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鲁加 钱光辉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1]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2]现代产业学院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交融互促的必然要求,是支撑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建好现代产业学院,稳步推进“四新”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清晰认识到现代产业学院与以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不同之处,把握命脉,重点推进。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组织创新。什么是现代产业学院,学者们大多数从治理模式、组织特征、办学主体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由高职院校建立的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和产业服务功能,采用现代法人治理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3]也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由高职院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4]另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一种新型教育共同体,在大学和产业之间构建一种新型的“知识保存——传播——创新——转化”的跨组织载体。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更倾向于“双主体”模式,是应用型高校主动选择所处区域的若干支柱产业作为服务对象,并与产业、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研究院所、政府等合作共建的新机制运行的混合所有制教育共同体。[5]
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本质上是一种以新的组织架构和体制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或者以二级学院形式运作的办学实体机构,旨在通过高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种主体在各要素上高度合作,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产业学院围绕产业升级迭代需求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未来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聚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之力,面向产业集群,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体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产业化、育人目标多样化三大特征。
其一,现代产业学院是一个多利益相关者组织,具有办学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从现代产业学院涉及的主体而言,学界较为一致的共识是至少应包括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三大主体。基于此,产业学院实质上是跨界合作和多方利益博弈的组织,平衡高校、企业、政府等合作主体间的不同利益诉求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来说至关重要。三种主体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使命和责任。对于政府而言,通过行使政府的行政权力,创造良好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整合多方资源,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支持,扮演幕后支持者的辅助角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企业作为承接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双主体”。高校与企业关系的深化,也是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来说,需要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满足企业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扩大企业影响力、招揽人才。
其二,现代产业学院面向特定的产业,具有服务对象产业化的特征。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形式,人才培养的规格是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而设定的,与行业企业高度契合,成为产业发展的直接人才输送基地,以企业为中心,这是产业学院最为突出的特征。[6]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决定了要与产业紧密对接,在组织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等各方面都需要以面向产业为内容核心。在这一特征下,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技术创新的需求,以及技术革新带来产品迭代的需求,成为教学模式改变最为直接的催化剂,也是组织行为发生改变的最具有引导作用的外部驱动因素。因此,现代产业学院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和面向性,以应对这些变化,解决外部需求。这既是当前整体环境对办学和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也是产业学院生存发展的必然遵循。
其三,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具有育人目标多样化的特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领域的快速变革,作为需求方的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趋向发生了变化。大学是社会的大学,是愈加开放的,因此培养的人是面向社会市场的,需要经受社会的选择和考验。现代产业学院作为高校与企业联系更为紧密的组织形式,人才培养更应契合市场的需求,呈现出育人目标多样化的特征,致力于培养出创新实践型、产业复合型、交叉型的人才。培养的人不仅能够适应产业变革的需求,满足多产交叉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体现主体的能动性,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产业大学”的概念是1996年由英国独立的民间研究机构——公共政策研究所在其发表的《产业大学:创建全国学习网》报告书中首次提出。不同层次的“产业”大学或者学院随后出现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在我国,产业学院的概念和最早的实践探索起源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经济主导产业结合,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兴办多个“产业学院”。这一时期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高职高专院校展开,目的是加强学校人才培养技能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衔接,解决二者之间错位的难题。然而,这时的产业学院建设没有真正推进产教的深度融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学院逐渐成为政企校三方共同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办学模式,成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教育的重要探索。
我国“产业学院”兴起始于21世纪初,目前,大多是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等合作举办的为加强产教融合的多功能实体化组织。关于产业学院运行模式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基于不同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三模式说”,包含资源共享型、共同发展型和产业引领型[7];“四模式说”,包括校企合作模式、校地合作模式、校行合作模式和闽台合作模式[8];“五模式说”,包含校企综合型、校企订单型、校行合作型、校地合作型和校会联合型[9]。这些分类主要是基于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合作主体、合作方式等提出的,与产教融合的模式分类有共同之处。
