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明海 凌志杰 宁永红
摘要: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具有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优化类型特色、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现今,河北省大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要素对接、融合发展式和虚实交互、智能赋能式的产业学院实践模式。二者通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治理机制的创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学院建设中育人针对性差、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弱、治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为此,健全德技并修、产教深融、校企协同的精准育人机制,全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协同治理机制,成为新时代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新突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产业学院;职业院校;产教融合
一、问题提出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校企设立产业学院,在此政策倡导下,职业院校开始注重产业学院建设;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从此,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进入全面推进、迅猛发展阶段。大量实践证明,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了合作理念的更新、合作机制的完善、合作方式的创新,实现了校企双方资源有效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内容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了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走向深入,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职业院校丰富办学形态、拓展发展空间的有力举措,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优化类型特色的有效选择,也是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整体情况看,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建设数量明显增加,但建设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业学院实践中存有组织虚化乏力、企业参与深度不够、育人针对性差、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弱、治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呈现挂牌容易、深入运行无力的问题。
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多数研究仅限于提出相关理论、模型,关于产业学院具体实施的研究较少[1],探索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和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强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步伐,积累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进经验。如何立足河北省产业学院建设经验,围绕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这个关键议题,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总结产业学院的实践模式,是实现产业学院建设新突破的有益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研究综合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案例选择、资料搜集与分析三个方面,详细设计研究的总体路线。(见图1)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归纳式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两所职业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逻辑视角深入剖析案例学校如何通过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支撑力、增强治理机制三个环节,进而解决育人针对性差、企业参与深度不够、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典型的问题,以期提出深入推进我国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对策建议和优化路径。
(二)案例选择
学校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案例选择遵循的第一逻辑。2020年5月,河北省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四个省份之一,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政策保障到位、建设经验丰富、管理机制健全。特别是唐山市作为河北省唯一入选国家第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通过健全组织体系、落实政策激励、强化方法指导等扎实推进产业学院生根、开花、结果,由此推动职业院校办学提质培优,推动市域整体职业教育扩容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就案例学校而言,本研究选择了河北省唐山市职业院校龙头院校Q和T作为研究对象。
Q学校在2020年与市域龙头企业签署《校企共建机电产业学院战略合作书》,积极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机电产业学院搭建了产教知识、技术、人才互通渠道,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构建校企“双元”精准育人新模式,切实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路径、培育了新动能。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河北政府网站等权威媒体宣传报道,其典型办学模式作为案例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被唐山市作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重点成果宣传报道并积极支持建设。
T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双方互设教师工作室、合建技能大师工作站,共同打造“教授+高工+名师”的高水平、结构化教学团队,打造工学交替的“四段双融”人才培养模式,奏响了“服务高铁发展”的乐章。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政协报》《河北日报》、人民网等等权威媒体宣传报道几十次,案例入选全国人才质量年报、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专业综合实力领跑全国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为唐山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
两个案例所涉及的资料搜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获得Q学校和T学校的大致概况。通过政府部门文件、重要报刊、代表性书籍、学校官网信息、权威媒体报道等渠道搜索,综合了解两所学校。第二阶段访谈和调查。结合研究内容,充分依据第一阶段获得的基本信息,编制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进行线上访谈和实地调研,全方面搜集信息。其中,调查对象包括3位唐山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4位唐山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8位案例学校教师代表和12位学生代表,16位相关企业代表。第三阶段归类整理。在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文件资料、调研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各项资料的归类整理,以满足研究需要。
