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2024-06-18 18:41朱双雄
大医生 2024年9期
关键词:假腔B型急性期

朱双雄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介入治疗时间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90例,<14 d)和非急性期组(30例,≥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主动脉重塑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急性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非急性期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者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优于非急性期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术前,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术前,且急性期组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非急性期组,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非急性期组(均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期TBAD患者行TEVAR介入治疗的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主动脉重塑效果好,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介入时间;主动脉重塑;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9.008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9.02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要表现为胸背部剧烈疼痛、濒死感和大汗淋漓等,具有起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根据Stanford分型分为A、B两种类型,Stanford B型AD(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发病率虽较A型低,但该类型更为复杂,预后更差,且复发率也较高,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1]。目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治疗TBAD患者的首选方案,但有研究发现,对于TBAD患者,过早行TEVAR会发生逆行性夹层,可能会加重病情和影响预后[2]。有文献也报道,部分患者手术时机与预后关系紧密[3]。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期和非急性期TBAD患者的介入治疗时机尚存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患者行TEVAR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探讨最佳介入治疗时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90例,<14 d)和非急性期组(30例,≥14 d)。急性期组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2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4.79±11.53)岁;吸烟史45例;合并症:高血压69例,高血脂2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8例;术前血肌酐87~150 μmol/L,平均术前血肌酐(108.94±21.78)μmol/L。非急性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4.23±11.07)岁;吸烟史13例;合并症:高血压21例,高血脂10例,冠心病4例;术前血肌酐88~154 μmol/L,平均术前血肌酐(107.22±22.31)μ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TBAD的诊断标准[4],未接受过手术治疗;⑵近端破口未累及左颈动脉;⑶符合TEVAR介入治疗指征[5]。排除标准:⑴近端逆向撕裂,转为Stanford A型AD者;⑵创伤性胸AD者;⑶进展为胸腹主动脉瘤者;⑷医源性AD者;⑸需开槽、开窗技术等复杂手术者。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破口位置和解剖形态,常规消毒、铺巾,均在局部麻醉下行TEVAR,患者取平卧位,纵形切开腹股沟,直视下行股动脉穿刺,股动脉置入血管鞘(泰尔茂株式会社,型号:RS*A60K10SQ),造影测量真腔直径,支架放大率为0~20%;以动脉鞘导入输送系统,选择支架,释放时保持收缩压为80~100 mmHg(1 mmHg=0.133 kPa),若支架与脉壁贴合不良,则采用球囊扩张使其紧密贴合。术后以门诊或电话的方式随访1年,期间于术后1、3、6和12个月时复查CTA。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临床相关指标包括平均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腔内修复治疗成功,血压和心率控制理想,无其他并发症即可出院)。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与假腔血栓形成情况。并发症包括内漏、截瘫和逆行性AD,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假腔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完全吸收和血栓部分形成(术后随访时进行CTA,CTA提示假腔消失即为血栓完全吸收;血流和血栓同时存在即为部分血栓形成)。血栓完全吸收率=血栓完全吸收例数/总例数×100%。⑶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重塑情况。获取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主动脉CTA资料,利用软件测量最大真腔直径、最大假腔直径,并计算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每个参数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⑷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情况。死亡率=死亡例数/总例数×100%。再次手术率=再次手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与非急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假腔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急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患者假腔血栓形成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主动脉重塑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主动脉重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术前,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术前,且与非急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患者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更高,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AD患者典型表现为主动脉管腔产生双腔样改变,包括真腔和假腔,TBAD患者会伴有肾、脑缺血症状,同时也易发生截瘫、脑梗死等后遗症,致残率较高[6]。TEVAR被认为是治疗TBAD患者的主要手段,可减少假腔压力值,改善真腔血供情况,但不同期AD患者介入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7]。现阶段对AD分期并无公认标准,且对急性期、非急性期AD的适应证尚存争议。故本研究分析急性期和非急性期TBAD患者行TEVAR的疗效,以期为最佳介入时机提供数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非急性期组,这是因为急性期患者发病时间较短,治疗效果理想,故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TEVAR治疗后假腔情况可作为疗效判定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组患者假腔血栓形成情况优于非急性期组,这说明在急性期行TEVAR介入治疗效果更好,可能是因为非急性期组患者长期未进行有效治疗,进入假腔的血液较多,治疗后血栓形成多,同时血栓存在时间过长会发生纤维化,故而早期行TEVAR介入能够使假腔和血栓快速消失[8-9]。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术前,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术前,且急性期组真腔/主动脉直径比值高于非急性期组,假腔/主动脉直径比值低于非急性期组,这说明早期行TEVAR治疗利于主动脉重塑,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TBAD患者慢性期破口较多,假腔也成为固定性,内膜瘢痕形成,主动脉可塑性降低,因此,行TEVAR介入治疗效果不佳。但有研究显示,尽管TBAD早期干预的主动脉重塑效果良好,但并不推荐在急性期进行介入治疗[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急性期介入治疗并未增加治疗风险。但急性期患者内漏、截瘫、逆行性AD发生率略微高于非急性期组,这或许是因为急性期患者动脉处于炎症反应阶段,水肿会导致支架与脉壁贴合不良,且介入操作引起血管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所以需要尽量避免术前、术后各种不良因素,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预后均良好。分析原因为AD发病后3个月内接受TEVAR治疗的主动脉重塑效果良好,而有研究显示,急性期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夹层延伸,裂口随时会发生变化,此时行TEVAR治疗会增加病死率[11]。但也有研究显示,慢性期患者发生再次手术风险较高,该阶段患者内膜顺应性差,可能会使假腔中血栓不完全形成,更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12]。这可能是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无差异的原因,后续研究或可将非急性期再进行详细分组探究,有利于最佳介入治疗时机的判断。

综上所述,急性期TBAD患者行TEVAR介入治疗的假腔血栓完全吸收率高,平均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主动脉重塑效果好,安全性理想。

参考文献

曾向前.不同Stanford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27(10): 65-68.

陈铃雄,张旭明,阮成梅,等.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31): 133-134.

林长泼,岳嘉宁,符伟国.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时机选择[J].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10): 741-744.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33(11): 641-654.

郭伟,刘峰,葛阳阳.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共识与争议[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12): 1339-1345.

高文博,余泓池,张瑶佳,等.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4(3): 699-704.

李帅锋,姚化建,刘志刚.不同腔内修复术时机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 26(3): 34-36.

侯钦茂,冯家烜,张荣杰,等.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介入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 27(4): 310-313.

高新华,刘兆玉.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临床随访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 31(8): 534-537.

俞慎林,张济,李光泽,等. 不同分期复杂型B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及早中期生存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 2020, 28(6): 527-529.

李剑,童希文,汪坤,等. TEVAR术对不同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主动脉重塑形态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20, 26(10): 1685-1689.

梁凯,崔明哲,马金辉,等.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TEVAR术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20, 18(9): 1477-1479, 1533.

猜你喜欢
假腔B型急性期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假腔供血动脉分支对腔内治疗后假腔重塑的影响
基于B型超声的在线手势识别
B型血的忧伤你不懂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PSS4B型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补宫止漏I号方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假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