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创编构思

2024-06-14 09:10李京倍
音乐生活 2024年4期
关键词:华彩协奏曲大调

一、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与华彩介绍

奥地利音乐神童,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钢琴家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经典音乐作品,其中钢琴作品,尤其是27首奏鸣曲以及幻想曲等其他小型作品,毫无疑问成为古典时期音乐启蒙的必学经典。除了对这个时期风格和作品演奏的掌握,创作思维的启发亦是研究莫扎特钢琴作品的精髓。特别是在学习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作曲家就在华彩部分留出大量空间,让演奏者们得以施展创作。

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无疑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体裁之一,共二十七首。前四首有编号和三首无编号的协奏曲为最早期的作品,是从当时其他作曲家的键盘奏鸣曲改编而来。第七号协奏曲和第十号协奏曲分别为3架钢琴和2架钢琴创作。剩下则是为钢琴独奏和管弦乐队的原创作品。这些协奏曲大部分都是莫扎特为自己创作的,并在1784年至1786年的维也纳系列音乐会上演奏,这些作品对他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华彩乐段通常指的是在协奏曲中管弦乐队K46和弦停止后,让独奏者在乐队静止的这段时间独自演奏(没有严格的、有规律的节奏),独奏者可以按作曲家的具体乐谱演奏或进行创作,经常是炫技的。莫扎特的所有钢琴独奏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都创作了华彩乐段,有时在第三乐章也提供,归纳整理为作品编号K.624。除了K.466, 467, 482, 491, 503和537以外。这就给了之后的作曲家以及演奏家们施展创作力的大好机会。贝多芬就曾为著名的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K.466)》谱写过华彩。布索尼也为《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K.488)》第一乐章创作了华彩[1]。由此可见,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乐段的学习价值相当之高,每一位演奏这几部协奏曲的人,都可以创编属于自己的华彩。

二、C大调钢琴协奏曲K.503介绍

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K.503完成于1786年,被认为是最伟大的钢琴协奏曲之一。不仅仅展现了作曲家细腻的音乐意识,还有作品中夺目的炫技手法。此外,K.503是莫扎特规模最大的协奏曲之一,尤其是它庞大的第一乐章,具有惊人的宽广性。据古典音乐研究专家威廉·金德曼介绍“没有比这更早的钢琴协奏曲,如此有效地挖掘这么庞大丰富的声音,并且第一乐章的时长甚至堪比作曲家的41号交响乐《木星》”。笔者通过对该协奏曲的深入研究以及实际演奏分析,创编了第一乐章的华彩乐段。在以下段落中,笔者将详尽地分析第一乐章,以及通过曲式结构、创作手法、主题材料与和声语言等介绍所创编的华彩段落。

三、第一乐章分析

第一乐章为常规的奏鸣曲式(乐队前奏1—92小节;呈示部92—214小节;发展部214—290小节;再现部290—410小节;尾声411—432小节)。莫扎特在结构框架、和声织体上注入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巧思。加入了小号与鼓的乐队是雄厚和炫技的,彰显了帝王般的音乐特质。乐队开场主题以两小节C-G-C的强有力的附点节奏拉开,伴随着弱奏的大管与双簧管。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出现在第51小节,由第一小提琴在c小调奏出两个8小节平行乐句,充满轻快活泼的性格。之后双簧管在C大调重述了该主题,随后此主题在发展部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管弦乐队的辉煌终止后,音乐突然落到很弱,在92小节,钢琴独奏的声音像从远处传来。我们可以猜想莫扎特此处是想与之前激动的乐队做一个鲜明的对比,以凸显他的幽默。连接段出现在第126小节,由音阶与琶音组成。第146至214小节为副部主题,莫扎特的创造性此刻又彰显无遗,尤其是和声手法上给了我们惊喜。副部主题是两个对比主题跟随着两段炫技段落。在第146小节,第一个主题以G为中轴音转到了远距离调降E大调。这个极具歌唱性的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只出现在钢琴独奏部分,稍后在再现部又以原调出现。随后第152—169小节是一串较长的转调连接,而后回到G大调,在第170小节来到了副部第二个主题,这个令人愉悦的主题也是非常特别的,该材料第一次在此乐章出现。紧接着管乐接过该主题,伴随着钢琴的合奏。第187小节开始的结束部呈现了华丽的钢琴独奏,包含了双手齐奏、半音阶、分解和弦、八度等,并且与乐队交相呼应。

