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丽娟 薛菲菲 谢贤盼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GDJG202143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席丽娟(1980—),女,汉族,湖北当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
薛菲菲(1988—),女,汉族,山西太原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
谢贤盼(1993—),男,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生涯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 当前,职业教育实现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沉浸式生涯体验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需要紧密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解决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成果评价等方面优化设计,打造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生涯适应力和创造力。
[关 键 词] 沉浸式生涯体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02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既是高职院校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时代使命,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和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沉浸式生涯体验与创新创业教学的融合
体验式学习,源于20世纪40年代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参与式的过程,“体验式学习包含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检验四步骤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圈”[1]。
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沉浸体验(flow experience)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完全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当中并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状态的体验,并且这种体验往往伴随着个体的愉悦感,是‘最优体验(optimal experience)”[2]。
此后,沉浸体验作为一种深度体验式学习模式,被广泛运用于语言教学、生涯教育等各学科领域,极大地推动了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学者将这种模式概括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3]
在生涯教育领域,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沉浸式生涯体验倡导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活动情境,充分融入自我认知、职业规划、职业探索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相关活动的亲身体验中,“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更加充分的代入感,面对知识或技能学习时,能减少物我对立,而获得更好的学习状态”[4],与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高度一致。
将沉浸式生涯体验融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过程,创设沉浸式生涯体验场景,寻找生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点,使生涯体验实现从关注学生学业到关怀人生成长转变,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实践方向高度契合。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生涯学习资源,服务于学生就业创业全过程,助力学生探索职业追求,自觉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能力,丰富生涯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生涯发展特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造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提升创新创业课程育人实效。
二、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创新创业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视,高职院校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健全课堂教学、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创新创业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教学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需求脱节
当前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内容与需求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教学依赖于过时的理论和案例,未能及时跟进市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忽视了对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行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的关注,忽视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创新创业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未来发展,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探索职业路径,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标准化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难以在课堂中找到与自身职业兴趣、创业方向相符的内容。
(二)教学形式表现较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还存在教学形式表现较单一的问题。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仍然采用偏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缺少主动探索和实际体验操作的机会,与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目标之间还有差距。同时,由于忽视了个体差异,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环节实践性不足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中,实践性不足是一大挑战,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是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课程讲授环节忽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与真实工作场景存在脱节。这种脱节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和创业挑战时,难以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机会,实践活动往往形式化、碎片化,未能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涯场景,限制了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不完善、单维度的问题。首先是教学评价体系依赖于传统的考试和成绩评定,仍然偏重于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学习体验过程的持续观察和反馈,缺少依据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多项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其次是现有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也缺少从教师评价之外的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未能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
三、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1.以实践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
构建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首要原则是以实践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这种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包括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践活动并定期更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设计跨学科的课程,结合技术、管理、市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局思维;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案例引入课程中,开展企业讲座、工作坊、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直接接触行业动态、了解市场需求等。
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组织
沉浸式生涯体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学习,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理论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认知去发现知识、领悟知识、创造知识[5],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适合的课程和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探索、独立研究和自我评估,甚至参与到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材料;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和成果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新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成果为导向进行多维评价
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创新创业教学,需要坚持以成果为导向建立多维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锻炼和生涯可持续发展。评价机制应包括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估。这不仅包括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还涉及学生如何在项目中展现创新思维,处理新问题和挑战,展现合作能力和领导力等;评价机制也包括对学生学习体验过程的持续观察和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评价机制还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学生个人、同伴、教师、企业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特别是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