整体来看,较为普遍的分类是基于办学主体角度,将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分为三种。一是与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共建的产业学院,此类产业学院在办学属性上更多体现了非营利性,倾向于职业培训。二是与行业协会联合共建的产业学院,参与共建的主体涉及范围较广,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等,办学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体现出鲜明的行业指导特色。三是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的产业学院,参与共建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企业或股份制的集团公司。[3]以不同办学主体研究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有利于明晰主体责任,推动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实和实施。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处于初创期和探索期,如何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需要探索构建运行保障机制,实现从遵循“学科逻辑”向遵循“产业逻辑”转变,在指导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组织结构、体制机制变革等各方面创新发展。
学科是大学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和最基层的学术组织单位。学科是科学学的概念,对学科的理解大致有三种,分别是“教学科目说”“知识门类说”和“科学分支说”。从概念来看,学科的划分是将知识分门别类的过程,以知识系统为基础。学科逻辑以知识为出发点,促进知识的生成,并运用科学方法将知识串联起来,特点是遵循“已有知识——课程——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最终目的是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在学科逻辑下,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都围绕着学科运行。从宏观来看,当前大学二级学院的组建依然是遵循学科逻辑,着眼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力图通过学科发展与学科地位的提升推动学校向高质量高层次方向发展。从微观来看,学院是人才培养的实体组织,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当前,学校的课程大多属于学科课程,是在学科逻辑下构建起来的,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从相应科学领域选取知识组织课程,开展教育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强调知识的学科性传承,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创新。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弊端不断显现出来。
产业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形成的,它是生产相同具有高度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11]产业逻辑以促进产业升级与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的变革满足产业需求,特点是遵循“产业需要—变革创新—人的发展”的逻辑顺序,最终目的是双向双赢,既满足产业需要,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遵循产业逻辑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对大学来说,以产业逻辑组建学院,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壁垒,以新的模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发展交叉学科,产出新的成果,而且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肩负起大学的使命和责任。对企业来说,大学为其输送了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迅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遵循学科逻辑组建学院、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当前的主要模式。传统二级学院的构建以单一学科为导向,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多学科构建二级学院成为普遍方式,不断适应了跨学科发展需求。大学以学科组建学院,以专业开展招生,以课程实施人才培养,相应地,学校的机构改革、资源投放、师资配备等均是围绕学科展开。学科逻辑下的人才培养将知识人为地割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各学科相互分离,彼此孤立,造成学习内容相互分离甚至脱节。[12]在这种逻辑下,大学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是以学科为核心展开的,似乎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之间有一种割裂。大学的第三大职能——社会服务,要求高校与社会和产业之间紧密联系,科研成果要实现应用转化,人才培养也要满足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当前,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之间错位,这种错位体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完全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不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对高校来说,造成毕业生就业难、高质量就业更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对产业发展来说,招进来的所谓“高学历”人才不能够尽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所用。
遵循产业逻辑是大学在办学体制机制上的变革与创新,重要体现在二级学院的组建、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上。在现代产业学院组建上,基于某一行业发展的需要,将其涉及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汇聚,整合相关学科领域,设置交叉专业方向,搭建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因此,现代产业学院的组建不再是仅仅基于传统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念,而是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当前,产业的变革创新不再是单一产业的独角戏,而是多产业主动交叉复合推动产业发展。因此,仅仅依靠某一产业单打独斗,很难实现突破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基于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产教融合需要向深层次迈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就是要在这一趋势下培养“链条式”人才,改变过去“断带式”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所谓“链条式”人才,指在产业链基础上,组建学院,整合学科,设置专业,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适应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
现代产业学院是多主体组织,主要涉及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相关主体。如何处理好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主体责任,是产业学院发展的重要前提。形成多方利益共同体是解决产教融合主体剥离、分散办学等造成的办学流于形式的重要路径。不同主体间共同的利益追求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冲突是展开竞争的阀门,一旦竞争的阀门打开,进而无序的竞争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培养人不是学校的专属,而是整个社会体系共同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对于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来说,政府、企业和高校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即培养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反哺社会,用于企业。因此,各主体应该以共同利益追求为基础,坚持落实自身责任。
政府是权力的行使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应该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主要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各种支持,包括适宜的环境、有利的政策、灵活的资金等。政策是先导,解决校企合作的痛点和难点,需要政府牵头搭桥,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作为支撑,制定游戏规则,以此发挥指引方向的作用。政府需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展开深入的调研考察,开展相关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政策文本,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保驾护航。
