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提出。该理念的提出不仅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基于“学习任务群”展开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强化与锻炼,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为此,在实践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基于“学习任务群”展开阅读教学实践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情境创设、阅读活动以及优化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策略落实。在转变传统枯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系统化认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学习任务群”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下所推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以“学习任务”为主导,以“探究项目”为主体,通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等元素与各种教学模式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知识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仅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也促使教学真正回归本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初中又是学生学习知识、实现发展的黄金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既转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认识,同时也为学生打造了更为自主、轻松的阅读学习环境,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学习任务群”模式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资源整合,创造“学习任务群”前提条件,夯实基础
“学习任务群”的重点在于“群”。初中语文教师在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当时刻秉持对“群”的客观认识,在“群”的指引下进行阅读资源的全面整合,进而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掌握技巧,打开思维。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时,该单元包括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和四首古代诗歌,单元主题为“热爱生活”。通过对本单元文本的特点分析可知,每篇文章的知识点有着极强的连贯性,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①全面阅读文章,找出生字、生词;②分析文章的描写手法,探索文章的语言运用技巧,分析文章结构。当学生完成上述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文章对景色的描写手法,口头说一说自己“心中的美景”。如此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为学习任务群的高效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情境创设,构建“学习任务群”任务体系,激发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该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还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设身处地的学习感受,从而深化学生对阅读主题的理解。为此,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实现对“任务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凸显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例如:《背影》是初中教育阶段乃至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点文章,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本中的重点字、词、段、句,还要能够通过文章朴实和厚重的语言,感知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父子深情。因此,在进行该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张《父亲》的油画作品,让学生通过对油画的观察与欣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在这一情境的熏陶下,教师再顺势引出教学主题,带领学生走进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以下阅读任务:①阅读文章,将文章中的“细节描写”部分标注出来。②探索文章的主要线索和核心主题。③分析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父亲”的背影,每一个背影都是在何种条件下出现的?找到原句,简要概括。④文章哪一部分描写了“第二次背影”,总结父亲经历的变故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每个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也在充分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阅读活动,开辟“学习任务群”思维空间,拓展视野
活动是学生开展实践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认识到阅读活动的重要性。通过给学生布置不同阅读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感知语文知识的广泛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
通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可知,其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十分广泛,如小说、文言文、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历史传说等。教师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扎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寓言故事”为例,在教学完《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阅读活动任务,让每个学生准备一篇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进行分享,说一说其中所揭示的道理,讲一讲寓言故事带给自己的感受,理解“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在进行“小说”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整本书阅读”任务,并绘制小说内容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在阅读时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成效,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感知。凭借“学习任务群”的合理设置,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外,在“学习任务群”的探索中,学生将结合对比、质疑、反思等思维过程,参与语文学习。最终,学生在拓展眼界的同时,实现语文思维能力的切实提高。
(四)优化评价,聚焦“学习任务群”高效落实,促进发展
评价是完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正视自身优势不足的有效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在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又要关注对评价的优化创新,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仍以《背影》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对问题进行逐一回答,并针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合作交流结果分享感受,完成系统性的“自我评价”。之后,教师可以让与其同一小组的学生或者其他小组的学生代表,就发言学生的答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个性化认识,完成高效的“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针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且整体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进一步认清自己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正。通过对评价模式的优化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进步方向,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更有侧重,实现全面发展。可见,发挥评价的教育价值,能够满足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开展“学业评价”的基本要求,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群”探索效果,并主动结合内容落实学习成果、掌握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构建“学习任务群”,凸显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初中语文教师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仅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适应教学改革大方向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成长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究运用“学习任务群”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学生核心语文素养的稳步发展,构建出具有延展性、丰富性、高效性的认知生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侯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