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攸关者视角的学校手机管理制度建设研究

2024-06-17 15:45:31杨丽敏赵颖
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数字素养心理健康

杨丽敏 赵颖

【摘 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手机管理制度的利益攸关者,文章基于利益攸关者的校域手机管理制度建构理论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手机管理制度制定的建议,即制定家校共育、师生参与的政策协商制度,制定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管制、家长参与协调的制度,建设校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并建立管理制度,提升家长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手机管理 利益攸关者视角 心理健康 数字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5-14-04

青少年时期是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阶段。《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如何约束未成年人上网,防止过度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手机管理制度的现状与成效、学校手机管理制度的利益攸关者、基于利益攸关者的校域手机管理制度建设逻辑,并且进一步探讨更为合适的青少年手机管理制度。

一、青少年使用手机的影响研究

手机被认为具有“双刃剑”性质,其负面影响是手机管理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常常援引的依据。[1]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足够的控制能力,容易出现过度使用手机或错误使用手机的问题,这一方面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近视和肥胖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大多表明手机、平板电脑的过度使用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更容易情绪失控。基于心理学、精神病学、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高频率使用互联网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尤其是会对注意力、记忆过程、社交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2]从课堂管理来看,过度使用手机或者错用手机会影响教学秩序,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进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从师生互动来看,由于手机管理制度师生关系趋于紧张的现象并不鲜见。[3]

从正面影响上看,手机丰富了数字化时代青少年的生活,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娱乐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当代的青少年是被手机与社交媒体深刻影响的一代人,手机信息体现了多元性、碎片化、流动性、离身性、时尚性等特征[4],并且为青少年提供许多表达、探索身份的新环境,从社交网站、即时通讯平台到视频网站,满足了中小学生在青少年阶段的“身份认同”诉求。

二、中小学手机管理制度的现状与成效

(一)现状

国外学校在学生手机管制上较早采取措施。例如2010年法国将手机管理写入法案,并在2018年出台了更为简单的政策,直接禁止3~15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5]

将研究视角转向我国。2018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手机使用进行管理。该文件以预防近视为突破口,“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成为各地区较为普遍的政策选择。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针对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有限带入校园、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强化督导检查的指导意见。接着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2022年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对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明确提出:“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未经允许带入学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当政策进入具体的实践场域时,学校层面的相关制度亦层出不穷,同时引发了一些争议。

(二)成效

学校手机管理制度虽然得到了家长、学校层面的认可,但是从科学的政策评估角度来看,相关政策的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显著。调查研究发现,现行手机管理制度在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和防止他们分心方面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学生、教师、家长对手机管理的看法差异影响了制度的效果。通过对深圳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有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手机管理制度是低效的,受调查的部分教师认为手机管理制度未能有效地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以及防止学生学习分心。即使禁止学生在学校或课堂上使用手机,但有的学生仍然将手机带到学校并秘密使用。为了更好地监督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行为,目前学校普遍采用家长会强调和增加班级巡逻的策略。另外,在评估中发现,将学生与手机分离会引发他们的焦虑,尤其是对手机较为依赖的学生,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并未有所提高。[6]

从成效上看,目前的校域手机管理制度效果可能并不显著,原因可能在于并未充分考虑利益攸关者的诉求,进而未能得到重要行动者的支持,从而导致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校手机管理制度的利益攸关者分析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是学校手机管理制度的利益攸关者,从不同相关者的角度去思考手机管理制度,对于相关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

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最为主要的执行者,也是校域手机管理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学校面临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压力和相关政策的汇报、检查的压力。同时,学校需要将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话语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方案,需要教师、家长、学生配合相关制度的执行,保障制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在大部分学校,手机管理工作主要由学校的德育部门主导,在这里将其视为一致行动者。

(二)教师

教师是学校内部手机管理制度最主要的执行者。在部分完全禁止使用手机的学校,学生入校时会安排班干部或班主任收手机,并由班主任对学生的手机进行管理,并且班主任平时肩负着严查学生夹带手机的责任。教师对于手机管理制度的态度、执行尺度的把握与意愿,极大地影响着手机管控政策的效果。如果教师认为学校关于手机管理的制度效果不佳,或者根本无法产生效果,那么他们便会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纵容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一些因为没收手机而导致学生做出极端行为的案例,更是让一些教师心有余悸。

(三)家长

涉及未成年学生的管理,获得家长的支持尤其重要。手机是家长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约束学生使用手机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有的家长可能会对学生的安全比较担忧。在处理收缴手机上,学校、教师只有临时的保管和控制权,如何处置仍需要征得家长的同意,避免因为收缴手机与家长产生冲突。

(四)学生

对学生负有管理责任的各方多认为严控手机对于学生大有益处,但是学生才是政策落实的关键。学生对于手机管理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执行效果。青少年时期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强制的管理具有明显的叛逆情绪。实际上,一些校域制度的制定未考虑到学生需求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交高度媒体化、支付大面电子化的今天,一些学校严苛的手机管理制度,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极大不便,在信息时代将学生从互联网通路中切割出来,舍弃现代化的便捷,在一定程度上欠缺足够的考量。

