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2016-05-10 16:13谭文
戏剧之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粤剧

谭文

【摘 要】传统戏剧与传统民俗、节庆、仪式一样,都具有保持、维护、反映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作用,传统戏剧因其高度的灵活性、较强的观赏性、丰富的内涵性成为文化记忆鲜明的符号。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是岭南人喜爱并熟知的传统剧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明清时起到今天,经过不断地变化、发展、融合后逐渐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在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人们对粤剧的认识也由浅入深。本文从新编粤剧《目连救母》入手,通过对内容情节的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记忆。

【关键词】粤剧;《目连救母》;文化记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15-02

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编演的《目连救母》是广西的首部目连戏作品,上演之后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戏中传达的浓郁孝道内涵令观者动容,在当下这个快速变迁和发展的时代,老故事配以传统的粤剧所产生的“新剧”制造的感人效果无疑是巨大的,它一方面可以激发出人们内心对家庭、父母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让传统有了新的发展。这部粤剧将原来的上百出剧目,整合凝练成了《罗卜回府》《盂兰大会》等八出,虽然数量减少了,但情节丰富紧凑,在体现人性、孝道的同时也使观众得到了视听的双重享受,能唤起人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

一、粤剧是体现文化记忆的形式之一

粤剧是流行于两广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大型剧种,明清时期,外省的戏曲班频频入粤进行演出,各地的音乐曲调互相融合,粤剧开始慢慢地萌芽。与此同时,商业贸易往来的频繁促使入粤人数流动较大,粤剧在这期间就开始慢慢形成及发展起来。道光年间,本地班大量涌现,此后渐渐发展壮大。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经济凋敝、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等原因,使得农村粤剧市场大大缩减,粤剧艺人们不得不另寻出路,到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寻求演出机会,这样就形成了“省港班”。为了适应城市的演出环境,符合城市居民的观赏需求,在强大的电影市场下生存,省港班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对粤剧做出一些相应的改变,如:编排新剧目;引进西洋乐器如小提琴、萨克斯等作为音乐伴奏;在唱腔上为了与电影音乐竞争,也做出了较大变革。从以上粤剧的成长与发展来看,无论何时的改变都是与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变化相关联的。粤剧一路走来,充斥着本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现在的人是否喜欢粤剧,总能在其中找到时代生活的痕迹:如今走进剧场,看一场粤剧就能勾起老一辈人对往昔的眷恋和回忆,剧中的一招一式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如排场戏中的“过山”排场,无实景,全靠艺人们用精湛的功底为人们展示出来,那些激烈的场面,翻山越岭或躲避追兵及灾祸的场景都是对古时两广人民生活情景的艺术性再现。人们看到这些场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往的经历,这就是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共同的记忆。

二、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体现

新编粤剧《目连救母》的主要内容与情节在传统的基础上并没有做多少改变,母亲刘青提望子成龙,却因儿子傅罗卜沉浸于佛学而痛心不已,盛怒之下做出亵渎神灵之事从而被打入地狱受刑,罗卜感怀母亲的养育情,不忍其在地狱受苦,在观音大士的指引下,不惧千辛万苦来到地狱救母,孝心感动天地。

何为南派粤剧?这要从岭南流派众多的武术派别说起,这些武术动作招式得到人们的喜爱后,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操练,这就为粤剧南派功夫提供了非常多的养分及素材。粤剧艺人不断吸收各地拳派技法,将南派武功中硬桥硬马、刚劲勇猛的武术套路精华进行提炼美化,成为粤剧舞台上的武功戏,俗称“南派武功”。30年代,薛觉先率先引进京剧北派元素,同时在大市场的冲击下,文戏开始流行起来,南派粤剧便日渐衰微,而流传在广西一带的粤剧却还保留着南派粤剧的“排场”,粤剧《目连救母》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正是因为有精彩扎实的排场戏。在剧中的第二回《奈何桥》中,母亲刘青提挥舞水袖,伴以锣鼓紧密的追赶,一收一转间尽显内心的痛苦及无可奈何;在救母过程中傅罗卜上刀山下油锅,在该剧中也是一大排场,但演出时,并没有真实的刀山与油锅,刀山由十个演员为架,而罗卜从这十名演员身上快速通过至顶端坠落,就是“下油锅”。这一招一式,全靠演员们的功力,尽显南派粤剧的传统魅力。在这样的精品剧目中,传统“排场”像一个时光机器,将人们带回到几十甚至上百年前,就像一场仪式,使人们置身其中,粤剧《目连救母》就是通过这样一些想象的但又给人以真实感的场景,让观赏的人们仿佛回到记忆中的有意义的过去,观赏者通过重温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慰藉。

再来看此剧对于孝道的深厚诠释。“百善孝为先”在此剧中是最深刻的体现,无论哪一出都能够让人感受到罗卜浓浓的孝意,为母描容时的细致与哀恸;不顾一切守护母亲骸骨与强盗斗争;在地狱救母时发现母亲沦落为狗时的悲伤,这些行为都是目连“孝”的表达。在当今这个快速变迁的社会,很多人对待“孝”并不像古人那样时刻记在心中,甚至这种最应该履行的责任都变得冷漠淡薄。剧中母与子的深切情感、目连对母亲的亲情可以令一些人在观剧的过程中得到反思。

三、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思考

戏剧从某方面来看是一种仪式,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作为一种仪式的记忆,需要仪式规范、仪式工具、仪式中人们的愿望和表现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构成,这种仪式是对记忆的传承。粤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较好地体现了这三方面的元素。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一书中,从家庭、社会结构这几方面入手,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所谓‘集体记忆就是指同一群体内共有的记忆。是社会的凝聚力,是处于某一群体或族群中的民众所共有的信念和道德态度,它储存于个人记忆当中,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集体中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会形成‘集体的合力。”目连戏千百年来能够一直在民间流传就是因为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有着一种情感认同,是靠孝来体现的情感认同,而粤剧《目连救母》中体现的孝的精神是一种崇高的人性精神,是“孝”的道德典范。这种精神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于人民大众,从而产生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南派粤剧艺术作为粤剧中的一株奇葩,应当好好保存并发展下去,南宁市粤剧团演出的《目连救母》在广州上演后广获好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看完后也激动地赞扬。由此可见,南派粤剧艺术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是两广人民及香港、澳门同胞的共同文化记忆,这样的地方性传统对构建民族文化记忆和民族认同有着重要意义。从粤剧再上升到中国传统戏剧这一大艺术门类,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戏剧工作者该考虑的是戏剧如何生存下来,如何保护这些地方性传统及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黄虹.试论对无形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粤剧南派武功[J].中国博物馆藏品研究,2005(1).

[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8-71.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粤剧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SINGING THE CHANGES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粤剧花旦黄嘉裕:90后也会喜欢粤剧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空间场域与文化记忆的互文性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