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金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辅导员工作专题项目资助“‘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对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22XGB015)。
作者简介:任雨晴(1997—),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双创教育。
[摘 要]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框架下,美育的价值日益凸显。旨在深入探讨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美育如何积极影响工科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采用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着重分析了美育在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其综合素质方面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为高等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
[关 键 词] 美育;“五育并举”;审美能力;工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5-0041-04
“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强调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发展,在这一框架下,美育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美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在于广泛地涵盖情感认知、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美育在工科教育中的引入,挑战了传统的以技术培养为主导的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工科人才开辟了新思路。工科领域解决问题和提出创新设计的能力,离不开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究“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对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为工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还有助于更有效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精、尖人才。总之,研究“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在提升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美育作用于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概述
(一)美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美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远远超出了传统美术课堂对技巧和手法的教学范畴。它包含音乐、文学、戏剧、舞蹈以及更广泛的艺术领域,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力和艺术创造力。美育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艺术作品的深入欣赏和亲身创作,深化对美的全面理解,提高审美鉴赏的敏感度,进而在此基础上拓展他们对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的认识与欣赏。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对艺术的深厚感情,还促使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理解和感受世界,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美育已经被广泛认识并赋予了极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而是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能够欣赏和创作艺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和社会认知,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学习和体验,学生能够在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升自我表达和沟通的技巧,从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二)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求
在工科教育领域,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系统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育也至关重要。工科领域的教育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扎实的技术知识基础,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念和丰富的创意思维。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工科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设计和创造过程中更加敏感地察觉和整合审美元素,还能够提升其作品的美学价值与实用性,使之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其设计作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而言,良好的审美能力能够使工科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注重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美学设计,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优美、和谐的环境不仅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还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此外,审美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使他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加容易地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从而在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中更加自如地发挥其专业技能和个人魅力。
(三)美育对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1.美育对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工程领域,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是其成功的关键。这些能力与个人的审美能力紧密相关,美育通过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当工科学生在工程设计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融合艺术元素时,他们能够提出更加创新和独特的解决方案。美育不仅限于传统的美术教育,它还包括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锻炼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情感智慧和文化素养。
2.美育对跨学科合作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当今日益全球化和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实践中,跨学科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尤为重要。美育通过提供共同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活动,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在参与艺术项目和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工科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与专业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文化背景。这种跨学科的合作经验不仅限于艺术领域,同样适用于工程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多元化团队的工作环境。此外,通过艺术的共鸣和合作创作,学生能够培养出更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这对工程项目的成功完成是至关重要的。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工科大学生的美育现状
(一)“五育并举”理念在高校教育的深入实施
“五育并举”理念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强调在传统的知识教育之外,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这一理念,就必须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综合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特别是美育的培养,在“五育”框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美育,比如增设多样化的艺术课程,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此外,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节,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能够提供一个展示学生艺术才能的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尊重,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高校还需要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融入美育元素,比如校园环境的美化、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等,使美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通过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美育实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理念的实施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其中美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应当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包容、开放、创新的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美育在工科教育中的融合与实施
工科教育传统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旨在解决工程问题和推动技术进步。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工程师的要求不仅限于技术能力,还包括创造力、审美意识和跨学科融合的能力。美育作为一种强调培养个体审美情趣、创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为工科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美育与工科教育的结合被视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