因此,本研究内容上丰富翔实,满足案例研究的要求,能够支撑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
三、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模式分析
通过对掌握资料的分析,本研究归纳出两所学校产业学院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支撑力、治理机制三个维度建设的实践模式。
(一)“要素对接、融合发展式”产业学院实践模式
Q学校的产业学院建设立足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贯通,按照“产学研用创”协同发展思路,引领带动校企人员、技术、文化、管理等各要素的等高对接,以“要素对接”促进校企“融合发展”,在探索与实践中构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相依赖、互相成就、双螺旋式提升的新型办学组织生态,形成了以整合资源、共建基地、精准育人、共同研发、协同发展为特征的“要素对接、融合发展式”产业学院实践模式,彰显了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的时代价值。
1.“德技一体、工学结合、本领贯通、就业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Q学校的产业学院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依据育人所需的要素,对校企技术、人才、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宗旨,实施多个“共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企“双元”同向同心发力,构建“德技一体、工学结合、本领贯通、就业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契合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个体全面发展需要。
共建德育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了校企多元思想政治资源的统筹,推进了课内外、校内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促进校企德育要求、德育评价协同统一,使德育环境更生动、更立体、更和谐,破除校企合作育人中空间位移、文化差异、评价分歧造成的德育教育障碍。基地以企业导师为主讲,以企业家、优秀员工奋斗经历为主线进行“故事分享”,开展“奋斗讲堂”“向党学智慧”等讲座,亲历亲见的生动“分享”蕴含了“价值引领”和“理论阐释”,使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教育更加亲切、可感可触,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统一。
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着力破解教师企业经验不足、实操技能不强、社会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打造理论精通、实践过硬的“工匠之师”。基地结合专业教师数量、入企实践总体时间需求,科学统筹规划,设定专业教师入企实践岗位,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制定教师企业生产项目实践及业绩成果考核标准并将其纳入教师年度综合评价,促进专业教师入企实践的制度化、常规化,促使教师全面熟知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整体情况,把握相关岗位的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懂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新”在哪里,弄透了“新”与“旧”的区别与联系。
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打造工学结合、本领贯穿的人才成长生态圈。实训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模式,在师傅指导下,学生实际操作先进的设备,融入真实的工艺流程,习得岗位适应力、沟通力、执行力、合作力等多种能力。基地将生产技能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紧密相联、逐级递升的“十个段位”,每个段位都制定了明确的训练提纲和考核标准,学生通过考核才能晋级下一“段位”的实训,在“段位”晋级中,学生提升职业综合素养和行动能力。
依托“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化教材、教法改革。依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将企业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课程化,融入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编写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块化”校本教材。基于实际工作,开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
共建专业认证体系,开发“机电产业学院认证证书”。依据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制定人才评价、认证标准,开展产业学院认证。学生掌握产品制造、安装调试、检测维修等综合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取得“机电产业学院认证证书”。证书获得机电产业联盟、Q市职教集团、市域规模企业的广泛认可,学生凭“证书”实现就业“直通”。
2.“联合培养+合作研发”的服务产业发展模式。Q学校的产业学院建设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搭建了产教知识、技术、人才多维度、深层次互通渠道,构建了“联合培养+合作研发”的服务产业发展模式。
“联合培养”:一是共建机电专业群,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二是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依据市域机电产业集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后期维检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整合“基础相通、岗位相关、技术相近”的机电技术应用、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共建高水平机电专业群,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培养涵盖市域机电产业链全过程的人才,筑牢产业发展的人才根基。近几年,联合培养产业需求毕业生400余人,实现了人才的精准供需对接。校企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按照“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原则,加强企业生产岗位技能、数字技能、安全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常识、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培训。基地累计完成学徒培训232人,满足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提升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提产扩能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联合,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结合的科研团队。团队聚焦企业生产、产品升级的难题,利用校企双方设备和资源,开展“合作研发”,科研产权归双方共同所有,并对成果进行推广。团队编制产品标准化手册、维修手册、售后服务手册,赋能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标准化生产”;完成了“安全节能型室内配电柜”“低压抽出式防震开关柜”等项目联合技术攻关,研发新型多功能配电柜5种,申请国家专利15项。“合作研发”不仅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更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扩展了新空间,增添了新活力,培育了新动能。
