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024-06-13 05:53葛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葛杰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又被称之为基于任务的教学,它以任务为主线,支持、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通过设置难度适宜的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与学科素养.教师应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精心设计、巧妙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建构、思考、探究、实践,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的自学能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设计任务,激发任务驱动力”“任务评价,保持任务驱动力”“教师教学,辅助提升驱动力”等应用策略,旨在科学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提出: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及“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螺旋上升,逐段递进.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可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法,带动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几何知识的趣味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缺乏探索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求知兴趣对于学习者而言尤为重要,当学生满怀兴致自主探究时,他们能发现新鲜有趣的知识,能获得明显的成就感,继而会愈发喜爱某门课程,而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得以减轻.简而言之,浓厚的求知兴趣对于师生双方而言均有重要意义.但部分教师由于未能合理安排备课时间,或自身教学观念陈旧,并未致力于研究新的教法,进行“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的思维、心灵产生了疲惫感,其探索兴趣也呈现断崖式下跌.

(二)部分教师故步自封,评价模式单一

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能发挥出激励功能、反馈调控功能和鉴定功能,学生能借助正确的评价方法找到改进方向,同时教师也能借助正确的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设的目标.虽然新课改已推广一段时间,但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模式仍旧单一化,仍旧以学生的最终成绩来评定他们的优劣,“一刀切”的评价湮没了学生的优点,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而教师也失去了借助评价激发教学灵感的机会.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遵循“基于驱动任务、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设置难度适中便于探究的学习任务,在激发他们探究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对于今后的数学学科学习具有奠基作用.教师应在自己的课堂中灵活运用该方法,以促进学生在智力及能力方面发生质变.

(一)设计任务,激发任务驱动力

1.提高任务挑战性

“灌输式”教学片面地向学生传授理论性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对数学领域的探索热情.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努力点燃这把火,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此时他们的驱动力较强,能凭借兴趣主动从知识中汲取营养.如何做才能点燃这把火呢?教师需要从现有学情出发,设计难度适中但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燃起斗志.

笔者参与的一次集体教研中,大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展开讨论,有的教师提出应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抛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并凭借这股热情进行自主探究.其他成员根据该教师的观点,在商讨中设计了具体的任务.这里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教师提供实物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个小组互相比较,看看谁能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下问题: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其中有几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种立体图形有几条棱?在规定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的小组为获胜组.在竞争中获胜的小组能得到加分的机会,获得的加分可兑换神秘礼物一份.基于任务开展学习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效率.

设计难度适中、具有探究性、可操作的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热情,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发现知识点,而认真研究的成果一旦得到教师的认可,也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2.提高任务分解性

“一刀切”的教法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而无法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成长.不同学生在基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任务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分解性,所谓的分解性其实是指:基础性任务、过渡性任务、能力性任务,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的不同,为其设计难度适宜,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通过努力获取成功的任务,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为了能长期体会这份滋味,他们愿意付诸努力,不断挑战自我.

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困生、中等生和学优生掌握难度不同的知识点,这看起来对教师是一个挑战,但若合理分解任务,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为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教师采用了以下策略:学困生通过观察、联想等方法,在15分钟内找出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有几条棱,有几组面完全相等;中等生需结合在中低年段学过的相关知识,推演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时间仍为15分钟;学优生则需要结合预习环节中掌握的内容,尝试推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间为15分钟.由于已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合理分解了任务,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大家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得出了答案,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后,每一名学生的信心都有所提升.

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这是一条适用于任何学科、任何学段的规律.数学课堂中运用任务驱动法,需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努力提高任务的分解性,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完成与其能力相符的任务,尽量给予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二)任务评价,保持任务驱动力

1.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主体多元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因此教师需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与结果.为了让学生持续保持驱动力,教师需携手学生共同参与任务评价,以委婉或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使他们看到并积极改进不足之处,努力提升数学成绩及学科素养.