来到了发展部,莫扎特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音乐创造力。第226—227小节强劲的重复G大调和弦将音乐引向了发展部,钢琴转而以弱奏八度接过。此处,莫扎特再次使用G音作为中轴音,转调至e小调。长笛和双簧管在平行大调E大调重述了该主题。有趣的是,钢琴在F大调和a小调再次唱了主题。接下来莫扎特在乐队和钢琴之间运用了丰富的对位手法,并且使用了最基础的动机——重复音,将音乐从F大调、g小调转到a小调。多层次的织体与声响共鸣与赋格写法如出一辙,这在莫扎特之前的键盘作品中并不多见。伴随着管乐与钢琴在第288—290小节的音乐走向顶端,发展部坚定有力地站在主调C上。再现部基本保持了和呈示部相同的结构和织体,除了钢琴独奏的进入方式。钢琴第一次演奏了乐队的引子开场部分,使音乐达到一种统一和回归。

无论是从长度还是创作手法来看,K.503的第一乐章都是十分特别的,层次丰富且雄壮华丽,尤其呈现在它的乐队编制、织体、结构、和声语汇和键盘技术。乐队编制上看,使用了大量的管乐与鼓,在音响特质上与之前协奏曲的轻盈俏皮不同,更具辉煌雄壮的气质。并且管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圆号和大管唱响了主题。织体的写法也相当厚重与复杂,特别是发展部的对位手法,将音乐发展和演奏技术都推向了当时的极致。此外,莫扎特此曲创作的天才之处还体现在结构与和声上。钢琴部分的呈示部与再现部截然不同,音乐性格上是完全相反的——前者是害羞与不确定,后者是强劲而华丽。莫扎特还在第二主题群创作了丰富的炫技片段去制造音乐的紧张感,结尾段也做了相同处理去延长音乐的发展。和声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半音化手法,使用了两次“G”音作为中轴音去转向远距离调。除此之外,就是绚丽的键盘炫技手法,几乎所有古典时期的弹奏技巧在第一乐章中都呈现出来了。就如同作曲家自己信中所写到的那样“希望这些作品能取悦观众,并使自己成为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管弦乐的创作手法就如同他的歌剧一样,而钢琴独奏部分,事实上可以想象成其中的一个角色。”(Fuller, 2016)

四、华彩创编

无论有作曲基础与否,笔者认为,只要可以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对和声曲式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华彩乐段。根据Grove音乐词典的解释,“华彩乐段的作用首先应该呈现为一个简短的片段来加强乐曲给人的印象,可以通过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乐思编织到华彩中来实现。华彩乐段本身不应过难,但应该要包含符合乐曲主要音乐风格的想法。华彩乐段也不应创作过长……”[2]在创作之前,首先应对乐章做细致地分析,熟练弹奏,并把乐队和钢琴部分重要的主题材料找出来。之后可以搜集大量演奏家的录音去感受不同风格的华彩,因为每个演奏家都有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而获取灵感,建立最能说服自己的风格和方式。笔者在创编过程中便学习了著名钢琴演奏家内田光子与普雷西亚的版本。最后,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古典时期键盘作品常用的创作手法和技术类型,比如阿尔贝蒂低音,音阶、琶音跑动,八度、和弦,对位等等。以下文章将以笔者创作的第一乐章华彩乐段为例,详细讲解其创作的构思,给广大读者借鉴参考。

五、华彩解析

第一乐章总小节数为432小节,篇幅庞大,内容丰富。因此在考虑华彩乐段的创编时,长度也不宜过短,应尽可能将作曲家各个主题的巧思提炼出来。该华彩乐段共有65小节组成,演奏时长大约两分钟。从曲式而言,并没有套用任何传统的曲式框架,但可以大致分为三段。第一段从1至13小节,为引子和连接段。第二段从14至49小节,为华彩的主题段落,包含了三个从第一乐章抽取的主要主题,以及笔者创作的连接段。最后一段50至60小节为结束段。

