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娇柔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在增量和质量上均有明显的提升, 企业家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家精神是宝贵的社会资源, 新时代、 新发展、 新挑战需要企业家, 更需要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为此, 本文通过探寻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观点、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传统商道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思想, 追溯企业家精神的理论渊源; 立足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循着中国企业家在不同时期生存和发展的步伐, 镜照中国企业家精神在历史实践中的探索之路; 着眼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路, 阐释企业家精神在激励创新、 鼓励创业就业、 利用整合资源、 促进绿色发展和拓展市场等多个方面的价值意蕴。这对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 F270;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4)11-0123-6
企业家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精神体现了企业家对理想信念的执着、 对价值与目标的追求, 以及在经营策略和综合能力方面的深入理解与应用。2017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首次将“企业家精神”的概念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9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 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做爱国、 守法经营、 创业创新、 回报社会的典范。2020年7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从“爱国、 创新、 诚信、 社会责任、 国际视野”五个方面对企业家精神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2023)指出, 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企业家精神。当前, 从国家层面到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界, 都期盼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杰出商界领袖, 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动力。因此, 追溯企业家精神的理论渊源, 领会企业家精神的实践探索之路, 深度挖掘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文献回顾
1. 国外研究文献。西方学者对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研究历史悠久, 从经济学、 管理学到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不仅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概念和定义、 特征和功能, 还分析了企业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响。
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来看, 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认为利润是企业家承担风险后获得的回报(马歇尔,2007年译本)。理查德·坎蒂隆作为第一个提出企业家概念的经济学家, 在其著作《商业性质概论》(坎蒂隆,2011年译本)中, 将是否敢于承担风险作为区分企业家和普通工资收入者的标准。经济学家让·马蒂斯特·萨伊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萨伊,2017年译本)中对坎蒂隆的观点予以肯定, 他认为企业家是冒险家, 能把土地、 劳动、 资源三个要素结合并进行分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则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个内涵, 即创新。他指出, 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 可以改变旧的生产方式, 从而实现经济要素的新组合(熊彼特,1990年译本)。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 企业家具有自信、 敬业、 诚实、 节俭等良好的品质内涵(韦伯,2018年译本)。
从企业家精神的职能和作用来看,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E.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经济发展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在《竞争优势》(波特,2021年译本)一书中探讨了企业家精神在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和制定战略规划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为企业发展开创了独特的价值链和竞争策略。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麦克莱兰认为, 当企业家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时就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麦克莱兰,2021年译本)。彼得·德鲁克作为管理学领域的权威, 在多部作品中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德鲁克,2023年译本)中, 他提出了企业家应具备系统创新、 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技能。
2. 国内研究文献。相比西方学者, 国内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和讨论起步相对较晚。改革开放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对企业家及其精神的关注和研究开始逐渐增多。直到1989年, “企业家”这个词第一次被收入《辞海》。此后, 国内关于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研究逐渐深入, 涵盖了理论构建、 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 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家精神模型。
首先, 从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来看。洪银兴(1994)提出, 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施者, 企业家要具备敢于冒风险的精神。吕爱权和林战平(2006)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归结为创新精神、 冒险精神、 创业精神、 英雄主义精神、 宽容精神五个层面 。欧阳志政和刘安炉(2023)认为, 民营企业家精神属于职业精神, 体现了职业能力、 职业品质和价值取向。其次, 从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来看。潘熙庆和杨德才(2023)指出, 企业家精神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提供了动力和路径。苏勇和李真真(2023)通过分析我国46位杰出企业家的访谈材料, 归纳出企业家精神分别在个体层次、 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发挥重要作用。孙桂生等(2024)认为, 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演进、 社会财富积累和制度变迁。最后, 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来看。厉以宁(2018)指出企业家的培养不能只靠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必须跟实体结合在一起。王芳和田鹏颖(2022)从宏观政策方面指出, 国家要完善健全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来激发企业家精神。徐荣(2023)在弘扬企业家精神方面提出, 要坚定文化自信、 优化生态系统和树立大格局观。
时代在进步, 企业家精神也在逐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总体而言, 国内外学者从多维度对企业家精神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为理解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也为促进创业活动和创新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随着学者们的研究不断深入,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 有必要对弘扬企业家精神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梳理, 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提供更多方法论指导, 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 企业家精神的理论渊源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核心特质, 反映了企业家这一群体所具备的价值观念、 思考方式和个人涵养。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如果整个社会没有一种崇尚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氛围, 创新就难以成为主导进步的力量(张维迎和王勇,2009)。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企业家精神的探讨和认识普遍停留在阐释和表达层面, 深入的学理分析少之又少。探讨企业家精神, 必须建立在对其理论渊源的追溯和考究之上。