3.契约约束+价值追求的治理机制。在多年合作、相互信任基础上,校企签订《共建机电产业学院战略合作书》《机电产业学院建设及管理协议书》等文件,明确校企责任与利益,形成完善的“契约”约束机制。依据“契约”,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企共建理事会,校方3人、企方2人;企方担任执行院长并主持日常工作。理事会下设合作办公室,负责具体沟通协调、执行落实,搭建校企共同管理、共享资源、共同发展、共同育人的治理架构。
借助声誉机制、社会责任机制、长期关系机制等“非契约”机制促进产业学院良性发展,形成“契约约束+价值追求”的治理机制。
(二)“虚实交互、智能赋能式”产业学院实践模式
T校产业学院建设坚持“服务区域办教育、对接产业设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才”理念,依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等“智能”支撑,赋能人才培养、产业技术升级。
1.“四段双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虚实交互的紧密对接企业的“双境”职场。学校依托合作公司捐赠的真实产品,借助VR、5G等数字技术,与企业联手,在校内建设“虚拟工厂”,还原企业真实生产场景,构建“立体化、职场化、智慧化”的“虚拟”职场,学生在“虚拟”职场夯实“生产”基础。校企联合在公司车间建设“企业职场课堂”[2],构建真实职场。学生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文化氛围中,在真实的项目生产与具体岗位中,利用真实的技术工艺、产品设备,完成制造、调试与检修任务,实现“塑形增智”的转化。
构建围绕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围绕高铁装备制造网络化、调试智能化等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对接高铁装备制造5大岗位群、10个核心岗位,聚焦数字化设计、车体智能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融入思政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1+X”、产业文化等内容,以“互联网+”升级优化课程资源,校企共同构建“基础共享+核心渗透+拓展互选”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凸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5个专业方向、3大模块。[3]建设与产业发展同向同行的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组建专家团队,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共同进行课程结构化设计,基于真实企业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融入企业生产案例、发展历程、主要产品、特殊生产工具等优质资源,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和模块,使教学资源与产业升级同步。
创新“四融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校内“虚拟工厂”等优质资源,校企联合开发涵盖企业生产的虚拟仿真实训项目,采用VR、MR、QR等新技术设计制作高互动式课件、体感式游戏、沉浸式动画,靶向解决“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教学难题,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教室+基地、虚拟+现实、学校+企业”的“四融合”混合式教学,构建“优质、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新生态。[4]
依托“双境”职场、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等建设,校企联手破解了生产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交互利用的难题,形成了企业技术升级与教学模块迭代同步、产业资源向教学资源有效生成、学校学生向岗位工人塑形转换高效畅通的办学新生态,协同创新了“学校夯实基础+企业跟岗实践+学校专业塑形+企业顶岗锻炼”“学生身份与学徒身份相互融合、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交叉融合”的“四段双融”人才培养模式。
2.“协同育人+智能赋能”的服务产业发展模式。T学校的产业学院建设坚持校企互惠互利,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和高质量技术服务,构建了“协同育人+智能赋能”的服务产业发展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共建高水平专业群。对接产业“设计、制造、返厂高级修、售后服务、生产管理”5大岗位群以及“工装柔性化设计、车体智能制造、数字化运维”等10个核心岗位,共同构建了以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为核心,以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4个专业为支撑的国家高水平专业群。[5]
搭建“线下+线上”的赋能平台。学校充分发挥全国技术能手、省劳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专业群教师作用,选派教师兼任企业工程师参与产业技术研发与工艺创新,运用虚拟仿真、云计算等“智能”方式解决产业“智造”难题,共同开发3项企业技术标准,开展80余项技术技能研发创新、技术研发服务。推行“互联网+”企业员工培训模式,借助智慧课堂、移动Qpp、远程教学等“智能”方式,灵活开展实时性、实用性培训,近年累计培训企业员工2000余人。
3.全面对接、深度合作的治理机制。校企签署全方位深度合作战略协议,构建起“高层协调决策、中层共商执行、全面质量控制”的治理机制。
学校吸纳企业参加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并作为副理事单位,形成了稳固的校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聘请企业高管作为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建立高层交流沟通、协调决策机制。
学校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聘请公司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和外考官,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出谋划策,建立中层共商执行机制。
校企共建全面质量控制机制。一是畅通校企沟通。学校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的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要求和人才需求,深入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定期入校,了解专业建设需求,化解专业建设难题。二是建设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学校全职聘任企业数名工程师来校任教,每学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以诊改促进专业群人才培养和建设质量螺旋提升。校企共建“专业、课程、课堂”质量评价体系与标准,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方式,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有效改进,确保专业群质量持续提升。
(三)产业学院建设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对两所案例学校产业学院实践模式的深入剖析基础上,对两种模式进行共性和个性的具体分析。
1.共性分析。通过对两种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模式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治理机制三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共同特征。
