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玉明
小学和初中是两个不同的学段, 知识、难度,课程的进度,对学生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区别,小学的学习主要靠态度和习惯,初中数学的课程难度、容量、进度有所提升,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到了初中,仅仅有好的态度和习惯还不够,必.要有良好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是最关键的。小学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内容较多,但是教学内容与初中知识点紧密相连。
新课标改革后,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升入初中这一过渡段进行具有衔接性的教学.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面对如此大的变化,刚步入初中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吃力, 许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低;二是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解决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是新课标的变化使小学数学内容有较大程度的压缩,而初中数学在教材内容上有所增加,而且有些内容没有衔接,使得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要跨越很高的台阶,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各个学段出现了一些衔接难题:小学与初中的课改工作缺乏协调,"各走各的路,各念各的经".那么,怎样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衔接,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由小学升入到初中,学习科目增多了。对于知识的要求,小学要强调是的素质教育,一般来说在小学分数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到中学就有很的变化,很多的时候要学反应客观规律性,同时增加了知识的系统性。小学、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对于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很快适应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小升的衔接就显得比较重要。 下面谈谈的具体做法:
1.师生的心理衔接
初中阶段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渡时期,他们由童年走向青年,由幼稚走向成熟,他的身心发生剧烈的变化,心理学家称此期为“危机期”。故中小衔接阶段的教师要把心理的衔接放在首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通过言传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熟悉感知心感、尊重感,用教师的德、知、才爱心去化解学生的不适应感,从而将师生关系推向良性、和谐的发展。
2知识体系的衔接
学生由小学到初中只高了一个年级,但在大纲要求、教材内容,知识难度,学习、能力要求都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中小学过渡时期的教学难点有:从小学的象思维到中学的抽象思维;从短时的注意向长时间的注意过渡;从操作型的学习方法理论型的学习方法;从模仿性到创造性。因此要求教师组织专题备课,分层进行。
3理解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重点掌握数的范围、运算规则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多做题和勤思考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心理方面。初中生正处于半成熟状态,需要理解和包容,同时,学生应学会调整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学习方法方面。从依赖老师转变为自主学习,通过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和同学合作来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学习内容方面。从单一学科学习转变为多元化学习,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同时也要关注新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习态度方面。从完成任务转变为自觉主动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总之,小升初衔接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涉及知识、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和学习内容等多个方面,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准备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