1. 马克思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思想。在卡尔·马克思看来, 企业家与资本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人们通常会将企业家看作同资本家一样, 认为其会对剩余价值和工人劳动进行剥削, 这来源于人们只是片面地看到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将资本家和工人对立起来。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2009年译本)中提出, 因为资本家之间的相互竞争, 导致商品的利润和货币的利息出现下降的情况, 处于大资本家和小资本家之间的“中等资本家”由食利者变为企业家, 从而“亲自经营实业”。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企业家才会亲自经营实业。他在《资本论》中指出, “产业经理”是“我们工业制度的灵魂”(马克思,2009年译本)。企业家被看作“经理”, 拥有经营权, 资本家拥有所有权。“经理”的收入不是来自剩余价值, 而是来自企业的成本部分, 不能看作是对人民劳动的剥削, 经理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是并存的。然而, 资本家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利用工人的劳动创造更高的价值, 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 只有深入地分析马克思对资本家和企业家的看法, 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 全面体现出企业家的精神, 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资本作为一种不断追逐自身积累的社会关系, 对企业家的行为和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胡博成和朱忆天,2019)。马克思一方面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和目的, 指出资本原始积累的结果就是资本家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 而工人除去自己本身没有任何可以出卖。另一方面, 虽然马克思批判了资本家, 但他并未否认资本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2012年译本)中指出, 资产阶级在其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资本作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存在, 马克思也肯定了资本对于生产力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同时, 资本的作用还体现在“人的发展”方面。资本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 企业家作为生产活动中的管理者和监督人, 为“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企业家精神涵盖的实干家精神发挥出了资本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 资本家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 而且是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生产(马克思,2009年译本)。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企业家, 但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 资本家的职责通常与传统资本主义企业家的角色相符。资本在运作过程中确保了劳动的创造力, 实现生产良性运转。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2009年译本)中指出, 因为有了价值规律的正常运转, 使得资本不断“前进!前进!”, 由此发挥出资本的最大正面效益。
2. 西方资本主义的企业文化。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早期工业化阶段, 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历史变革的影子。传统手工业时期, 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工业生产是主流, 工人们通过手工劳动满足市场需求, 形成了区域性的、 稳定的社会劳动结构。18世纪末,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浪潮迅速席卷西方世界, 现代公司形态初步成型。这时的企业文化在资本积累和利润最大化的背景下开始强调劳动效率、 生产秩序和管理纪律, 意味着企业文化内涵从个体技艺和传统价值向组织性、 制度性转变。然而, 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背后是工人不断被压榨的社会现实, 工资低、 劳动时间长、 工作环境恶劣是当时工人阶级生存现状的真实写照, 形成了工业化时期的生产关系结构, 企业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推动因素, 也是被影响的主体。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企业文化逐渐从“秩序”管理演变为人性化管理。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企业家精神理论。他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的起源、 演变和影响, 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重要力量, 通过引入新的生产方式、 技术和市场策略, 不断影响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1911)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 强调运用科学方法, 规范任务分工和加工流程, 提高对工人的监管, 以使劳动力符合统一要求。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 保障劳动权益和人性化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亨利·福特(1903)的人性化管理理论强调关注人的情感和需求, 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两个阶段企业文化的演变, 折射出企业文化在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不断调整, 以满足员工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向现代化演进, 社会结构不断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 企业文化由传统单一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和科技化领域迈进。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 企业文化的演变体现为对多样化的主动探求。在经济全球化、 一体化的背景下, 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性别、 种族和文化背景等多重要素, 注重营造相互尊重、 理解、 包容、 开放的工作环境。企业的转型发展呈现出数字化趋势, 强调创造、 变革、 引领时代。例如: 乔布斯一手缔造的苹果公司, 颠覆了传统手机终端行业逻辑, 定义了智能手机发展新格局; 埃隆·里夫·马斯克以超越现实的创新精神和崭新理念, 带领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大放异彩;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持之以恒的企业家精神, 将一个在线书店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这些企业家身上充分反映了西方企业家的精神: 远见、 创新、 坚持、 成功, 是科技化时代企业文化的鲜明特征。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商道思想。中国商道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得益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 儒家提倡的仁、 义、 礼、 智、 信等行为准则受到了广泛认可, 其中深受其益的就是商人群体。商人被鼓励遵循仁爱和义务, 将商业活动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即“以儒术饰贾事”, 具体表现为“仁者爱人、 以人为本”“以义取利、 见利思义”和互惠互利等商道思想。另一方面, 儒家还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商道思想, 如“四民分业”的分工思想、 “物情之辩”的价值思想等, 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宋朝时期, 商道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随着政治的逐渐成熟、 经济的繁荣发展、 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实现了进一步发展。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不仅表示经商无害, 强调“财自道生, 利缘义取”, 而且认为作为商人就更应廉洁自律、 履行社会责任。明朝时期, 大批儒士“弃儒就贾”, 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商道思想, 他们注重商业活动中的诚信、 慷慨和公益, 通过强调诚实、 责任、 实事求是等原则, 为儒家商道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内涵。
