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丽莎(1986—),女,汉族,湖南茶陵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摘 要] 在数字化时代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弊端,许多固化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管理与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在此情形之下,高校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进行变革,详细探讨了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意义,给出了变革的一些具体策略,最后提到一些在变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思考能够给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和措施,为促进高校的管理育人工作贡献一分力量。
[关 键 词]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177-04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在变革时,应该注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大数据信息手段,变革管理模式,进而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时,不仅要注重技术的利用,还要更新思想观念,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也要充分把握育人目标,利用多元化信息,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每一项变革开始之前,都需要对现行制度做好系统化的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是社会化的制度,更应该广泛了解模式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通过了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能够给予变革一定的启示指导,使高校的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更加具有针对性。
(一)数字化程度低,效率低下
如今数字化信息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信息爆炸时代要求我们要掌握高效收集信息的能力。在高校中,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对数字化的利用还远远不够,许多能够利用数字信息解决的问题还在依靠人力物力。比如说,学生出勤到课率依旧依靠点名、是否完成相关工作需要上交截图、进出校门要出示学生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不高效,烦琐的工作给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同时学生也倍感麻烦,这就导致双方的时间在低效率的工作中流走。同时,这些管理方法也有自身的弊端,低效率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种科学的管理。
(二)管理方式单一,个性化教学管理难以实现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单一,没有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处于落后、滞后状态。同时,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许多管理方式存在漏洞。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的管理基本上采取的都是高校辅导员制,辅导员几乎承担了除学生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管理问题,而且一个辅导员往往会负责多个班级,这就导致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呈现出压力大、事务繁杂、难成体系的现状。在此情形之下,辅导员对每个班级就无法做到全面、系统了解,更不用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三)育人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在大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究其原因,还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从专业课的角度来看,专业课内容是不会存在问题的,那么如何去授课就是关键。高校学生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面对纷杂的信息有非常多的选择权,课堂如何吸引学生就变成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学生易产生倦怠。从选修、公共课、德育等课程的角度来看,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就变得非常重要。现在许多德育课程形式单一,授课内容简单,而公共课的选择也不够丰富,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真正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
(四)评价体系不够多元,评价方式简单
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过于重视学生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另一些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学生成绩,需要结合综合成绩,但是关于如何量化综合成绩,措施并不科学。[1]大部分依靠学生参加学生会、课外活动进行加分,虽然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参加活动,但是其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到底该如何测评并没有落实清楚。学生组织中加分混乱的现象也比较明显,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
二、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意义
(一)提高高校学生管理育人的效率,促进教育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工作进行了宏观分析,对当代教育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要求。高校作为教育研究与教育建设的前沿阵地,更需要抓住机会,紧跟时代潮流,完善学生管理育人模式,探索高效、科学的方法,深入贯彻落实创新理念,在理论与实践当时不断进步,为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贡献一分力量。对高校而言,如果能够做到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就可以为学校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使得高校学生管理育人的效率更高,管理效果更好。
(二)完善育人模式,有助于个性化教学的拓展
如今的学生,成长自数字化的时代,见闻的信息非常广泛,认知领域也不断扩大。进入高校之后,学生会更加渴望收获丰富的体验。如果此时高校无法给予学生有益的帮助,可能学生就会对高校教学与管理失去兴趣。同时,由于每位学生的兴趣、优缺点、发展方向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应有效完善育人机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得到一种归属感。在数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高校通过变革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教育。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质
数字化时代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高校通过变革学生管理育人模式,有效利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这种变革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大有裨益。信息爆炸时代,要求人们有较高的辨别、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期间培养正是合适的时期。无论学生将来要面临怎样的职业选择,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获取能够帮助自己工作的一手信息,掌握相关的现代技术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工作效率。
三、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变革的策略
(一)信息收集数字化,信息整理数据化。
俗语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进行学生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保存、信息的整理、信息整理后的再利用。信息收集是高校必须完成的工作,又是一种复杂、繁多、细碎的工作,传统的信息收集多进行纸质收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也容易出现错误。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千人协作、同步收集的效果,高校应寻找适合的小程序、软件,或者独立研发相应的App辅助进行信息收集,确保信息收集高效又安全。与此同时,信息收集后的信息保存和信息整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如今大数据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作用,高校同样需要大数据辅助,巨大的数据需要一个高效运转的系统进行分析,对收集的学生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科学化的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2]有些高校已经开始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将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与学生教务系统等进行关联,在收集就业信息时,实现了数据化、高效化。
需要关注的是,数字化时代产生的信息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在面对不同的信息收集时,要选择适合的手段与方法。尽量选择能够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方法,减少学生信息的曝光度。比如说,许多学校会统计考研学生的初试成绩,希望能够给学生的复试或者调剂提供一些针对性帮助。有的学院会采取在线表格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但是在统计学生的考研初试情况时,在线表格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合适。在线表格虽然也是一种集体协作比较高效的信息收集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线协作填表,但是其特点是所有人都有访问的权限。与之相比,调查问卷、问卷星等方式就好很多,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学生填表时也只有个人信息出现,确保学生的信息只能被相关负责老师看到。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要求高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其对于选修课、其他公共课来说,这类课程需要格外注重斟酌教学内容。在开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职业发展、个人生活发展的课程,课程的设置也需要更加贴合时代的要求。比如说,文学类可以开展跨媒体叙事与创作选修课,艺术类可以开展3D模拟创作技术指导或者虚拟现实技术选修课,针对学生的毕业需求,可以提供职业生涯指导规划课程,这类课程要注意专业性,不要泛泛而谈,可以广泛利用优质的网课资源,为学生提供不同职业的规划选择,真正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减少职业焦虑。这些课程可以选择在线上学习平台进行,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学生科学地设置相关的学习进度督促程序。