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古筝演奏美学研究述评

2024-06-14 09:10张晓梦
音乐生活 2024年4期
关键词:古筝曲古筝技法

筝,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对筝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公元前237年李斯在《谏逐客书》:“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1]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筝即可用于伴奏,和以“筝歌”,成为“雅乐”“燕乐”,也常常用于独奏,成为直抒胸臆的“仁智之器”。历史不曾停滞,人们的音乐审美不断提高,筝经历了时代变革,音乐交融,中西文化碰撞,传统与现代的借鉴融合,并未如箜篌、瑟般逐渐衰落,而是不断传承、发展。当代,古筝因其音色优美、雅俗共赏博得众人爱慕,筝乐活动精彩纷呈,当前民族乐器中发展最甚者非它莫属,有关古筝研究的文章及著作更是成果可观。据知网、读秀等检索可知,有关“古筝艺术”的文献、著作共计三千多篇,有关“古筝演奏”的文献及著作共计五千余篇,而有关“古筝演奏美学”文献仅有一百多篇。通过对一百多篇文章的爬梳发现,古筝演奏美学意识的萌发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之前,此项研究较为薄弱,未出现相关研究成果。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古筝演奏及专业人员数量的增加,有关古筝演奏美学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逐步累积,笔者认为,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对古筝演奏技法的美学研究

古筝演奏技法繁多,此项研究亦是成果丰硕。专著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为姜宝海的《筝学散论》(1995)。书中涉及对古筝演奏技法研究,并对其进行美学观照,同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资料,为相关研究者进行查阅和检索提供了便利。除《筝学散论》(1995)外,王英睿《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2012)、杨小丹《古筝近现代乐曲发展理论与演奏技巧》(2017)、盛秧《中国古筝知识要览》(2018)也做了类似的工作,笔者不再赘述。这些著作,对研究古筝音乐的创作、传承、演绎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文论方面,主要有赵毅《试论古筝“以韵补声”之动态变化》(1992)、樊艺凤《河南筝乐考略》(1994)、范泊芳《古筝演奏艺术的审美特征》(2000)、高百坚《以韵补声刍议》(2002)、崔文玉《〈韵〉——创作技法的运用与思考》(2003)、唐昕《潮州筝派的作韵特色》(2005)、王丹《河南筝乐艺术风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2007)、魏玮《古筝演奏作韵技法的传统表现与当代运用》(2009)、郭琳《古筝演奏之“韵”》(2010)、赵星《筝乐演奏的灵魂之美——论古筝左手做韵技法之一“颤音”》(2010)、阮清河(Nguyen Thanh Ha)《“橘生淮北”——论越南传统音乐中的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研究》(2012)、陈淑颖《筝乐意象分类研究——以浙派筝乐为例》(2013)、李晓琛《新时期中国筝乐创作理念的发展与流变》(2014)、刘天明《从山东筝派〈四段锦〉的独特技法探究古筝演奏技术的审美》(2015)、曹华《韵由心生——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视阈下的古筝弹奏理念与实践研究》(2017)、张梓彤《试论古筝演奏中左手“按音作韵”技法的重要性》(2017)、胡婷婷《“自然”审美思想在古筝演奏中的体现与运用》(2022)、颜婷玉《唐代筝乐演奏技艺的历史沿革与形态研究》(2023)等。其中,樊艺凤《河南筝乐考略》(1994)一文对河南筝派的成因、河南筝曲类别、河南筝曲旋律特征、河南筝曲演奏特点及代表人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研究古筝音乐的创作,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华筝乐,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郭琳《古筝演奏之“韵”》(2010)不仅对各个时期“韵”之涵义进行梳理,并从演奏技巧、传统及现代筝曲作品的处理三个方面对“韵”之美进行剖析,还对古筝演奏中“韵”的实现进行说明,即“技”与“韵”的融合是古筝演奏中“韵”的实现必要条件。

综上可知,学界对于古筝演奏技法的美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这对于追溯古筝演奏技法的历史嬗变具有重要意义,使研究者得以在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视角下客观地观照古筝演奏技法、文化与美学的变迁。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古筝演奏美学研究,亦揭示出中国筝乐的文化内涵、逻辑形态及审美范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部分为:有关古筝演奏技法的成果,虽都对其美学进行了研究,但都不够深入全面、细致,存在研究视角趋同、研究广度与深度不够等问题。而这些不足之处,都将成为笔者论文的发力点。

