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庆芳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络环境;学习模式;“互联网+微信平台”;多元评价体系
0 前言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定,自觉性差,自我约束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改进措施。这些改进措施能够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本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意志力不强,自我约束不足
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中,普遍存在个人意志力不够坚强,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成绩考不理想。从中发现,这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分散,不专注,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而分心,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中,学生在使用互联设备时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有时难以抵挡各种诱惑,例如电子游戏、社交网站等,沉迷网络,无法全身心集中精力学习。再有,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强,缺乏目标设定和计划能力[1]。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成效。
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需要得到提升。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丰富,良莠混杂的虚拟网络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难以自拔,在学习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上缺乏指导和辨别能力。
1.2 教学管理制度不严,教学评价单一
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教学管理制度的不严和评价体系的单一成为制约学习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只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和记忆,作为衡量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指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2]。
教学管理制度不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各种学习资源,但是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学生容易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社交软件,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和学习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强化学生纪律。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关注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进行指导和帮助。
评价体系的单一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传统的评价体系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不再完全依赖于教师。因此,评价体系应该更加多元化,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来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1.3 网络资源参差不齐,课堂参与度低下
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海量的学习资源和便捷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机会。然而,互联网上学习资源的质量和真实性参差不齐,学生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和质量的能力,才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高效精准的互联网资源。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来源四面八方,有些资源要经过严格筛选,筛选更优质的资源来填充自己,但也存在许多无效、内容不靠谱的资源。这使得学生在查找和选择学习资源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学习效率。
学生对互联网学习资源的使用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互联网资源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相比,互联网上的电子图书、在线教材等更加便利,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网络资源令人目不暇接,一些学生开始只是单纯上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但是在会使用网络后,对网络的依赖性加强,失去了思考、理解、解读和运用能力,不再积极地去探索,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低下,参与课堂活动氛围、互动性不高,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倾听方式主动参与学习。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而忽视了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从此,学生的学习重心从课堂转移到了网络上,导致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2 改进措施
2.1“ 互联网+微信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模式的缺陷,一种有效的改进措施是依托“互联网+微信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也为学生开展了互联网上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
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可以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作业等。教师和学生的微信账号绑定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向学生发送教学内容、课程任务书、作业等。学生在线观看教学视频、下载课件、上传作业等,学生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温习复习,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微信与老师进行互动,进行讨论、提问、解决问题等。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直接用微信回复给老师,从而获得来自老师的指导,同学间也可以用微信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3]。同时,微信平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互动式教学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中来。
微信平台还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打卡、学习计划提醒等功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学生可以设定每日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通过微信打卡学习群,监督自己,以保证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计划的实施。通过这种提醒方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依托互联网+微信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合理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到教学资源,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培养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这些改进措施有助于优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2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
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改进措施中,完善多元评价体系是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过于单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无法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我们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扩大评价范围,建立多元评价体系[4],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们可以考虑引入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平时成绩是根据一学期的平时表现来打分的,包括学生的每日的纪律、迟到、旷课等方式,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每日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思维发散能力、技能掌握等方面的表现,这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作业质量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指标,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创新性、准确性等维度进行评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人们还可以采用开放性评价方法。加强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通过学生自我观察、反思、评价,提高自我的认知能力。同伴互评能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互评促进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总之,在评价中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获得改进和成长。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图1)。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能准确地测量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模式。通过引入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多个评价指标和采用开放性评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同时,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也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3 改变传统教学,推进课堂改革
随着移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与应用,移动终端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5],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积极性差,课堂参与性不高。而引入移动终端设备进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了智慧课堂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探讨、协作中发现问题、切磋彼此想法,共享学习资源,分享经验和心得,相互帮助和促进。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互联网络为学生打造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接触到了各种教育应用程序和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家和任何地方进行学习,随时随地获取教育内容,如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等。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还会有许多不同的新发现。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移动终端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教育服务,不同学生在同一学习环境中学习行为会有所不同。而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如表1 所示。
所以,引入终端设备进课堂可以改革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为学习模式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希望。通过利用互联网上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间的密切合作和个性化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然而,在推行和应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课堂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和对策,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模式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学生学习意志力不够坚强,自我约束力不足,沉迷网络无法自拔,学习成效不高。
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起到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互联网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和支持。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努力,能够为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同时也为推动移动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