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抒情性作品的语言是诗性的,抒情性作品的独特性是“抒情”。因而,对抒情性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需要“共情”,继而达到共鸣。声音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从“声”的角度入手,“因声求气,因气悟文”,最后“得他滋味”。声,即朗读。因此,基于“以声悟情,以声传情”视角,提出小学语文抒情性作品朗读教学策略:明确所品之情,以品悟情感为教学主目标,从提高朗读能力的角度设计主问题,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环节。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抒情性作品;朗读教学
引用格式 黄群娇.小学语文抒情性作品朗读教学须“以声悟情,以声传情”[J].教学与管理,2024(17):48-51.
抒情性作品,通常见于两种文学体裁:散文与诗歌。散文往往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诗歌“以言造象,以象尽意”,诗人以意象传情达意,诗歌是心灵的阐述。因此,“抒情”是抒情性作品的独特、本质的特性。声音是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声音,可以品悟文字里蕴含的情感,进而悟情;饱含情感的声音能够直击人心,陶冶情操,进而传情。声与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而朗读则是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口语活动,实现从书面文字到声音话语的转变。基于声、情的密切关系,笔者以为,教学抒情性作品应“以声悟情,以声传情”。
一、何为“以声悟情,以声传情”
朗读是借助规范的语音形式,准确、清晰、生动、形象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思想内容,对文字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有声言语活动艺术[1]。“以声悟情,以声传情”就是对朗读内涵的精炼概括,对朗读“文字—理解—表达”逻辑过程的归纳表达。“声”就是朗读声,“以声悟情,以声传情”即是朗读教学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朗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走近文本、深入文本、走出文本,直至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二、缘何“以声悟情,以声传情”
朗读在学生语感的生成、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提升上具有重要作用。由古至今,专家名家无一例外都重视朗读。朱熹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对于诗歌、散文等抒情性作品的教学,尤其是诗歌的教学,笔者以为,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应是“以声悟情,以声传情”,也就是朗读教学。首先,培养朗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的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均有表述(见表1[2])。
如表中所述,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能力的目标要求具体而清晰,由“学习用”到“用”再到“熟练地用”,目标呈梯度上升。要达成朗读能力培养目标,则必须要多读,多读才能会读。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朗读,将朗读作为教学方法,学生才能有更多有针对性的朗读机会、得到更多的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实。而小学生朗读能力训练的媒介资源主要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这些选文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叙事性作品、抒情性作品、说明性作品。其中抒情性作品更适合朗读。抒情性作品最本质的特点是“抒情”,而声音是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声与情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抒情性作品的教学与朗读密不可分。
1.抒情性作品语言语音具有音乐美的特点
相比叙事性作品的“故事”特点、说明性作品的“说明”特点,抒情性作品的独特性体现为“抒情”。这决定了抒情性作品的语言具有“诗性”。而诗性与音乐具有同源的关系。如《乐记》所记载的: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性与音乐的同一性,使抒情性作品的语言语音自然被赋予音乐美的特点。而汉语抒情性作品表现诗性、表现音乐美的技巧,则是借助汉语的音韵、四声及平仄变化,形成错落有致的韵律、高低起伏而和谐的声调,从而形成很强的音乐效果,使作品语言呈现出较强的韵律节奏,易于诵读。尤其是诗歌,讲究押韵,韵脚和谐,读来更是朗朗上口。
2.抒情性作品语言语音具有抒情的效果
抒情性作品主要是内心情感的抒发。声音在抒情性作品中既是表现情感的形式因素,更是创造和构成情感的内容因素。在文学创造中人们往往会利用字音组合成的声调,使字音和声调象征性地传达感受,增强词语的抒情效果[3]。比如开口音“a”,因为其语音最大的特点是很响亮、很清晰,从听觉上能给人带来一种振奋、昂扬、向上、愉悦的感官效果。因此,在文学创作中,每当要表现这种昂扬向上、热烈激越、欢欣愉悦的情志气质的时候,就会用到有开口音“a”的音节,比如“ang”韵、“ao”韵等。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韵脚就押“ang”韵: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正是基于汉语语音的这种抒情性特点,文人骚客们在抒写内心情感,进行文学创作时,往往也是运用这些字音声调组合象征性地进行表达。因此,进行抒情性作品阅读时,要想与作品、作者达到“共情”,就要从朗读入手,心眼口耳并用。
3.抒情性作品语言语音具有怡情的功能
朱光潜曾谈到自己领悟语言节奏时的深刻感受:“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抒情性作品的语言具有音乐的韵律、节奏,具有诗性的情趣,语言优美,或典雅含蓄,或朴实自然,声调音韵和谐,读来往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朗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就是身心相融的过程,朱光潜这段话为我们深刻地表达出抒情性作品语言语音的怡情功能。也正因为如此,在教读这类作品时,就更需要朗读。因为朗读,怡情悦性,一方面促进学生与作品的“共情”,另一方面也调节了课堂氛围,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
三、如何“以声悟情,以声传情”
对抒情性作品而言,只有朗读,才能感受抒情性作品“声情并茂”的审美效果;只有朗读,才能淋漓尽致地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独特情感。那么,如何在抒情性作品阅读教学中落实朗读,顺利、高效地达成阅读教学目标呢?笔者以为,至少要做好“四明确”。
1.明确所品之情