近现代以来, 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化的推进, 我国的商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商业伦理带来了新的考验, 商人需要在传统价值观和现实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在近现代商道思想的拓展与挑战中, 晚清至民初时期的杰出商人汤用彤主张“经世致用”, 强调商业活动应以造福社会和人民为宗旨, 并提倡敬业乐群的商业道德, 倡导商人要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 近代儒商逐渐形成了商业救国思想和实业救国思想, 强调在保持传统道德原则的基础上, 重视企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4.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企业家精神的基本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毛泽东于1940年前后, 提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需要民族资本家的参与。1945年9月17日, 毛泽东在重庆招待产业界人士的茶话会上肯定了民族实业家对国家的贡献。改革开放时期, 市场的作用被重视和发掘, 邓小平积极支持企业家参与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 提倡务实、 开放、 创新的企业精神。他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实践理念, 激励着企业家们不断探索挑战、 进取开拓, 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发展增加了底蕴。1990年代以后, 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强调要把经济建设提上日程, 关注生产力发展。在这一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 企业家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胡锦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为企业家精神灌注了生态环保的价值取向, 同时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倡导科技创新, 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企业家指明了创新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通过多种形式提到企业家精神。2013年, 在中外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 要推动企业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 肩负起为社会、 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责任(习近平,2013)。2018年, 在《致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 要弘扬企业家精神, 发挥企业家作用, 坚守实体经济, 落实高质量发展(习近平,2018)。2020年, 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到企业家精神, 强调企业家要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习近平,2020)。2023年3月6日, 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 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 企业家要增强家国情怀,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增强先富带后富、 促进共同富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习近平,2023)。总的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阐述了新时代中国优秀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品质和精神风格, 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家精神, 而且为培育企业家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 企业家精神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 企业家们相继投身市场大潮, 带领企业在生存中求发展, 在探索中求创新, 在变革中求突破, 逐渐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勇立潮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或企业的内在禀赋, 是一种善于发现、 创新及整合的能力(杨扬,201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家的实践探索中延展出更多的价值内涵, 这既与中国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同频共振, 又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积蓄了内在力量。
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1978 ~ 1991年): 积极探索与抢抓机遇。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经济制度的变革下, 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为民营企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1987年《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发布, 首次肯定了民营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国务院颁布的《私营企业条例》明确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企业家这一角色逐渐登上市场经济舞台。在这个阶段, 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既考验着企业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也催生了企业家精神并促进其发展。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中国企业与国际成熟企业在技术、 品牌、 管理等方面的差距, 相关政策法规不断调整的不确定性, 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带来的融资困难, 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 信息不对称, 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健全引发的人才供不应求等问题, 给企业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样的境况下, 企业家精神集中体现于主动学习、 善抓机会、 勇担风险等方面。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家需要具备打破陈规旧制和面对未知的勇气、 承担风险的胆魄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主动学习借鉴外来先进的管理理念、 组织架构, 引入技术和设备, 培养人才, 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节奏。
2. 市场经济体制创建期(1992 ~ 2002年): 职业精进与风险管理。1992年,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92年5月15日国家体改委正式发布《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 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强调要优化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我国开始逐步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公司法》的颁布, 明确了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 进一步加速了我国企业发展进程, 企业家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一时期, 我国企业发展现状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并存的特点, 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家的主要挑战在于转变为能够适应市场化改革需求的有效经营者。有效经营不仅仅在于技术的更新、 生产效率的提升、 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更广泛的国际分工合作, 还在于现代管理理念的形成、 现代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和更强大的风险应对能力。如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我国企业家在“雪崩之年”与萧条的经济抗争, 不断调整经营和管理策略, 打磨产品品质, 为生存发展谋得了一线生机。换言之, 这一时期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在于具备职业化素养, 要求企业家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顺应现代企业制度, 提升职业意识和市场风险应变能力, 具备驾驭现代企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 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期(2003 ~ 2012年): 自主创新、 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2001年12月11日,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我国经济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增长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企业的发展实践,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也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一时期, 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 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而且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品牌逐步崛起, 如华为、 阿里巴巴、 腾讯等科技公司。