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伟 程功群
【摘 要】记忆育德是文化记忆与学校德育相融合的教育实践,以记忆的重构与再现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助力人的道德发展,夯实人才培育的根基,从而达到形塑文化记忆、增强国家认同和提升道德品质的目的。教育者需要加强记忆育德的整体设计与宏观架构,从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三重具象维度入手,探索记忆育德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文化记忆;记忆育德;价值向度;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5-0007-05
【作者简介】1.刘大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02)所长,副教授,博士;2.程功群,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13)陶行知研究院讲师,博士。
记忆,是个体在主观内在与客观外在交往互动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独属于个体或集体的成长要素与文化基因,其既是一种心理行为,更是人类道德传承、培育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任何个体或集体的道德延续与发展都离不开记忆。通过记忆,人类得以传承优秀道德文化,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道德体系,服务未来道德教育发展及人才培育。记忆是联结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与教育媒介,保障着人类道德谱系的代际传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发挥着重要的道德功用,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中助力人类道德的跃升和认同的塑造。
一、记忆育德的学理分析
记忆育德是一种教育实践、教育行动、育人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智慧和育人路径。人,作为社会的产物、文化的存在,其记忆伴随生命始终,在记忆的不断累积和构建过程中定义、重塑了“我”和“我们”,记忆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认同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这种定义和重塑的过程中,记忆与道德发生了紧密联系,实现了二者的相互助益与贯通。就此来看,记忆具有加强德育价值、发挥德育效能、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功能,是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道德具有重塑记忆、增强认同的价值功用,指向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如何记住”,以及记忆如何向道德转化等系列问题。也即是说,道德的构建或者德育的实施,能够形塑人的教育记忆、文化记忆、国家记忆等,促进人的理想信念树立与认同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记忆理论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化记忆理论始终密切关注记忆与认同的内在逻辑,这种研究旨趣与德育的实施和加强、时代新人的培育,具有高度一致的理论契合,为学校德育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记忆育德是面向人,尤其是面向青少年一代的教育实践,谈及记忆育德必然涉及个人或者群体的集体记忆。法国学者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属于社会建构的概念,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框架,“每一个集体记忆,都需要得到在时空被界定的群体的支持”[1]40。在他看来,记忆是一项集体功能,应在不断思考中重构和再生产,这就需要两个维度的努力。哈布瓦赫说:“一方面是记忆,一个由观念构成的框架,这些观念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标志,并且只指向过去;另一方面是理性活动,这种理性活动的出发点就是社会此刻所处的状况,换言之,理性活动的出发点是现在。”[1]304就此来看,集体记忆是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与媒介。
而记忆育德同样如此。一方面,记忆育德需要由记忆构成总体框架体系,诸如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等类型,以及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题式记忆。通过记忆的重构、再现与创新,将静态的“过去”立体完整系统地呈现出来,构建青少年的记忆图式;将记忆纳入德育体系,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进而达到形塑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目标。另一方面,记忆育德是一种理性活动,是立足时代新人培育目标的教育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立新时代的精气神。”[2]就此来说,记忆育德是立足新时代德育体系的创新,教育者应以记忆融合为抓手,融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为基础,着眼于当下及未来的德育发展和人才培育,合理构建青少年的文化记忆,厚植家国情怀,深化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体认与认同。
同时,记忆育德涉及人、人所处的主客观环境,以及共同体中的人、事、物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呈现记忆的动态生成与道德的整体跃升。具体来说,记忆育德是以记忆的重构与再现实现人的道德的发展,通过人的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厚植、道德意志坚定和道德行为转化等实际效果来夯实人才培育之根基。“集体记忆的道德责任,其核心内容是维护和保存有关过去的真理。”[3]记忆育德始终关注群体的记忆构建与道德发展,将优秀的精神、文化、情怀等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从而转化为人类群体共享的记忆,内化为时代新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构建有序合理的道德共同体,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功能。