人才培养上注重校企协同、工学交替,都重视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两所学校的产业学院都对育人模式进行了创新,根据产业和教育的需求,校企协同共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了实训基地与真实生产融合、课程体系与岗位要求融合、评价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融合、师资培养双向互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强化了学生岗位胜任力,加强德育培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培养了契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产业发展上注重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两所学校的产业学院都建设了对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群,都大力开展了企业员工培训,为产业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供给;都发挥了校企合作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学科交叉优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服务。
治理机制上建设校企共管共治机制。两所学校的产业学院都通过签署“协议”形式,建设共管共治机制,推进多重资源共享、互补、整合,打造深度融合、命运与共的大平台。同时,两所学校的产业学院都畅通了校企高层、中层对接渠道,利于始终保持从决策到执行的科学高效。另外,两所学校的产业学院都注重发挥政府、行业组织、职教集团的作用。
2.个性分析。在政策环境一致的背景下,两所学校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建设空间差异。Q校的产业学院主体建在企业,企业变成了学校的教学工厂,优点是实现了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职场的直通,缺点是学生实习实训灵活性不够且存在交通安全风险。T校的产业学院主体建在校内,优点是教学组织实施便利安全,缺点是容易造成真实职场体验的缺少。
资源投入差异。Q校的产业学院充分利用了企业整体资源要素,实现企方资源“产”“教”一体;校方投入以师资、智力资源为主,基本没有实物、资金投入,避免了国有资产的限制障碍。T校的产业学院以企业捐赠的与生产一致的真实产品为基础,校方加强数字化投入,需要足额的资金支持。
企方技术升级要求差异。Q校合作企业定位于发展成为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面临集产品研发、高端订制、安装调试、后期维护检修于一体技术升级挑战;T校合作企业技术升级呈现制造网络化、工艺装备柔性化等智能化要求。
育人方式上各有特色。Q校的产业学院更加注重“师傅带徒弟”,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锻炼成长,通过“段位”提升完成“学生——准职业人——职场精英”的转变。T校的产业学院注重虚拟仿真等“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态,靶向解决专业教学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难题。
服务产业发展特点不同。Q校的产业学院服务产业发展凸显了“合作研发”“利益共享”,校方的主导地位不鲜明;这也从一侧面反映出Q校产业科研能力需要增强。T校的产业学院服务产业发展突出“智能赋能”,校方在部分研发项目中主导性更强,这也说明T校智能化建设、科研能力的高水平。
治理机制不同。Q校的产业学院“企业”特性更鲜明,更注重“契约”约束;T校的产业学院“学校”味道更浓,更侧重“对接”与“协调”。
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健全德技并修、产教深融、校企协同的精准育人机制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理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6]健全德技并修、产教深融、校企协同的精准育人机制,既契合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也满足校方人才培养需求,还满足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是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稳定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重要纽带和推动力量,是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
1.产业学院应坚定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产业学院育人目标应符合“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的法律要求,要着力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核心技能、综合素养,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为学生生涯发展打好基础。育人目标过于单一,简单地转化企业“生产岗”为“学习岗”,眼前效果很明显,但从而忽视专业基础理论、职业基本规律和共性特征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2.产业学院应该实现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产业学院育人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产业企业的认同、自信,培育责任意识、创新品质,筑牢思政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培养真正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而切实为区域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3.产业学院应打造校企协同、精准育人的共同体。一是育人理念融合。作为“双元”联合育人主体,在育人理念上,校企双方应强化信任、凝聚共识、弥合分歧,兼容并蓄,充分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特别是行业企业,应当摒弃短线思维、眼前利益,理解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充分认识到技术技能人才能力素质结构越完善,其岗位适应能力越强,越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7]二是育人过程融合。校企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信息等要素,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产业政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融合发展的高度,共同进行专业群建设规划,共同制订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建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深度融合、能力递升贯通的课程体系,共建虚实结合、融合生产任务的项目化模块化的教学资源,共建集实践教学、真实生产、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区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推进双情境教学、双导师授课、双主体转换等教学改革,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彰显产业学院的育人活力。
(二)全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服务产业发展是产业学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良性运行的最有效举措。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应该增强“产业”思维,增强应用导向,以全面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必然追求。