高校是人才的输出地,企业是人才接受地,二者之间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更是利益最紧密相关的两个组织。高校和企业作为重要的办学主体,应该更积极地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共同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潮之中,科技对解决当前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难题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勇立潮头,积极作为,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培养引领产业发展变革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始终坚持育人为目的的办学方向,以此为基础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协调和合作。不断加强内部改革,以适应产业学院对接产业需求的特征。作为企业一方,应基于对人才的需求,融入高校的办学,将自身利益的实现与高校办学目标紧密结合,增强自身的参与度,与政府、高校形成利益共同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高校与企业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两大主体,如何密切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是有序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淡化大学育人、企业用人的固化分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稳定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互融互通、互助互惠的重要路径选择。大学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一直独立于育人体系之外,固有的分工使产教之间始终隔有一道鸿沟,无法真正融合发展。校企双方并不是两个对立面,只是组织的性质和目标定位存在差异,由此造成二者之间存在鸿沟。但是,这个鸿沟是可以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找准契合点和利益的对等点来弥合,拉近彼此的距离。校企双方需要以共同体模式共建产业学院,主动落实自身责任,在此基础上共谋发展。
一方面,高校要“有为”,发挥带头力量,切实将产教融合的深度推进作为重要工作。高校要主动对接企业,将企业视为合作伙伴,共同办学,共谋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注重以产业需求、企业需要为导向,为产业培养交叉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现有的一般模式,更加注重应用性,将教学与行业生产结合更加紧密。除注重岗位操作能力培养,更加注重解决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适应产业变革发展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企业要“有位”,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深度参与,切实承担起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责任。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对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大量需求,决定了企业必须主动搭上高校的快车,与高校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共建,形成发展的统一体。因此,企业要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可以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共同育人,打通“传输”通道,形成稳定、高素质的人才供给。此外,企业可以与高校共用科研平台、实验设备,共同开展研发,实现技术突破,为企业带来不断地技术支撑。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推动力量,首先需要明确组织发展目标,即以高水平产业学院建设为依托,打造高水平科研创新体,培养创新型复合交叉型人才,加强高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推动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
其一,高校要转变理念,走出封闭办学的惯性束缚,实现关注重点的“内外兼顾”。德里克·博克(Derek Bok)在《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相反,有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把大学和社会其他主要机构连接起来。”[13]大学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象牙塔,从社会的各个渠道来获得更多元的资源和支持,既然从社会(政府、行业企业或个人)获得了大量的资助和补贴,大学就应该有义务、有责任提供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方法以回报社会。大部分高校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学科评估、教学评估、专业评估等方面,这对高校来说是必需的,因为涉及学校内部质量体系的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的重要体现。但是,高校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分给外部,关注政府产业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以构建外部质量提升体系,实现以外促内、内外共生的和谐局面。
其二,要共同创新组织模式,畅通产教融合的路径。打破传统学院组建模式,由以学科专业为核心的模式向以行业产业为核心的模式转变。[14]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将创新归纳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国内高校一般采用校院两级的学院制管理模式,而学院的组建往往是以一级学科或相近学科为单位进行组合,如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其中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设计都以所在学科的内在组织逻辑和知识图谱进行有序安排。这种模式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对技术创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注重较少,难以支撑新产业发展要求。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打破传统禁锢观念和模式,推动教育与行业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遵循“行业产业发展的逻辑”,以产业需求为引领,重组学科领域和相关专业,重新构建以学科知识传授和产业需求并重的双螺旋式知识图谱体系,以创新理论指导对人才培养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打通产教融合路径,对行业、高校、政府的资源按照人才培养需求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梳理人才培养方案。要不断优化学院的管理模式,引入现代治理理念,采用更加灵活的管理体系,在人、财、物等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上更加“社会化”。此外,涉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使用等也更加个性化、灵活性、创新性。
其三,整合校企等多方资源,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功能具有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等的复合一体性。就人才培养主体功能而言,现代产业学院将产业或行业企业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标准及企业内部工程师培训体系等引入教学体系,改造课程内容,实施项目实践等。在其他功能方面,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可以一起聚焦行业或企业某个共性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或研发,企业或产业园区等主体可以依托产业学院创新平台进行技术培训,高校也可以利用产业学院科教平台进行技术服务,切实促进产业和科教的深度融合。[15]高校和企业是一个协同创新共同体,需要围绕产业升级对未来科技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在资源协同、培养协同、研究协同上进一步发展。高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学科专业等优势资源,这是企业发展需要依托的;企业具有丰富的实训基地、技术及财力资源,这是高校践行三大职能需要获得的外力支持。基于双方需求的互补,更需要整合相关资源,共同组建科技平台,联合建设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促进创新与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