以记忆促进道德发展、助力时代新人培育,是新时代学校育人实践的重要任务。在记忆的传承、重构与创新过程中,“回忆着的群体通过忆起过去,巩固了其认同”[4]。人类通过对自身、文化、国家历史的回忆,将悠久的、静态的历史记忆进行具象化再现,不断构建自己的文化记忆,为自身延续发展、道德赓续与创新提供价值支撑,进而确认并巩固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基础。
二、记忆育德的价值向度
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新时代背景下,记忆育德能够增强青少年一代关于国家、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是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高尚品格的创新性举措。
1.记忆育德的核心要义是增强国家认同
记忆育德既是促进人类发展的教育方法,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认同的政治问题。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权力结构中,记忆育德必然为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服务,成为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工具与教育路径,这也是记忆育德的核心要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网络技术的负面效应,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给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带来了威胁,因此需要加强“记忆之场”的建设,夯实立德树人的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作为国家认同的核心,是记忆育德的关键着力点。因此,记忆育德要坚持以文化记忆为内核,将三种文化与教育相融合,以文化为教育桥梁和情感纽带来增进人的国家认同。有学者指出:“文化及对民族的归属感则成了民族之间真正的纽带,在这种情况下,归属于一个民族,也就必须认同于这个民族的文化。”[5]记忆育德要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建立庞大的记忆场,以文化记忆为主体,将德育与三种文化融合,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型课程、仪式课程和功能课程等,为青少年提供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媒介与载体,并以此创新德育形式和丰富德育内容,构建道德共同体,实现群体成员信念、意志、情感、凝聚力的共同重塑与建构,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与国家认同感的增强。
2.记忆育德的旨归是促进人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培育时代新人奠定根基
培育时代新人,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记忆育德的价值诉求与最终旨归。记忆育德通过发挥文化记忆的凝聚和认同作用将群体成员凝聚起来,在相互的交往、实践和记忆共享中实现道德的发展和共同体的构建,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记忆育德将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和遵从人成长发展规律的主流意识、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唤醒、重构、再现群体的文化记忆,以此促进人的发展。
2023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指出:“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6]这为新时代好儿童培育提供了重要指引,也是记忆育德在发挥人才培养价值方面的重要指南。记忆育德就是借助文化记忆,帮助青年一代建立共同共享的归属感、认同感。具体来说,记忆育德要以特定文化记忆为抓手,以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功能课程记忆三重维度构建德育体系。以物型课程记忆发挥以物育人的作用,在青少年文化记忆重构、文化认同的形塑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浸润中实现道德的发展。以仪式课程记忆发挥实践育人的价值,通过系列教育仪式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仪式的庄严性、规范性让学习者在沉浸式、贯通式参与中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磨练。以功能课程记忆发挥全面育人的价值,通过学科课程融合、校本读物研发、特色活动创设等,帮助学习者深化道德认知、激发道德思维、凝聚道德情感,实现道德水平的进一步飞跃。
三、记忆育德的路径探索
记忆育德是一种育人哲学,更是一种实践哲学。记忆育德的实践是通过存储、重构、创新与再现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符号,并将之与学校德育紧密融合而完成的。
1.加强整体系统设计,保障记忆育德的有序推进
