺术》2019年第1期,第23~ 30页。

[19]梁雷主编《汇流:周文中音乐文集》,第271~290页。

[20]Heidy Zimmermann.,“The Chou Wen-chung. Collection in the Paul Sacher Foundation,”Polycultural synthesis in the music of Chou Wen-Chung(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2018), p.274,281-282.

猜你喜欢
霞光手稿
霞光
大家手稿
大家手稿
霞光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竹子是草还是树?
丢失的手稿
手稿
霞光为什么那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