所谓朗读,不是简单地将书面文字转变为有声语言,而是借助规范的语音形式,准确、清晰、生动、形象地表达文字作品的思想内容,对文字作品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有声言语活动艺术。从对朗读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清晰,同时对朗读声音所传达的情感更是要求准确、清晰。所以,在朗读前,首先要弄清楚作品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只有弄清楚所品之情,我们才能努力运用相应的语气、语调和声音传情达意。比如,我们诵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卢钺的《雪梅》,就不可能用相同的语气语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首爱国题材诗歌,表现的是深沉、厚重的家国之情,有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叹,有对遗民苦难的忧伤,有乐景有哀情;而《雪梅》是一首哲理诗歌,富于理性寓意,表现的是作者对雪、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基于所表达情感的异同,在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用壮、悲的基调,而在诵读《雪梅》时应是喜、乐的基调。
2.明确以品悟情感为主的教学目标
如前所述,抒情性作品常见于诗歌、抒情性散文两类文体。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以意象传情达意。“以言造象,以象尽意”是诗歌的构思规律,诗歌艺术的灵魂,诗歌的魅力所在[4]。散文则往往自由地、似乎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5],“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诗歌、抒情性散文的独特性。对于抒情性作品阅读与鉴赏的能力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作出了具体的表述(见表2[6])。
结合抒情性作品的独特性以及语文课标的要求,抒情性作品的教学要领应归纳为:引领学生穿行于字里行间,感受、分享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等的独特体验和感悟[7],即抒情性作品阅读教学目标应明确为“品情”。例如,教学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是宋代陆游所写的一首表达家国情怀的古诗,写了诗人在秋日黎明时分走出篱门,想到北方中原地区尚为金人所统治,心中无限感概。诗歌以遗民视角表达自己失望而尚未绝望的心情,所表达的爱国之情厚重、深沉。在教学时,主要的目标就应是:引领学生明白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祖国被分裂的悲愤之情、对遗民水深火热生活的悲伤之情,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激起学生的爱国深情。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结合注释等古诗学习方法,正确理解古诗意思;(3)通过想象画面、联想等,品析古诗意境,体会诗人之情。并且,把体会诗人所表达、所抒发的情感,作为我们的教学主目标,领悟所品之情。
同样,在教学抒情性散文时也应将“品情”设计为教学主目标。例如,《桂花雨》是琦君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基于作品的抒情文体特点及“托物言情”的写作特点,可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悟桂花香、摇花乐、乡情浓;(3)读写结合,感受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学习借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同时,要把“感受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作为教学主要目标,通过朗读、品读,在悟情的同时悟出托物言情的写作手法,落实其他教学目标。
3.明确从提高朗读能力的角度设计主问题
抒情性作品具有“声情并茂”的审美效果,只有朗读,才能淋漓尽致地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情感。教读抒情性作品,尤其诗歌,重要的策略就是以声悟情,以声传情,即朗读。基于此,课堂的重点目标应放在提高朗读能力上,从朗读、感悟的角度设计主问题。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我们可以设计主问题:读什么?针对读什么的问题,设计读诗题、明诗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意象、读出意境等具体教学内容。对于朗读的具体内容,我们又设计一个主问题:如何读?如何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呢?结合具体朗读内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领学生抓关键字词句,品赏玩味意象,拓展课程教学资源,整合课内课外材料。如补充教学资料,让学生观看金兵入侵中原的电视剧视频、介绍陆游生平及其写作背景等,以此为学生铺垫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读什么,如何读,成为课堂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些主要问题,那么,“品情”的主要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4.明确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环节
声音是表现情感的外在形式,要很好地品悟抒情性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则必须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将朗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例如教学《桂花雨》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任务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始终围绕“朗读”,以“读”为线来串连、组织各个任务活动。每个任务的解决、落实,都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要手段,坚持以朗读为本,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和魅力。以读促悟,悟中促读,读出情感,读出理解,读出主旨,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积累,习得知识能力、方法,塑造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
抒情性作品的语言优美,充满诗性情趣,尤其是诗歌,更是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具有很高的审美性。通过朗读,借助声音,在声调与重音的起伏变化中、抑扬变幻中,对关键字词句“玩味义理,咀嚼滋味”,一读再读,作品中隐含的情感就不再是那么含蓄与抽象,而是被激发出来直接击打学生的心灵,变得形象、可观、可感,从而与作品“共情”,完成对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达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娅玲.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叙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3] 高丽华.试论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声与情的关系[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04):9-12.
[4] 施茂枝.小学古诗词教学应显象得意[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4):40-44.
[5][7] 施茂枝.生本·谐律·整合·共生——我的有机语文观[J].语文教学通讯,2014(36):4-8.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