(二)构建流程
基于体验式学习圈理论,我们将沉浸式生涯体验运用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建立目标,创设情境
根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统筹划分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依据每个教学目标设置独立单元,细化知识体系,设计每节课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沉浸式体验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有代入感和参与感。
2.选择形式,互动体验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形式,比如案例分析、游戏模拟、角色扮演、项目驱动等,引导学生依据教师创设的情境进行生涯体验与互动交流,与自己、同伴、教师、企业代表进行充分的对话,感受观点碰撞与思想形成变化的过程。
3.反思讨论,总结分享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以个人或者小组的方式,进行反思讨论,形成代表性观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或者组间分享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总结活动体验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以及在参与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和情感变化。
4.形成认知、实践检验
学生进一步探索总结,形成对创新创业理论的基本认知,教师对学生体验过程的表现情况进行反馈总结,通过课后拓展练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创业实践中修正认知,独立解决创业过程和职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三)实践探索
1.运用多种体验式教学方法
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善用多种体验式教学方法是关键。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境,提供丰富、动态和高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面投入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和创新创业能力。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法包括:
案例分析,运用真实的商业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可以引入学生熟知的创业企业的发展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其商业模式、市场策略和技术创新等,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提出观点,相互点评,及时总结,深化认识。
模拟游戏,使用商业模拟软件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商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增强领导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商业模拟软件进行体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身份进行企业运营和管理,制订商业计划,管理财务,解决突发问题,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商业运营的理解。
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升他们对商业特定情境的理解,培养同理心和沟通技巧。在角色扮演体验活动中,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被分配到不同的商业角色,面临不同的目标和挑战。通过代入角色体验,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商业问题,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观点,同时提升沟通技巧和说服能力。
项目驱动,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项目中,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创设具体的项目目标,从项目规划到执行再到评估的全过程都由学生自行管理。学生通过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前体验职业角色,有效地培养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新技术运用,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和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现代信息技术在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中创造出新的学习场域,并构建新的教学互动模式,创设丰富多样、满足学生需求的各种教学情境,强化教学过程的体验性和交互性,通过多场景切换、多感官刺激,创设个性化学习情境,使智能技术成为提升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力支撑[6]。
混合式教学,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将课前学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实践调研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平台和资源,使体验式教学更加灵活和便捷,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
2.打造专业的教育教学队伍
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育教学队伍是保障。
首先,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组织课程教师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如参加研讨会、工作坊、专题培训班、考取技能证书,参与高水平的研究项目、国际交流、进修课程等,及时更新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针对新兴技术、创新教育工具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培训,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实践。
其次,鼓励教师之间跨学科交流,探索跨学科团队合作,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开展专创融合教育与实践。
最后,引入行业专家和实践导师,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加入教师团队,讲授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创业实战经验,建立多维度评价机制,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发研究案例和项目,进入企业进行跟岗学习,获得更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经验,及时更新行业前沿最新知识和技术,为课堂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做好储备。
3.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教学体系
构建基于沉浸式生涯体验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教学体系是有效支撑。开展论坛沙龙和讲座,完善项目讲赛练模式,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体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生涯适应力和创造力。
开展论坛沙龙和讲座,丰富教学形式。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邀请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创业校友,组建跨专业生涯创新教育学习中心,通过讲座、研讨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讲解企业前沿发展动态,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为学生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沙龙、论坛等,为学生和企业搭建对话的舞台,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大胆表达观点,在交流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土壤。
开展项目讲赛练实践,优化系列活动。将生涯教育理念贯穿创新创业教学和大学发展全过程,开展项目化模块式教学,尝试按照学生个性化需求分类指导,不断完善“讲练赛”的实践模式。借助“创新工程”“创客项目”申报,“创客街”、创意集市体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锻炼等创新创业赛项和活动的实践,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辅导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生涯适应力和竞争力。
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搭建合作平台。通过系统设计、科学构建,协同推进从启蒙教育、预科教育、专门教育到指导创办企业的进阶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创新型社团—创客中心—学生创意创业园”双创实践平台,为有较高市场应用前景的学生项目提供试验场地,经过专业人士的筛选和双创导师的指导,在校内创意创业园进行孵化,在真实项目演练中培养学生企业领导力和创业竞争力;通过优秀校友访谈、企业参观走访、项目市场调研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交流学习中加深对真实企业的深入了解,开阔眼界思路,形成企业思维;建立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设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优化知识体系、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习、实训和项目体验机会,有效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强化他们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关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创新创业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32.
[2]Csikszentmihalyi,Minaly.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1990.
[3]余璐,周超飞.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沉浸教学模式与实践[J].河南社会科学,2012(6):78-80.
[4]张燕,孙京江.沉浸式教学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1(8):55-57.
[5]冯丹娃,郝文斌.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62-164.
[6]韦汉吉.沉浸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59-6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