记忆育德是一种能够对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记忆行为、道德发展进行理性规约、科学建构的教育实践,它将记忆传承创新和道德承继发展相融合,从而形成育人合力。“那些主张这些记忆应该被找回的人,认定那些年代的记忆应该保留,这种记忆必须要交代清楚,必须要从个体记忆转变成集体记忆,要传承给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后代。”[7]记忆育德就是要将那些过去的记忆找回,并融入德育工作中,彰显其教育意蕴、文化内涵,并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发展,构筑根基稳固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记忆的找寻、重构与再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涉及“谁在记忆、记忆什么、如何记忆、记忆效果如何”等系列问题,有着特殊的复杂性、系统性,因此需要加强记忆育德的整体系统设计。首先,深化记忆育德的系统认知。记忆育德的构建者、参与者要厘清其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深刻认识记忆育德与时代新人培育、国家认同形塑的内在关联与逻辑,彰显其重要性与时代性。其次,强化记忆育德的内容设计。课程内容是记忆育德的核心,区域、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开发相应的课程。例如,南京市以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为契机,试验推广红色德育的三重课程体系,即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实现了以物育人与以文化人的结合、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的融合。最后,建构记忆育德的评价体系。记忆育德属于价值观教育,学习者内在的认知、思维、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难以精确测量的,在评价体系构建中更应侧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与方式,重点考查学生思想意识与行为转变的情况,同时注重日常评价材料的累积,形成学段性的长时、纵向比较评价体系。
2.加强物型课程记忆建设,深化记忆育德的载体支撑
记忆具有一定的意识性、内隐性,记忆育德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记忆育德的实践需要借助一定的物型课程记忆作为支撑,使历史和文化能够具象化为青少年可以感知的、具体的、形象的记忆媒介与德育载体。“物型课程记忆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结合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积累创造出来的,既包括学校与区域文化资源相结合的物型载体,也包括物型载体背后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8]记忆育德的物型课程记忆建设,需要以特定的主题来加强学校的文化空间建设(如楼宇命名、地标建筑、教育场馆、廊道空间等),同时,还可以拓展教育场域,加强学校与区域内文化空间的联系。
3.完善仪式课程记忆建设,实现记忆育德的活动叙事
仪式课程记忆是记忆育德实践的活动呈现,需要借助各种教育仪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仪式课程记忆不纯粹是各种教育仪式的展现、德育活动的呈现和文化记忆的存储,更多是以仪式的庄严性、象征性和具象性等,将历史文化、德育素材和教育意蕴融入其中,发挥仪式育人、实践育人的价值。在记忆育德的实践中,学校应从国家仪式、政治仪式、节日仪式以及常规仪式等层面整体系统建构仪式课程记忆,如“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里,安排学生写对联、猜灯谜、包粽子等具有显著特征的节日活动;在开学、放假、十周岁、十八周岁等时间段,安排诸如破蒙、开学典礼、成长礼、成人礼等活动”[9]。亲身参与的仪式操演、内涵丰富的仪式内容,既实现了教育的文化记忆赓续,又在仪式课程记忆中发挥了育德功效,助力青少年的道德成长。
4.强化功能课程记忆建设,提升记忆育德的情感内化
功能课程记忆主要以教科书、教育戏剧、教育图像等载体呈现,贯穿青少年校园生活,贯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以更具选择性、创新性、主动性等特征来形塑青少年的学校记忆,为记忆育德构建“记忆之场”。“‘记忆之场是一个符号系统,它使生活在这个系统中的个体能够找到一种归属感,即意识到自己成为一个社会群体之一员的潜力,并在这个群体中学习、记忆、共享一种文化。”[10]功能课程记忆以“记忆之场”为青少年文化记忆构建和道德水平提升提供了文化共享、道德共生的场域,助力青少年记忆育德的情感内化。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教科书的深度挖掘,研发记忆育德的校本读物。如以《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基础,挖掘学科课程中的革命传统素材,实现革命传统与学科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结合学校特色,研发富有特色、助力道德成长的校本读物。另一方面,学校应发挥教育戏剧等文艺形式的记忆育德价值,在展演与欣赏中实现情感的升华。比如,学校可结合办学特色与历史,融合区域文化,通过排演戏剧、话剧以及开展主题式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具身参与中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道德情感的提升和国家认同的形塑。
【参考文献】
[1]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2023-10-28)[2024-01-19].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12492.htm.
[3]祁和平.当代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33.
[4]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7.
[5]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9.
[6]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EB/OL].(2023-06-01)[2024-01-1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0601/c1001-40004395.html.
[7]格里.历史、记忆与书写[M].罗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29.
[8]程功群,王倩.基于红色文化教育的物型课程记忆研究[J].江苏教育,2023(19):31.
[9]刘大伟,周洪宇.学校记忆的意涵、价值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3):63.
[10]扬·阿斯曼,陈国战.什么是文化记忆?[J].国外理论动态,201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