通过将艺术元素和设计思维融入工科课程,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科学技术知识,还能够在工程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审美原则和创造性思维。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索技术与艺术的交汇点,从而创造出既符合工程标准又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新作品。例如,在产品设计课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如何设计功能性强的产品,还要考虑产品的形态美、用户体验和环境影响,这些都是美育理念的体现。实施这种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究、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项目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将艺术理念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此外,工程院校可以与艺术院校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能够在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美育在工科教育中的融合与实施是一个复杂但富有成效的过程,它要求教育者和课程设计者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探索更加多元和综合的教育路径。这种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铺设更广阔的道路。通过培养学生在技术创新中融入审美和人文视角,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领导力的科技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美育与思政教育的综合育人模式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思政教育和美育的有效结合被认为是培养具有高度思想道德品质、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学生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致力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旨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美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还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索思政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综合育人模式尤为重要。
这种综合育人模式通过融入艺术、文化以及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促使学生在欣赏美、理解美的过程中深化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发展的认识,从而培养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艺术风格的演变,还能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社会背景、价值取向和思想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当前社会的问题和挑战,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创新的意识。此外,将美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传统印象,使其更加生动、有趣和具有吸引力。通过艺术作品的介绍和分析,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同时,通过参与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这种综合育人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举办艺术与社会问题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和体验机会。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在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综合育人模式,不仅仅是对现有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和补充,更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三、“五育并举”视域下美育提升工科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挑战及培育路径
(一)面临挑战
1.教育体制改革与资源整合的问题
教育体制的改革和资源的整合问题尤为突出。在推动美育与工科教育融合的进程中,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传统教育体系中学科间界限分明,资源分配往往偏向传统的学术领域,使艺术与工科的融合面临重重障碍。这不仅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美育与工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支持。
2.美育在大规模工科教育中的实施难点
大规模工科教育背景下美育的实施难点也不容忽视。在众多高等教育机构中,工科学生的人数庞大,这使实施小班化、个性化的美育教学模式变得极为困难。面对这一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采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美育课程的辅助教学,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教学互动性和参与感。同时,也可以考虑在大班教学中引入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未来美育在工科大学生培养中的前景与创新方向
谈及未来,美育在工科大学生培养中的前景仍然值得期待。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增加,美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感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未来的美育实践可以更加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比如利用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和创作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通过将美育课程与工程实践项目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美的创造过程,还能够鼓励他们运用艺术思维解决工程问题,从而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培育路径
1.跨学科融合与创意设计
跨学科融合与创意设计的路径是美育的关键一环。这一策略主张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美学原理、艺术思维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创新与美感并重的设计理念。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工程设计课程中加入艺术历史、美学原则等内容,鼓励学生在遵循科学技术原则的同时,考虑设计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此外,通过开展创意设计竞赛、艺术工作坊等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加深他们对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实践理解,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育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整合
教育课程与实践项目的整合是美育落实到实践的重要途径。这要求教育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更应将美育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例如,可以设计将艺术设计元素融入工程解决方案的项目课题,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的美观性、用户体验和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习和应用美育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审美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理解,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
3.美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发展
美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对美育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高深的工程技能,更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跨学科知识,将美育理念融入教学和指导中。高等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创建专业的师资培训体系,定期举办跨学科教育研讨、工作坊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知识更新,同时引进艺术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在工科教育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育出既具备扎实工程技术能力又拥有丰富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工程人才,为实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符合当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还为工科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和可能。
四、结束语
将美育融入工科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育体验,还能够培育出既具备技术能力又富有创新精神和审美观念的复合型人才。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挑战,如跨学科资源的整合难题、美育与工科学科融合的实际操作难点等,但这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跨学科合作的深化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全有能力克服现有的难点。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演进,美育在工科教育中的角色越发重要,它为工科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能够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能够关注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
展望未来,美育在工科大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凸显。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育不仅能够为工科学生提供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培养,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将美育深度融入工科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还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高、精、尖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闫波,姜蔚,李莹.论审美教育对工科大学生艺术思维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0(10):56-57.
[2]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1-84.
[3]张元洪.工科院校大学生美学素质培养[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1999(2):62-65.
[4]单杰.美育教育赋能大学生美好生活的审美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22(21):51-52,55.
[5]宋扬帆,宗文婷.游于艺:跨媒介“美育+”路径探究:探索“五育并举”新模式[J].科教文汇,2023(18):57-60.
[6]豆叶青,刘懿征.新时代高等院校“五育并举”生态系统的现状、构建与实施路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6(2):101-107.
[7]曾育松.从“三育并举”到“五育融合”:中国百年教育目的的历史审视与认知路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5):74-83.
[8]杜俊杰.“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加强美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43(1):67-69.
[9]颜怡,冯益平.高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82-84.
[10]马文娟,彭泽洋,黄晓昭.“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审美教育的路径探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63-6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