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却难以发现缺点,如果让作为局外人的同学或老师进行评价,就能帮我们找到改进方向.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评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学生可以先自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打出相应的分数;接下来再接受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评价,从他们的口中知道自身的优缺点;最后再由教师来对每一名同学的表现做出书面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会更加全面,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就能做到扬长避短.

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各自介绍有效的评价方式,在开阔学生思维的同时,双方在商讨、互动中产生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便于他们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这能让他们以高昂的兴致与持久的动力在数学领域探索.

2.尽量全面细致,评价维度多元化

学习结果只是多元化评价中的一个维度,教师应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启发、指导他们从学习方法、交流合作与探究学习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与考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思考,并从多种维度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在正确的评价中对自己或他人有准确的认识,便于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

“在‘观察物体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呢?现在就跟你的前后桌讨论、分析一下吧.”起初大家对于“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这个问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启发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合作交流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学习结果等角度,在组内进行相互评价,帮助同学指出长处和缺点.

以问题为中心,设置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回顾学习历程,从中发现同学或自己的不足,并从多种维度进行评价与建议,可帮助同学或自己提高学习能力.

(三)教师教学,辅助提升驱动力

1.灵活运用,避免环节形式化

具有内在驱动力的学生,在思想和外在表现方面,明显区别于同龄人.首先是课堂参与度更高,他们普遍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们愿意主动完成教师所交代的任务;其次是更有耐力,由于这类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当作自己的事情,因此他们会持续不断地行动,遇到困难时积极思考解决办法,或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寻找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真相.为提升驱动力,教师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尽量避免环节形式化,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牢固,这一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而检验的方式应尽量摆脱传统的题目解答形式,尽量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以下是教师的设计思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由一人口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其他人在聆听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并将自己感受到的画面画下来,等到口述完毕后全组成员轮流说出自己的想法,介绍口述者描述的物品是什么.最后由口述者告知全员正确的答案.

根据同学的口述联想事物的样子,检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否达标.相对于传统的题目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学习效果会更佳,教师应灵活转变教法,以新颖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目标引领,教学避免盲目化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目标模糊,不知道为何而学.上课之初应让学生知道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并且还应在课后引导学生迁移知识,从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检验所学内容,明白在课堂中的认真学习是有价值的,如此方能让他们学得好、学得透、学得精.当他们明白学习的价值时,便能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兴趣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增强内驱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学们,你们家里都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呢?请你们测量、记录数据,然后算出这些物品的表面积和体积吧.”临近放学的时候,教师为全班学生布置了新任务.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寻找目标,拿出测量工具测量并记录数据,运用在课堂上掌握的公式进行计算,两天后的数学课堂上,大家轮流介绍了自己的求解思路:一名学生说他将长方体的浴缸当作求解对象,在测量了浴缸的长宽高后,运用V=abc(体积=长×宽×高)算出了320L的答案;另一名学生说自己选中了一个铁盒作为测量对象,在用直尺测得三个面的长与宽后,运用S=2(ab+bc+ca)算出了410平方厘米的答案.教师在认真倾听后,对大家的计算方法进行点评:将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将新课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难度适中、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问题,鼓励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明白: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能让生活更便捷.

结 语

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发挥,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因此,教师应基于具体任务开展数学教学,主动改变知识传授方法,并努力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打造高效、充满热情与活力的课堂,促进“教”与“学”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少成,赵晓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22(6):79-82.

[2]孙淋玉.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5):8-10.

[3]吴丹.任务驱动学习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一代:理论版,2020(7):122.

[4]周红生.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数学之友,2022,36(22):16-18.

[5]陈莉莉.任务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1):78-79.

[6]姬文静.“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1):1-3.

[7]张生云.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浅析[J].理科爱好者,2023(4):176-178.

[8]崔海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8):51-53.

[9]闫锐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理科爱好者,2023(2):158-160.

[10]余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5):65.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