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

2024-06-18 18:06:49王玲玲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7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学习兴趣

王玲玲

【内容摘要】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艺术和乐感审美的关键,让学生的懂得用视觉和听觉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下面我将针对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运用途径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习兴趣   音乐欣赏   审美听觉

随着新课标的日益完善,音乐教师对新课标认知的不断提升,音乐课堂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音乐欣赏课是教师通过音乐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主导方式。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首先,音乐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观,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音乐欣赏课可以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生既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又可以更好的提高审美意识。

其次,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了解不同旋律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一首欢快的旋律,可以让人感到欢愉、跳跃,一首优美的旋律,可以让人感到美的享受,引发丰富的联想。所以说,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把握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聆听乐曲的思想内涵

音乐欣赏课教学想要取得成功,老师对作品思想内涵的把握是关键。老师必须要对本节课要欣赏的作品内容要素、曲式结构了如指掌,对欣赏的作品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传统的欣赏教学总要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是我认为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再重点聆听乐曲的主题音乐,或者是对作品中有表现特色的乐段进行深入赏析。

【案例1】:

第十册《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作品.这首作品展现了边寨人民为欢庆消灭“四人帮”的喜悦,全曲分为6个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庆祝的情绪,并运用多种方式去别聆听每一部分所展现的场景。

【案例2】:

第八册《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的古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从中了解它的意境非常优美,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又像是一首清新的散文诗,他的标题由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而来。

2.以引导为主时刻把握欣赏音乐的主线

欣赏课的主体是音乐,音乐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语言的描述也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所以在欣赏课上,老师应该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索、想像。首先,音乐是音响的艺术,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应以聆听为主,所以务必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听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空间。其次,音乐欣赏课强调音乐情感的审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要强调内心深处的体验,而不能仅仅停留再外化的层面上,强调音乐想象的个性体验,音乐的不确定性给予了音乐丰富的想像空间,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案例】:

第六册《乒乓变奏曲》中,教师要注意首先让学生准确的聆听乐曲的主要旋律。抓住乐曲的主题之后,让学生在聆听其他变奏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乒乓球是如何在音乐中变化打法的,从而深刻体会打兵乓球的快乐之感。

3.用多种艺术形式拓展丰富音乐欣赏课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让学生聆听很枯燥,我们需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任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乐器、舞蹈、图片、旋律线等多种艺术形式更好的完成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同时让学生在知识的牵引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增强其学习音乐课的兴趣。

【案例1】:

第十册《暴风雨》,这首乐曲主要是聆听乐器,展开想象,感知音乐要素并区分音乐形象,从而进一步感受大峡谷的壮丽景观。教师可以在欣赏教学中运用不同的乐器去展现每个乐段的壮观景象。

如, 弦乐—蒙蒙的雨雾      管乐—狂风呼啸,风摇树动

钢琴—被风吹散的雨滴  打击乐——鼓(雷声)    镲(闪电)。

【案例2】:

对低年级的学生在欣赏教学中可以采用拍节奏的形式启发学生感受乐曲,把多声部的节奏作为进入作品旋律的切入点,我们可以从字词节奏朗读开始。

三、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性

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而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学院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应避免未聆听作品就先为乐曲划分详细的曲式结构图,这种教学方法从教师主观来说是为了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透彻,但在客观上却给小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困惑,学习音乐欣赏的最佳方式是聆听,而不是从基本的音乐知识入手去了解它的专业结构。

2.以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欣赏,是以自己聆听的感悟为主,而不是教师主观灌输的观点为主。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引导方式与度的问题,值得在实践中去进行探索。

2.注重音乐本体的要素

在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课外知识拓展的方式,对于音乐故事、创作经历、背景等内容,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介绍,目的是要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可是,这种对于音乐背后故事的过多关注反而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本身失去了兴趣。因此,这实际是削弱了音乐本位,失去了音乐欣赏课本身所要达成的目标。

音乐欣赏是人们表达情感体验的方式,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的探索是为学生更深入的学习音乐,也为将来丰富的音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强化欣赏,适当引导,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让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审美感受,让欣赏课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绽放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曹华.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成才之路

[2]杨惠英.音乐欣赏浅议[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3]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刘均逸  邰方,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新课程音乐教学法》(杨丽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学习兴趣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4:06:06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11:32:47
巧用图谱 事半功倍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35:23
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52:47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6:53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7:27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