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绽放真情花

2024-06-13 00:00:00陈朝明杨春山\t
壹读 2024年6期
关键词:东华小村金沙江

在我的内心里,金沙江是一条豪放的河流,它时而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时而在村庄边缘游走,如一条巨龙数万年奔腾不息,为两岸居民带来了润泽和福音。近年来,由于一库八级电站建设,出现了众多的高峡平湖,让它在永胜涛源、片角境内变得温情脉脉。穿越涛源金沙江大桥之后,它一路东行,用缓和的流淌,构建出了“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人间胜景。片角镇东华村北临金沙江,虽然江水在村庄之下奔流,但村子在江流之上,面对着一江之水却难以使用,东华村便成为了一个缺水的村庄。东华村委会驻地是枯木村民小组,村如其名,山上仅有膏桐、剑麻和一些灌木在蓬勃生长,村里不多的几株榕树下,一到夏天便坐满了纳凉的人们。东华村国土面积21.23平方公里,有耕地5120亩,人均耕地3.5亩,全村有枯木、小村、塔架、老海田、黄草坪、云盘、鸡腿山7个村民小组,脱贫攻坚时期,东华村是全县94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有343户1319人,其中有158户558人贫困人口。

东华的村民居住在塔架河两侧的鸡腿山和云盘山,虽然村庄在金沙江的臂弯里,但整村都属半山区和山区。主要居住着傈僳族、彝族(土家人)和汉族三个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这里山高坡陡,最低海拔1225千米,最高海拔2375千米,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全村年平均气温15.8℃,年均降水量不足500mm。生产用水极度匮乏,多数土地靠雨水种植。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烤烟、红花等,主要经济林果有软籽石榴、核桃和梨等。

2023年5月,我成为了东华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感觉到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这里的民风十分淳朴,乡情浓郁,处处充满了人间真爱……

在东华的小村村民小组,有一个孤寡老人,是村里的五保户,名叫陈品德,1944年7月出生的他,婚后曾生育一子,但孩子刚出生就夭折,之后夫妻俩再无子嗣。土地包产到户后,夫妻俩共同耕种水田0.5亩,耕地10余亩,生活算不上富裕,但基本上衣食无忧,小日子过得安稳而幸福。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妻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几年后过世,留下孤苦无依的他独自生活。老伴的离去,让他极度悲伤,从此无心耕种自家农田,导致10余亩耕地产值极低,形成了“种一葫芦收一瓢”的状态。后来他每天帮忙村里人家干农活,但不要工钱,处于帮工吃饭的情况。2000年以后,他又遭遇了生活的重大打击,两个弟弟及家人全部亡故,至此在村里他再无一个直系亲人,成为了真正的“独人”。2007年,他已过花甲之年,劳动能力逐渐减弱,村里也没有人家再愿意请他帮忙干活了。无依无靠的他生活极度困难,面临着吃了上顿无下顿的地步。一想到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老人就忍不住潸然泪下、长嘘短叹……

时任小村村民小组长的杨茂盛,看到老人的状况,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和困境。他左思右想,要让陈品德老人彻底摆脱困窘的生活状态,安享晚年,唯有把老人接到家里来赡养。杨茂盛很清楚自家的家底和家境,虽然衣食无忧,但也谈不上富裕。可不把老人接到家里赡养,他又不忍看到老人天天被生活折磨,甚至面临被饿死的惨境。可要是接到自家赡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自己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就是苦了一家老小。当时,杨茂盛的父亲已64岁,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力所能及地帮衬点家务。两个儿子杨文和杨书均在片角中学上初中,是37岁的他和妻子共同支撑着这个五口之家,生活极为不易。经过深思熟虑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同父亲和妻儿商量,把陈品德老人接到家中来赡养。他原以为家人会不同意,可万万没想到,他的父亲很开明,妻子很明理,儿子们也很懂事,一家人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把老人接来家里赡养的想法。父亲对他说:“积德行善是人的本性,就是苦了你们夫妻俩,我坚决支持你们。”妻子对他说:“老杨,我嫁给你,就是看上你老实,良心好,我会和你同甘共苦的。”孩子们说:“把陈爷爷接过来,我们一家人更热闹了,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和弟弟不会乱花一分钱的。”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当时已63岁的陈品德老人,在孤独无助的晚年,终于又有了一个安稳和睦的大家庭。从此,他在杨茂盛家幸福地生活了14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14年来,杨茂盛夫妻细心地照顾着陈品德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关心他,呵护他,从来没有让陈老爷子受过一次气,下过一次田,种过一次地,也没有让他煮过一顿饭。老人家找到了归宿后,心情舒坦,身体康健,77岁时一餐仍然可以吃三碗饭菜。14年间,陈老爷子没有生过一次大病,也没有住过一次医院。杨茂盛夫妇14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给予了陈老爷子关爱。陈老爷子在村里逢人就说:“我一生没有儿女,即使有,我想也不会有杨茂盛好。我的晚年过得很知足很幸福,这些全部是杨茂盛一家给我的,我却无以为报……”

杨茂盛一家的善举在东华村有口皆碑,让村民们都赞叹不已,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和肯定。2008年11月,杨茂盛担任了东华村委会计生宣传员兼小村村民小组长。2010年1月至今,杨茂盛担任了东华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2021年11月,片角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杨茂盛高票当选为片角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杨茂盛一家用真心、真情帮助了最需要帮助的人,诠释了一种更高、更远、更大的幸福。为了肩上的责任,杨茂盛和妻子更加的努力,他们发展产业,用奋斗来创造家庭的幸福!2015年,杨茂盛注册成立了茂盛种养合作社,在村里带头开展生猪养殖100余头,种植软籽石榴30亩,发展至今,共带动小村7户、枯木4户人家发展规模化种养殖。2021年开始,他的生猪养殖每年出栏销售25头左右,纯收入5万余元,加上其他收入,年家庭人均纯收入突破了3万元。杨茂盛一家用勤劳的双手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日子过得和和睦睦、红红火火。

在东华村委会,像杨茂盛一家人这样的善举还有很多。比如,有一个叫杨伟东的村民,今年51岁,幼年时因感冒打针造成下肢全部瘫痪,经鉴定为一级残疾,完全无行走能力,吃饭都需要家人喂。十年前,由于他父亲年事已高,失去了监护能力,便改由弟弟赡养。而他的姐姐杨会芬,也没有袖手旁观,毅然挑起了照顾弟弟的重担,无怨无悔照顾弟弟生活起居十余载。还有一个五保户杨荣辉,今年42岁,身患肺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二级疾病,在家卧床就医一年多,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连生活起居都不能自理,光每月的医疗费用就需要1000多元,多年来,全靠第三届镇人大代表刘秋霞一家精心照顾至今。

人间有真情,大爱亦无疆。东华村像杨茂盛等人的善举,就像奔腾不息的金沙江一样,亘古流淌在东华村的这片黄土地上,文明和真爱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东华村催生出了一朵朵绚烂的民族团结真情之花!

责任编辑:尹晓燕

猜你喜欢
东华小村金沙江
哈哈小村(10)
认识成语
小村的呼噜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有一个小村
陪着小村说话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00
开挂的“金沙江”
行走金沙江
中国三峡(2016年6期)2017-01-15 13:59:00
立体几何中这样运用设而不求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大众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