二、对古筝乐曲的美学阐释

古筝作品丰富,既有民族器乐曲移植或古曲及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古筝曲,又有新创作的现代乐曲[2]。这些筝曲的创作和演奏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听觉及演奏审美。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可知,该部分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对其它民族器乐曲移植或古曲及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古筝曲进行美学阐释。如:吴莉《水澜有尽,写意无限——现代筝曲〈层层水澜〉的创作理念与风格》(2006)、蔡晓璐《古筝“悲情”乐曲声韵研究》(2007)、魏玮《浅议传统流派筝曲中的“做韵”特色》(2008)、何笠《古筝曲〈战台风〉的音乐意境及美学思想简析》(2009)、姚盛俊《古筝曲〈箜篌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2010)、杜元媛《筝曲〈渔舟唱晚〉的“中和”“恬淡”之美》(2011)、吕婷婷《古筝的中国传统美学精神》(2011)、王锦《论现代筝乐的美学流变》(2012)、王君《古筝悲乐之美》(2013)、姚岚《中日当代筝曲中美学特征的比较管窥》(2013)、曹虹云《三首唐诗题材现代筝曲的意象表现比较研究》(2014)、刘黎《论现代筝曲〈山水〉的创作、演奏与美学思想》(2016)、徐漫《“和”“静”之美——论古筝曲〈出水莲〉〈禅院钟声〉的审美特征》(2019)、付晓《“人·声·境”筝与尺八〈春之海〉的声景意象与演奏诠释》(2021)等。其中,蔡晓璐《古筝“悲情”乐曲声韵研究》(2007)以山东、河南筝为例,分析其的演奏技法,同时对声韵对“悲”感体验进行微观、宏观分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王锦《论现代筝乐的美学流变》(2012)一文对现代筝乐的发展及特点进行总结,说明了现代筝乐的美学流变,指出了现代筝乐在美学方面发生的几点改变,即和声制式的改变、节奏节拍的复杂、中国音乐特制的流失、过度雷同单一的风格,并针对这些改变进行了反思。

另一是对当代作曲家创作的古筝曲进行美学阐释,这其中多以王建民、王中山、何占豪等人的作品为主,如:吴雅蓉《从筝曲〈黔中赋〉和〈情景三章〉浅析徐晓林筝乐作品的几个特征》(2008)、孙怡《王建民的古筝作品研究》(2009)、司荔荔《王中山筝乐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探微》(2011)、王樱蒂《善听者意浓于秦筝曲韵之境——秦筝曲〈云裳诉〉赏析》(2013)、陈娟《古筝曲〈枫桥夜泊〉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2014)、张钟升《王建民古筝曲〈枫桥夜泊〉的意境诠释》(2015)、周璇《筝曲〈长相思〉意象形态及其演奏表现研究》(2015)、胡婷婷《“清”莲“雅”谣——探古筝曲〈莲花谣〉之演奏美学》(2016)、刘倚彤《王建民筝独奏曲〈莲花谣〉的意境塑造与表现》(2019)、滕飞《京腔京韵自多情——探筝曲〈晓雾〉中特殊音效的运用与美学意蕴》(2021)等。其中,陈娟《古筝曲〈枫桥夜泊〉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2014)一文指出,古筝曲《枫桥夜泊》蕴含的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虚实之美、化境之美、无言之美。同时指出,要加深对古筝乐曲所蕴含美学思想的认识,需要对乐段、旋律进行剖析,这样,才能从更好地演奏音乐作品。胡婷婷《“清”莲“雅”谣——探古筝曲〈莲花谣〉之演奏美学》(2016)将《溪山琴况》中的传统演奏美学观点与筝曲《莲花谣》相结合,同时对其和声织体、曲调、节奏韵律及音乐色彩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如何将传统音乐演奏美学运用到现代音乐演奏中,以营造出雅俗共赏的音乐审美境界。

综上可知,有关古筝乐曲美学阐释的相关成果中,大部分文章多对筝曲的节奏韵律、音乐色彩、和声织体、曲调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美学问题进行观照,但很少对其进行深入的美学研究。少量对筝曲进行美学阐释的,多谈及筝之“悲”向风格,但我们需认识到,筝之审美风格不仅只有“悲”,还应拓展到针对“中和”“欢旷”等审美倾向的研究。同时,相关研究鲜少聚焦于筝乐的体悟分析,未能从客观角度进行整体性的观察与思考。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虽然尚不够丰富,但人们对古筝演奏美学研究的热忱有增无减,这为古筝演奏美学的深层探究创造了可能。