在乐队的K46终止和弦后,华彩以强有力的C大调音阶双手齐奏,从低到高跨越五个八度开篇,而后停落在右手的G音颤音。然后笔者借用了乐队引子部分的小提琴连接部的动机材料,但对这个下行材料做了不同的处理,试图营造一种神秘的音乐氛围,给听众一种在开篇海浪式的音乐进行后不知要走向何处的听感。紧接着笔者运用该动机的片段继续下行,且做渐快处理,伴随着双手齐奏的分解八度,此处,笔者直接运用了莫扎特钢琴独奏部分的原材料,将连接部结合[3]。

接下来的四小节连接段,笔者使用了四个和弦从G大调转至降E大调。首先G大调和弦走向e小调的减七和弦,解决至e小调,再运用半音转调至降E大调。左手弹奏其和弦的根音,同时右手弹奏分解和弦。当转至降E大调时,笔者运用了上行琶音及渐慢处理,让音乐在此刻作少许放松,为之后到来的主题作准备。

在降E大调琶音后我们来到了华彩的第二段,笔者采用了副部主题的降E大调主题。在莫扎特的写法中,主题之后他运用了重复音加音程的组合来转调。因此笔者借鉴了该创作手法,以半音化的方式转调至F大调。(见谱例1)

谱例1:笔者创编华彩

在连接部结束时,右手奏出一串小二度模进将音乐带进另一个部分。之后笔者采用副部另一个活泼愉悦的主题,听感较顺畅。对于这个主题,笔者创作了多次变奏。在F大调、g小调和a小调奏响三次。第一次常规呈现,在第28小节,右手演奏半音阶下行,同时,旋律转移到了左手,右手演奏阿尔贝蒂低音。第二次,左手以八度形式弹奏旋律。此时,音乐开始走向激动,笔者创作了另一个连接部进行转调——运用了连续下行五度(a-F-bb-Eb-a-Ddom/V)转调至G大调,并且运用了10-13小节连接段的手法。当属七和弦来到低音区时,加入了一串较长的上行半音阶跟随着一小段自由片段,音乐随之渐慢停住。(见谱例2、3)

谱例2:笔者创编华彩

谱例3:笔者创编华彩

第三个主题,笔者选取了轻快的乐章第170—172小节的副部主题部分。为了展现不同的音响色彩,在第二句时笔者选择让音乐走向一个小调情绪——g小调。随后主题旋律的尾部材料也运用上,将下行模进的织体不断缩短,使节奏更加紧凑,引至结束段。

在结束段,笔者直接引用莫扎特在发展部的炫技片段。以笔者之见,在此处引用该材料非常合适,因为临近尾声,这一段华丽的织体可以将音乐推向最高潮。材料中的琶音跑动,双手对比情绪,分解八度等都可以让演奏者的发挥达到淋漓尽致。在第61小节处,右手弹奏一个上行音阶,同时左手弹奏G属七和弦。随后右手从G音往下颤音至D音,左手从低到高音区演奏三次属七和弦,强调了“V”,最终解决到主调C大调。

乐队停止处的华彩乐段,是留给作曲家与演奏家们的自由畅想的领地,是整个乐章和作品以画龙点睛式的存在。通过创编协奏曲华彩乐段,使本人对掌握该协奏曲的音乐动机材料以及和声结构等创作语言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于诠释该作品有了更多的把握。

本文系武汉音乐学院教学研究资助重点项目“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乐段的演奏与创编研究”(220104)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黄伊娜:《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华彩的背景、特色与诠释》,《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第97—103页。

[2]万泉泉:《莫扎特〈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中的钢琴性、交响性》,《音乐生活》2014年第6期,第50—51+53页。

[3]金顺福:《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结构与演奏分析》,《北方音乐》2016年第24期,第70页。

李京倍 博士,武汉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李欣阳)

猜你喜欢
华彩协奏曲大调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岁月的华彩
华彩少年薪火相传
G大调随想曲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西江华彩路
佐敦蝉联“华彩奖”斩获三项殊荣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里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