同时, 我国通过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 使清洁能源、 生物科技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推动了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在巨大的机遇面前, 企业家精神被赋予自主创新、 国际化视野的特质。200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家们必须站在时代浪潮中, 以更加拼搏的精神和更加开放的姿态, 通过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推动企业在顺应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要看到, 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日益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2007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所提出的战略抉择。为此, 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必须扛起作为重要社会主体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责任。
4. 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2013年至今): 坚定毅力与开拓进取。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市场需求增长的放缓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企业发展面临着从低成本竞争向品牌建设和质量效益的差异化竞争转变。与此同时,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呈现抬头趋势, 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 给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时, 企业家精神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特质, 引领着企业家保持坚定的信念, 不断应对内外部风险和挑战。除此之外, 随着电子商务、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异军突起, 高质量发展逐渐呈现出数字化、 智能化的趋势, 企业家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 智能化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决策准确性、 降低管理成本、 周转资金和优化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巨大价值。积极引入数字技术和数字人才, 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生产、 制造、 销售、 仓储、 市场研判等模型体系, 探索实现盈利格局的转型战略, 是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 更是企业长足发展所需。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家的开拓进取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体现在对新技术的积极探索和应用上, 更在于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时, 能够持续创新、 勇于挑战, 在原有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 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企业的价值既有商业属性, 也有社会属性。企业家精神的价值体现为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向社会价值演变, 即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在鼓励创新创造、 激发创业愿望和提供就业机会、 有效利用和优化资源、 助推绿色发展、 助力新发展格局形成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 是企业家精神的要义和升华。
1. 开创激励: 鼓励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集中体现, 外在表现为企业家的职业能力、 知识和行为等特征, 当然更是一种创新创业的精神体现(白长虹,2019)。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其中蕴含着对价值创造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 其核心之处在于开创精神。从企业层面看, 企业家精神的实质之一在于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系统创新, 促使企业管理者在战略发展、 企业使命、 组织架构、 管理模式等方面实施创造性改革, 以使企业发展更加具备效率和活力; 从社会角度来看, 企业家的开创精神有助于行业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以此推动国家和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需要。企业家精神所强调的创新激励, 是鼓励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直面挑战, 不断创新思维理念、 企业管理、 商业模式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在良性循环中, 企业家精神的升华和市场效益、 社会效益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 同向增长,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2. 创业动力: 激发创业愿望和提供就业机会。企业要创造价值, 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选人, 即选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来掌控企业; 二是激励人, 即让每个企业成员(包括企业家)对工作有足够的积极性(张维迎,2022) 。企业家精神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具有激发创业动力的重要作用, 这种创业动力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激发个体的创业愿景方面。企业家精神代表着一种清晰的自我价值判断, 表明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备有效的自我评估、 高效的自我管理和谦卑的学习心态, 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个人往往有追求、 有目标、 有梦想, 具备冒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渴望创造有价值的事物, 并付诸实践, 在实践的获得感中激发创新与成就的双向共赢。其次, 企业家创业精神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通过组织生产或服务招聘市场劳动力, 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供给, 提供诸多就业岗位和机会(潘熙庆和杨德才,2023)。尤其是在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 企业对市场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大, 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量更大, 既帮助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又对促进社会劳动力的高效配置和人才培养益处良多。
3. 合作共赢: 有效利用和整合资源。企业家精神的另一价值体现在于合作共赢。当前市场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 国内外营商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资源紧张、 人口红利淡化、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屏障, 这对企业优化资源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些趋势和困局中, 企业发展路径之一便是资源整合、 提高效率、 缩减成本、 提升市场竞争力, 这是企业家对市场不同资源的有效识别利用和把握以达到最大效益的必备能力。从合作本身来看, 企业家精神强调的合作共赢理念注重利益的整合和平衡。资源整合必然需要合作, 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实现人才、 技术、 市场、 供应链等要素的优化和有效利用。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实业者通常更善于合作, 懂得有效合作的企业家能带领企业顺应行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球化专业分工趋势愈加明显的背景下, 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开拓进取, 但是市场中各要素资源是有限的, 要实现技术突破和弯道超车, 必须通过合作实现知识分享、 理念碰撞和技术交流,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优化资源利用, 推动产品、 管理、 服务不断改进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