三、对古筝演奏风格流派的美学关照

古筝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具有众多的风格流派,此部分主要从文献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角度去考察研究,揭示了不同区域筝乐文化以及丰富细腻的筝乐风格。如焦文彬《论秦筝艺术的风格特色及其表现》(1994)、刘承华《弹拨乐器的历史氛围散论》(1994)、张珊《试论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的筝曲创作》(2002)、汪莹《山东传统筝乐研究》(2004)、李伟《探索陕西筝曲音乐形态的美学意蕴》(2006)、关孟华《论琴筝审美的雅俗分野》(2008)、崔潇然《美学意蕴下的中国筝曲》(2010)、陈慧《客家筝乐研究》(2013)、王乃安《中国筝乐“韵之”形态分析》(2015)、贾阳果、黄汉华《筝乐“尚悲”之因探析》(2016)《论筝乐的逸情之趣》(2017)、冯灿《唐诗中“哀筝”意象的美学研究》(2020)、王淑媛《汉魏六朝筝乐文化研究》(2022)、杨璋菡萏《秦筝陕西流派审美研究》(2023)、孙菲《音乐美学视野下四派筝曲〈高山流水〉的比较研究》(2023)等。其中,刘承华《弹拨乐器的历史氛围散论》(1994)对几种主要弹拨乐器所构成的演进进行了说明,并指出,特定时代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审美情趣、个性气质等赋予了乐器的丰厚的内含和意味[3]。杨璋菡萏《秦筝陕西流派审美研究》(2023)一文以秦筝曲为研究基础,探究其中蕴含的审美行为、思维、心理,并剖析秦筝陕西流派审美风格形成的原因,为笔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孙菲《音乐美学视野下四派筝曲〈高山流水〉》的比较研究(2023)一文对乐曲《海之波澜》中蕴含的美学意味及其结构技法、演奏特征进行分析[4],对笔者启发甚大。

这些文论,不仅揭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兼收并蓄的筝乐文化以及丰富细腻的筝乐风格,清晰地展现了筝艺术在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发展与传承模式,也在视角、类型、范式、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使古筝理论成果得到了逐步累积,并为演奏者的演奏带来了重要指导意义。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学界存在对古筝演奏风格流派的美学观照之音乐价值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对其音乐问题关注不够的现象。有关古筝演奏风格流派的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得到广泛开展,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综观中国当代古筝理论成果,学界对于古筝演奏美学研究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涉及古筝演奏技法的美学观照、古筝乐曲的美学阐释、古筝演奏风格流派及地域特色的美学研究等方面。其突出的研究优势在于:第一,通过对古筝演奏美学相关研究汇总与分析,不难看到对其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一系列的专题性研究。研究者们多从音乐学、文献学、图像学等多种研究方式出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古筝演奏美学研究系统,这为古筝演奏美学深层探究创造了可能。第二,学界对筝乐本体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在近十年逐渐由以往研究者单纯的音乐文本分析转向针对地域特征与文化属性等内容的探索,逐渐由音乐表象深入到文化内涵与美学本质。不过,虽然古筝演奏美学研究已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但研究中的不足仍值得我们关注:第一,大部分文章多对筝曲的节奏韵律、和声织体、曲调及演奏美学进行了分析,但都不够深入全面、细致,未能从广度与深度上进行拓展研究。第二,有关乐曲及技法的美学阐释着重于音乐形态与演奏技术的美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创作与演奏的完美结合提供了可能。不过,由于大部分文章属于演奏者对某一乐曲的经验性叙写,因而对更深层的学理观照不足。因此,虽然有些标题呈现“美学”二字,表面似乎确有“美”化,但实则没有寻 到“美”的真正面目,亦未能触及到音乐美学的根本。第三,有关古筝演奏美学路径的尚未完全启开,美学概念的不明晰或美学精神的不完善,以及学理不畅所致古筝演奏美学研究之路障碍重重,我们都应给予深切关注,也是当今学人要奋力揭开的崭新一页。

注释:

[1](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3—2544页。

[2]段言:《近四十年二胡演奏相关美学问题研究综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 期,第46—55页。

[3]刘承华:《弹拨乐器的历史氛围散论》,《中国音乐》1994年第 期,第18—20页。

[4]翁梦南:《浅谈古筝新作品〈海之波澜〉的传统与创新》,《音乐生活》2023年第 期,第48—51页。

张晓梦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高月)

猜你喜欢
古筝曲古筝技法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审美意蕴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第一次弹古筝
民族器乐教学中文化内涵探究的途径分析——以古筝曲《行云流水》的分析为例
古筝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浅谈古筝曲《晓雾》的演奏特点及创作风格
刍议传统古筝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