1.建立精准匹配产业需求的专业群,适应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化需求。产业学院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新型产教融合阵地,必须把产业链融入高质量专业群建设中。[8]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应该及时精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链,精准把握行业和产业发展最新趋势,精确诊断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特性与共性,推进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岗位群紧密对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对市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新迭代的适应性、匹配度、支撑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路径,解决产业转型升级所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求结构性矛盾。
2.精准实施企业员工赋能培训,为企业提产扩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职业院校产业学院面向合作企业和产业内企业开展员工精准赋能培训是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应该精准把握产业链条、企业岗位群对企业员工的专业化需求,以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为出发点,以提升员工知识储备、技能升级、敬业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项目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相关企业员工的岗前、岗中培训或转岗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认知能力、操控能力,畅通企业员工成长和上升通道。
3.打造校企研发共同体,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引领市域产业良性发展。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肩负着为国家、区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应承担起技术攻关、产品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重担。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应该突出人才、设备、信息集聚优势,通过共建研发中心、校企人员“互进”、合作互研、成果互享等形式,建立合理的物质、晋升、精神等多维研发激励机制,打造协同研发共同体,围绕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创新的关键问题、重点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努力打造市域产业研发良性生态,驱动企业技术优化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市场挖掘潜能,推进市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对产业发展趋势从单一追踪服务型不断向技术实践引领型转变”[9]。
(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协同治理机制
政行企校各个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运行模式、价值追求差异明显,是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中必须面对和必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协同治理机制,推进各主体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深度融合,推动多元共赢,是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1.精准确定产业学院建设定位。精准定位是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协同治理、良性发展的前提。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中,政行企校应明确各自“有什么、要什么、做什么、得什么”,凝聚共识,将产业学院定位于“产学研用创服”六位一体的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的大平台,并将其建设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智库”,与区域政府、市场等方面建立相互依赖关系。[10]
2.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强化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多主体协同,以“共建、共治、共享、共赢”为目标,以各主体广泛、深入协商为基础,制订具有权威性、包容性的产业学院章程,以“契约”形式厘清各方的权责关系、权力边界,规定产业学院的组织机构、决策机制、工作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以“章程”为基础,组建多主体参与的理事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以“章程”为核心,协同制定人才培养、人员交流、合作研发等方面的制度,从量与质上,规定各方的责任与权利、参与过程与时间要求、参与人员的比例和结构、参与内容等。据此,建立起“资源融合、成果共享、供需匹配”的动力运行、利益分享机制,形成多元共治、制度保障、院长负责、专家指导、执行有力的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机制。
3.建立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质量评价。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应建立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质量评价体系。产业学院要建立政行企校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自身评价,对各方的参与度、贡献度进行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科学评价,对产业学院整体建设进行阶段性评价,以便促进产业学院高效建设。依据公平客观原则,产业学院也应聘请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产业学院的建设进程、目标达成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社会服务能力和贡献度、产教融合度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实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
参考文献
[1] 叶深南.基于“产教融合、精准育人”模式下的产业学院实践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2020(01):34-36.
[2] 张建军.校企共育高铁工匠 服务智慧经济新基建[N]. 中国教育报,2023-01-03(06).
[3] [5]位林惠.践行“五个协同”,校企共育“中国高铁制造工匠”[ET/OL].[2021-03-17].http://www.rmzxT.com.cn/c/2021-03-17/2811353.shtml.
[4] 位林惠.智能赋能高端引领培养更多“高铁装备制造工匠”[N].人民政协报,2021-04-21(10).
[6] 郎振红.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23(01):09-12.
[7] 周桂瑾,俞林,吴兆明,饶成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发展需求、现实困境与建设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7):88-91.
[8] 雷小波,许倩虹.产业学院高质量专业群建设路径探析——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J].河北职业教育,2022(04):50-53.
[9] 宁启扬.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矛盾、运行逻辑与路径方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7):29-37.
[10] 张雪翠,王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的价值诠释、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04):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