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乔叶

2024-06-17 04:18任诗绮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乔叶文友讲座

任诗绮

三月初,我应邀到首都北京参加散文年会。

会场内,我刚坐定不久,便看到一个红色的身影挟着一阵北京早晨的寒气踱步进来。会场忽然嘈杂了起来,好像一块小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我询问了邻席的文友,才得知是《宝水》的作者乔叶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乔叶。她是齐刘海儿,扎着短翘的马尾,身着一件旗袍样式的黑裙,红色大衣鲜艳明媚。走近些看,她的黑框眼镜后是一双弯弯的笑眼,圆脸上带着友好的微笑。我是有些局促的,但看周围已有多个文友将《宝水》放在桌上待她签名,便询问是否也能给我签个名作纪念呢?她马上点点头,仔细询问并在小纸条上写下我的名字,原来是马上要上台作讲座,想等一同签好后再交还。我自是欣然同意了。

我是从2023 年茅盾文学奖作品《宝水》这本书开始知道乔叶的。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近十年的人,我对中国乡村发展的情况应该比多数的文友要更为熟悉。因此,当看到网上所评的《宝水》梗概中用上了“乡村振兴”“文旅转型”等常见的热词、大词时,我甚至萌生了看工作报告、调研文章的错觉。不过,待我细细阅读了几章后,便能沉静下来了。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贴合眼前的乡村实际的。作者以主人公及周围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宝水的乡村转型进程互为索引,双重推动剧情发展。自小在农村福田庄长大的主人公地青萍挥别故乡,到城市生活。经历了亲人的故去和诸多琐碎的纠葛,她饱受失眠和情感创伤的折磨,在追寻自我救赎的途中找到了落脚点——宝水村。以一个外来的、于宝水村无利益纠葛的文化人形象渐渐融入朴实的乡村生活。在宝水村,地青萍跟着老原一起打造“老地方民宿”,顺着这件小事儿,接触到了宝水村乡村改造、拆迁的大事儿,就在这按图索骥的过程中踩上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乔叶为我们作讲座时,语气也一直是平缓的、探讨式的。不过,她的身上又能投射出地青萍的影子,有执拗的坚持,也有朴实的表达。她不断向大家强调着,每个作者都要“做认真的倾听,然后做诚实的表达”。我曾听闻她在写《宝水》时,曾在全国各地十几二十个乡村“泡村”“跑村”达八年之久,以细致的实地观察调查打破现代以来大多数乡村文学中模式化的构想。这种还原真实的情结是可贵的。

她说:“世界如此之大,有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如果不写作的话,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都跟你没关系。但如果要写作,这些便都跟你有关。”因此她扑下身子走出去,去探究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就比如村民自发贡献老农具、旧物件给村里造村史馆,比如乡村医疗所的老医生制作的详尽的村民健康档案,比如乡建专家孟胡子如何处理村里的纠纷、应对上级的检查,比如村民们见面时不得不说的废话般的寒暄,比如青萍奶奶看得极重的“人情似锯、你来我去”的乡土社会生活逻辑……乔叶立于大量观察素材之中,将现下乡村的乡风文明进程及村民情感结构都进行了细节解析及重构,其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人是复杂的、综合的,而非单面的。诚如她在讲座时所述:“文学是人学,归根结底是一种对人的一种表达。无论写什么时代,归根结底是要写这个时代中的人,如何生活,是什么情感状态,是什么道德状态……具体的人物、人心、人情,这些东西是特别鲜活的,活生生的。”在书中,作者刻画老原、奶奶、九奶、孟胡子、杨镇长等角色形象时,是伴随着大量日常闲话、琐事展开的,地青萍以一种全面性、参与性的中立观察者姿态来面对、理解每个人物,不一味地作善或者恶的处理。比如村书记大英豁达干练做村务工作的背后却要承受女儿娇娇难以康复的精神癔症,比如奶奶重视亲缘,为了“维人”屡屡要求青萍父亲帮忙却意外导致他的身亡,又比如美貌温柔的香梅在家暴中隐忍许久后反而利用青萍的好意进行反击。每个人物都复杂、饱满又带着矛盾,如此才形成了宝水村的众生相。

乔叶选以冬—春、春—夏、夏—秋、秋—冬为序铺开了地青萍平凡充实的宝水村生活画卷,仿佛牵引着读者跟着她的脚步沉浸地走过了一轮四季。主人公也在此期间逐步治愈了故乡福田庄的故事带来的伤痛,弥合了久缠的失眠恶疾,最终对过去释怀,与自己和解。罗曼·罗兰曾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认为,地青萍就是这样的角色。

整本故事36 万余字,以平缓而朴实的叙述口吻娓娓道来,虽然没有跌宕起伏、令人扼腕的情节设置,却有让人跟着地青萍“慢下来、走走看”的力量。诚如作者乔叶所说的“某种意义上,写作是条小路,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小路,它有个人的独特性,有不可复制性的东西”。每部作品都可谓各花入各眼,有人认为将一年的生活写出了527 页过于冗长,有人认为地青萍的经历很平淡、不够恢宏。对此,我想起了我敬佩的作家当年明月曾说过的一句话:“那本书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他们不断挣扎、不断折腾,但最后只在这本书里,你一页纸翻过,便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一年或是几十年,大人物或是小人物的人生,其实都无法被薄纸道尽。而笔札为他们在飞逝的时光中留下存在的痕迹,这便是意义。

讲座结束后,我在人群的末尾又巧遇了打车回程的乔叶。我抱着她认真签好的《宝水》,向她打了招呼。好几次,我想开口问一问她的青萍这一角色的由来,但最后我依然什么都没有说。

猜你喜欢
乔叶文友讲座
女木匠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如果当年足够成熟
飞云江的云
“文学群”里乐夕阳
“低头一族”制造车祸,婚姻交易引发无辜杀戮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赏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