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 饶杨 高洁
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学习能力就比如是“渔”,是学习的本领,而学习成绩就比如是收获的‘鱼”。对孩子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只要掌握了打渔的本领,何尝捕不到鱼呢?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学能力培养最能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自学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及早培养。
孩子自学能力的养成与父庭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孩子就难以养成独立的性格。所以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探索,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使他具备发展的基本素质,从小培养孩子独
立的性格。
那在学校方面教师层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
千任何事情,首先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知识也不例外。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即使再刻苦,再用功,其效果不会好的。好比一个人坐车到东边某城市,结果目的搞错了,走向了西方的某城市,车的速度越快,距到达的目的地越远。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收到实效。
2、端正态度
态度端正能使要干的事情成功一半。有些学者把端正态度说成形成风格。其实质是一致的,美国教育学教授肯·丹说:就像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千差万别一样,我们学习的方法也是名式各样的。要想学习卓有成效,关键是要认识,并且努力培养适合本人的风格。"可见,学习中形成风格何等重要。如果能端正态度,形成自己的风格,会使学习收到成效。
3、制订计划
学习同任何工作一样,要想获得成功,事先必须制订一个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计划包括:
学习目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地点、达到的效果等。对于制订的计划要严格遵守,并定期检查执行得如何。
总之,作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