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06-18 12:50:52李杰张帆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4年17期
关键词:乒乓球教师应篮球

李杰 张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学与练倾向于技术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练与赛更侧重于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与形成,因此,要想达到运动能力的形成,“学、练、赛”缺少任何一种方式都难以实现。在此,笔者就初中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作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一、明确“学、练、赛”的目标

很多一线教师在开展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时,经常会遇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或者在教学目标明确的情况下,由于初中生比较难以管理而导致一堂体育课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教师要树立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就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乒乓球双人对打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备课阶段设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双人对打练习乒乓球来提高自身的乒乓球技能,并且获得适量的体育锻炼。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会发现初中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普遍比较亢奋,当教师开始尝试发号施令的时候,学生的配合意愿不高,这也直接导致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降。为了转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设计课堂阶段就定下学、练、赛三个主要的课堂环节。课堂一开始,教师先来简单讲解一下双人对打练习乒乓球时应当注意的规则和技巧,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感知乒乓球这项运动的难度;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简单的练习环节,比如给学生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其自行寻找对打伙伴,并且进行至少五分钟以上的练习。当练习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就将所有的小组结合起来,让其进行小组和小组之间的对抗式比赛,每个小组都要挑出一名最擅长打乒乓球的选手,并且和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赛,最终选出一名课堂冠军。初中阶段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将课堂活动的时间设置得更长一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稳定在课堂乒乓球运动的练习上。

二、激发“学、练、赛”的兴趣

初中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对于“学、练、赛”一体化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习惯以往陈旧的体育课堂,在做操、跑步之后便进行自主活动,这样的学习模式对于他们来说虽然轻松,但是却没有过多的乐趣与进步意义。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学、练、赛”各个环节的区别与联系,并注意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真正的学习、练习、比赛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比如,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强调友谊比赛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表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学生不应该过分地注重成绩,要乐在其中,这样比赛才会更具意义。在学会与练会的基础上展开比赛,能够更好地做到安全比赛、平稳比赛。在比赛过后,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评价、反馈,比赛过程中学生的积极表现都是教师评价的标准。教师会根据比赛情况来研究学生的阶段化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改善教学计划,并不断地提高一体化教学效率。

三、精选“学、练、赛”的方法

“学、练、赛”一体化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设计时必须要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既让学生在重复学习单个技术动作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同时又能够让学生在每次演习中都能够获得新鲜的体验,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并能够高效的完成相关动作。例如:在教学“田径”这项运动时,在课堂环节不太明确的前提下,教师会倾向于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练习。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也会发现,大多数初中生并不是特别愿意参与到田径训练的过程当中,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练赛先简单为学生讲解田径运动中需要注意的动作要领。在学练赛的影响下,教师可以明确讲解这一步骤是无法被省略的,那么如何讲解、讲解知识的形式和方法,就成为了教师需要主动选择的问题。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口头讲解,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示范,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引导其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动作,要领。通过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即便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学生也能够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学习热情,而在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练习时,教师同样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练习增添色彩。

四、突出“学、练、赛”的主体

只有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近年来,“学生中心论”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必须得到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当作传递知识的媒介,学生依靠教师进行被动学习。初中体育课程“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找到学习方向。如在教学以及训练篮球运动相关知识或者技术的时候,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相比于教师通过理论教学传授的篮球知识和技巧,学生们通过实践进行试错纠正来提高篮球综合能力的效果要更好,因此在篮球课堂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应摆正自身位置,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在教学以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篮球变向运球教学为例,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减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自我感觉、自我调整、自我验证、自我总结来掌握运球的规律、技巧、变化等,从而增强篮球掌控能力,并通过练习、比赛来提升篮球相关技能。

猜你喜欢
乒乓球教师应篮球
乒乓球悬浮术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8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跳舞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20年4期)2020-05-16 02:53:26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靠拢的乒乓球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08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1
过了把篮球瘾
小主人报(2015年3期)2015-02-28 20: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