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有足够多的自主性,在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中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拓宽自己的视野。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课外拓展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进步,并能够学会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高校承载着举足轻重的育人使命和艰巨的育人任务。青年一代,被誉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对国家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深入观察社会各界的工作情况不难发现,青年人的社会价值及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高校育人成果的深刻影响。因此,高校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这不仅仅意味着高校需要培养出在知识技能上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青年,更要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上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个人品质卓越、技能精湛的新时代青年,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柱。而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管理与育人工作。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首先,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成为一项越来越不可替代的能力。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相关的创新课程,积极举办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性创新大赛,并对获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做好创新的配套设施安排,可以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学校创新工作;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吸引学生加入创新行列;注意与相关企业合作,聘请专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帮助。不断加强创新工作的开展,对高校完善育人模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高校本身而言,教书育人是根本职能,培养人才是目标,“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方向,更是高校之于社会和国家的价值体现。[3]高校要培养的一定是德才兼备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学生德育,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学生有太多的选择,多元化的文化冲击给了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很可能给学生带来价值行为的摇摆与选择困难。在这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德育的相关课程设置、相关活动开展。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与交流活动,开展线下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是学生信息利用与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学生在技术和信息素养方面都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学生要充分掌握数字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有效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这种技能已成为当代职场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同时这也是个人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石。为应对这样一种挑战,高校需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革新,融入更多数字技术元素,努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一步能增强他们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的能力。此外,随着未来社会对跨领域思考和创新人才日益迫切的需求,跨学科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最后,是数字化时代学生的信息伦理教育和防诈骗能力培养。大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已经具备比较完全的自主能力,面对纷乱的信息侵入,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信息宣传教育。[4]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做一名合格的网络公民。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有网络安全意识。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同时,在注册账号、发布信息等的时候,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四)优化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
一个好的学生管理育人模式需要与之配套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二是学生成绩评价。数字化时代要求高校构建科学、完整、多元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成绩评价体系,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不仅要求客观合理,更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实践过程的重视,引导他们科学看待评价结果,提高自我学习兴趣。高校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特别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争取全方位评价;同时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引导学生积极互评,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在评价系统的设置上,在时间上,课程教学的评价可以灵活安排,让课程评价贯穿整个学期,并且多次开展。当然最后也需要有一个总结性评价,这种评价多集中在单元结束和期末,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成绩、课堂综合表现、小组合作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打分。
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应该能够激励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改进机制,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体系,确保其与时俱进,也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反馈意见。要完善教师教学的即时性评价,可利用智能手机调查类App,使学生很快对课堂进行反馈,帮助教师迅速掌握教学效果,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这样也有助于教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反思课程设计与教学能力。同时,在学期末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评价当中,让学生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学生与教师及评价部门一起优化评价体系,实现科学有效的多元化评价。
四、变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收集过程中学生隐私的保护问题
数字化时代为学生管理与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衍生问题。学校有些信息的搜集可能会涉及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信息隐私安全。首先,在信息采集之前一定要征得学生的同意,要明确告知学生相关信息的用处,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同时,对于已经采集下来的信息,学校要严加管制,设置相关的访问权限,制订专门的监督机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信息无法泄露,避免出现信息安全问题。而对于相关不需要的、敏感的、私人的信息,不要过多采集,保证采集上来的信息都是必要信息,避免其他信息问题的出现。
(二)教师的信息能力要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摒弃之前的纯纪律、纯管制的想法,充分了解学生在新时期新发展情况下的需求,科学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胜任管理育人任务,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会利用数字化来进行学生管理。教师要提高信息分析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交流能力。[5]在数字化的时代,教师要完善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基于这个前提,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角色的转变,在新时期适应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成为变革中的先锋力量。
综上所述,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管理育人模式的变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多方面考量,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要认真分析现行管理与育人制度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改革措施,通过信息收集数字化,信息整理数据化;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优化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变革,变革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产生信息安全、隐私泄露等问题。通过这种变革,高校将对学生管理与育人制度进行更新,为培养新时代向上向好青年,为社会输出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鸿,朱德全,宋乃庆,等.大数据时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论、价值与实践导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7-34.
[2]张海攀,冯兴利.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3(13):79-80.
[3]赵沛羲.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举措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185-187.
[4]杨庆.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大数据安全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6):33-36,83.
[5]杨博.新时代网络育人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山西青年,2023(12):181-183.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