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囿与应然路径

2024-06-18 14:08平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6期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院校

作者简介:平婧(1989—),女,汉族,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探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囿与应然路径,通过深入剖析产学研深度融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融合模式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挖掘实然困囿,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教师对产业发展的了解不足、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化氛围等问题,全面分析了高职院校在融合中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应然路径,包括更新课程内容以迎合产业发展趋势、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产业认知、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活动,旨在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改进方案。

[关    键   词]  产学研;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161-04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阵地,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路径,旨在强化学术研究、产业需求和实际教学的紧密连接,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然而,尽管融合的理念被提出,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一系列困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问题。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教师对产业发展的了解不足、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以及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化氛围等问题显露出实然困囿,引发了对创新培养路径的迫切思考。在这一语境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实际困境,提出了一系列应然路径,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框架下,更有效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和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通过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合作过程中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有助于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1]。通过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还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四)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通过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共同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高职院校与产业界和研究机构可以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产学研深度融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进教育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与产业实际的紧密联系。产学研深度融合能够促使高职院校更加关注产业界的需求,将最新的技术成果、行业动态引入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能掌握前沿的技术技能,为将来的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和企业合作机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亲身参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实践经验的积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至关重要。

(三)增强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教师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活动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学校可以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技术支持、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帮助。同时,这种生态系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市场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学研深度融合使得这些人才更加符合产业需求和市场趋势,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高职院校还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囿

(一)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与产业界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3]。许多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缺乏对市场趋势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导致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的步伐。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创新创业能力。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多样性和差异化,缺乏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深度探索和研究。这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全面而深入的专业知识,也难以培养出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对产业最新发展了解不足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其知识储备和视野宽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然而,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过于依赖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产业最新发展的关注和了解。这导致他们在教授学生时,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产业应用相结合,无法为学生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教师对产业最新发展的了解不足也限制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缺乏与产业界的紧密联系和合作,教师往往难以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和技术支持,导致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难以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个人发展,还制约了高职院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的设计往往基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缺乏对企业实际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对接[4]。很多高职院校在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难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经验和技能,也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氛围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传统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也是制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足够的兴趣和热情,缺乏探索和尝试的勇气。

四、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路径

(一)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

高职院校通过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学生构建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更加贴合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一路径的实施将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学校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高职院校要紧密关注国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走访、行业报告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发展趋势。这包括但不限于新兴技术的崛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链的优化重组等方面。只有深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才能确保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时俱进。在了解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一方面,要增加与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另一方面,要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引入最新的技术知识和行业案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为了更好地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高职院校需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校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组织实践教学等环节。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式学习、案例研究、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高职院校应建立动态课程更新机制,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估和调整。通过收集学生反馈、企业意见、行业报告等多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课程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产业认知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路径之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产业认知[5]。教师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推手,他们的产业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系统地培训和提升教师对产业的认知水平是确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顺利推进的重要一环。

在加强教师培训之前,首先要明确培训的目标。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产业发展趋势,确定教师培训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升教师的产业认知水平,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明确的目标能够为后续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供指导。每个教师的专业背景和产业发展认知都有所不同,因此学校需要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通过对教师的产业背景、教学经验、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这些方案可以包括参加行业会议、企业实践、专业研修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产业认知是加强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学校可以邀请产业界的专家、企业家走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分享行业经验。同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深入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产业界合作开展联合研究项目,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产业认知水平。除了产业认知培训外,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方面。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工作坊、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和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锻炼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将产业认知、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纳入评价指标。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自己在产业发展认知和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三)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路径之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6]。

加强校企合作首先要明确合作的目标,学校应与企业共同商讨,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确保实践教学与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促进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等。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固和持续发展。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制订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和技术创新。学校与企业应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而企业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真实的工作环境。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双方的互利共赢,推动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加强校企合作还应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等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还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应建立校企互动机制。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校企合作论坛、企业家进校园、学生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合作动态和成果,推动合作信息的共享与传播。

(四)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活动

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活动是产学研深度融合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之一。持续不断地教育和宣传高职院校能够在学生中间树立创新创业的理念,培养更多有创造力、有担当的人才。这一路径的实施将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支持,推动学生走向更加成功的职业道路。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产业发展趋势,制订详细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计划。这个计划应明确每年的教育目标、宣传主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教育和宣传活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校应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商业计划书撰写等,鼓励教师将最新的创新创业案例和实践经验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校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发组织创新创业社团,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资源支持。这些社团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相关的活动,如创意大赛、创业沙龙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同时,社团还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创新创业经验和心得的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如创业成果展、创新创业网站等,用于展示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和项目。

(五)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应然路径之一是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这一路径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学校首先要明确激励机制的目标,即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一目标应贯穿整个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活动纳入学分体系,为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使他们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获得学术认可。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内外的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成果,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竞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创业指导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创业咨询、项目评估、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自己的创业项目。同时,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还可以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投资人等为学生举办讲座和进行培训,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综上所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本文对实然困囿与应然路径的深入探讨,发现在课程设置、教师素质、实践教学和创业文化等方面,高职院校在融合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然而,通过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加强教师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宣传活动等措施,高职院校能够有效应对这些困境。未来,高职院校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道路上需要更加积极地迎接挑战,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推动高职教育迈向更为成功和可持续的发展。这一过程将不仅促进高职院校的崛起,更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具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苏燕.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然困囿与应然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5):103-106.

[2]王云,赵红.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23(5):115-119.

[3]罗凯,王磊,王艳,等.新工科背景下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研究: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8):146-149.

[4]荣宁宁.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产学研创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3,11(3):78-82.

[5]朱凤山,袁宏涛.产业学院背景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领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3):33-35,53.

[6]汤卫东,刘美玲,葛丽娜.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92-193.

[7]胡睿.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0(6):145-14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产学研深度院校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