四、基于利益攸关者的校域手机管理制度建构理论逻辑分析

学校手机管理制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的延伸,将教育部门的政策变成易于执行、能够执行、行之有效的体系,兼顾现实的需要与利益攸关者的诉求。

(一)制度起点:与媒介伴生的数字聚落与数字原住民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建构与体系仍然存在,但是数字化媒体的普及迅速重构了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形式,学校逐渐成为整体性的网络学习空间。在互联网、数字化快速发展、普及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学生与不断信息化的学校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以学校建构为主要内容、链接到更广阔的网络空间的网络部落。规模庞大、主体众多、内容多元的互联网生态,是教师、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制度制定者需要意识到,简单地将青少年从网络世界中切割出来并不现实。新技术的潮流是不可回避的,如何实现青少年与互联网的有效勾连和帮助他们适应数字化生存的实际,培养一代新人,是学校肩负的责任。

(二)基本共识:提升数字素养与减少负面效应

使用手机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与信息化的社会潮流不可逆,但不合理地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确实会导致学生近视、注意力涣散等问题。因此,在建立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应考虑如何规避使用手机的负面效应,并利用好海量的数字资源,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识应在于利用手机获得最大化的效益,避免过度使用手机的负面效应。

(三)关键环节:激励多方主体参与协商

从利益攸关者的角度来看,制度的执行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高度配合。从家校共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制定制度时需要与教师、家长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尤其是对于惩罚性制度,教师、家长需要有足够的执行意愿,并相互配合与协调。在手机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协商,形成关于手机管理制度执行的共识,最大限度兼顾各方的需求、利益,形成更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方案。

(四)重要支撑:家校沟通与协调

由于大部分学校实行的是手机禁止进入课堂制度,因此学生在课外特别是在家里使用手机的行为是不能被有效监控的。基于此,需要建立起更为全面的关于手机使用规范的共识,实现全时段、全空间的手机使用约束。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和学校手机使用规范管理的尺度可有所不同,如在学校可能被完全禁止的手机游戏等娱乐活动,在家庭场域可得到有限度的允许。

(五)有效激励:形成正向反馈的闭环

从学生视角来看,对他们合理的行为的正向反馈是重要的激励。制度中明确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项,有利于形成正向反馈的闭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另外,学校给予教师、家长一定程度的精神鼓励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基于利益攸关者手机管理制度制定的建议

(一)家校共育、师生参与的政策协商制度

有的学校制定制度后,或多年不改,或朝令夕改。学校的制度制定环节应该有一定的严肃性,可将以往的制度作为蓝本,召集家委会(或家长代表)、教师(或教代会)、学生代表以年度或年级(年度即本年度所有年级都实行该制度,年级则意味着不同年级执行的制度不同)为标准,对制度进行协商式修订,展开讨论并形成一致性意见。应极力避免学校领导或德育负责人独断地决定相关制度。

(二)学生自我管理、教师管制、家长参与协调的制度

学校内的手机管理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制度,避免过多地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必要时可由教师担任“裁判”,建立起学生申诉机制,如果学生对相关的处罚、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召集由德育部门、班主任、学生代表、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等参与的联席会议,就问题开展申诉讨论。

(三)建设校域数字化基础设施并建立管理制度

无论何种程度的手机使用管理,都将一定程度影响学生使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对此,可在学校层面寻找替代性的方案,为学生提供使用数字化资源的机会。有部分学校购置了一些笔记本电脑供学生上课使用,关闭了其中的社交、游戏等功能,将其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辅助。但在实践中发现,移动终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不可移动的课桌上下功夫,将其变成教学用的终端可能更为可行。

(四)提升家长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虽然禁用手机有着诸多好处,但是较难实现,因此手机管理问题的根本在于提升家长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实际上很多家长缺乏数字化素养,自身沉迷于游戏、社交、短视频网站,无法形成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他们寄希望于学校能够完全禁止使用手机。提升家长和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十分必要,学校除了可以在家长会中强调,还可以在平时开展相关座谈会、在班级微信群发出倡议,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合理使用手机的建议,让他们意识到数字化素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手机管制只是一种手段,教会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才是相关政策制度的初衷与目标。

【参考文献】

[1]伍晓艳,陶芳标.数字媒体使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双刃剑效应[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1):1601-1605.

[2]TWENGE J M,CAMPBELL W K. Associations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lowe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Evidence fro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2018,12:271-283.

[3]吴菁.情感教育视域下学生手机使用的引导[J].江苏教育,2021(49):63-64.

[4]钱旭鸯.数字时代儿童身份变迁及其教育挑战:基于“赛博格”隐喻的综合分析[J].教育学报,2021,17(2):32-42.

[5]杨光富,陈宏友.法国校园禁用手机法案的成效与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1):33-38.

[6]郭永芬.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时间管理、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47.

猜你喜欢
数字素养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2期)2022-03-14 08:49:56
微课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议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提升学生数字公民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
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转型趋势研究
现代情报(2017年10期)2017-11-09 00:43:33
挪威教育信息化发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