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究竟如何?能否达到自身设定的目标、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期待?这些是所有高校不可回避的必答之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开展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治理的核心诉求。通过内外部的周期性评估,高校能回应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切,也能盘点自身成效和不足,深入反思和持续改进教育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起步、实践、发展、创新4个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创新发展阶段。教育部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确立了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评估和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五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日趋完善、适合国情,为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国际上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力。[1]
作为院校评估的两大方式之一,审核评估已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并纳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一轮审核评估已然拉开帷幕并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在充分继承上一轮审核评估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借鉴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先进理念,全面对接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从评估指导思想、理念标准、实施方式等方面系统设计、改革创新,对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新一轮审核评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对上一轮审核评估推动高校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力度不够、评估分类不明确、评估结果刚性不强、评估整改乏力等不足[2],在评估导向、内涵、类型、方法和功能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升级和创新,特别是目标导向上更加明晰,即通过评估真正压实高校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激发质量保障内生动力,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然包含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特征与历史使命。大力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教育强国的根本途径。[3]建成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特别是高等教育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须推动本科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快建设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校内校外协同联动的诊断改进机制,既是应对新的挑战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紧迫任务。
当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普遍建立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如美国全国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CHEA)、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德国认证委员会(GAC)、法国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高级委员会(HCERES)等国际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了专业质量认证、课程质量评估、院校评估、教学评价、科研评估等质量评估工作,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审核评估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将其作为引领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理念,日渐成为各类评估认证工作的理念共识和行动自觉。加快建设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质量保障需要,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评估的共同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40多年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区”,虽然高校重视人才培养热度在升温,但改革的动力、深入性研究、啃硬骨头的韧性都仍然不足。[1]新一轮审核评估充分发挥改革“指挥棒”的作用,紧扣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不动摇,更加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的综合改革,坚持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衔接“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创新等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当前,高校本科教育供给质量保障正逐渐从“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即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个体存在的发展过程,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新视角。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校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参与和感知最能反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内部供给。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学习经历和体验是高校教育供给质量的核心。高校可以通过环境创设、交往引导、文化沁润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在顿悟中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成为更完整的人。强化产出导向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加快建好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应然走向。
福州大学于2023年9月22日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第一类审核评估的实地考察,审核评估的重点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评估专家组对学校“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三制三化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三横三纵”科产教融合机制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开创了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培养了大批卓越拔尖创新人才。[4]回顾和总结两轮审核评估带给学校的重要变革和成效,特别是从2022年初启动自评自建工作以来,以新一轮第一类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建立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更加全面检视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贡献,更加巩固了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更加凝练了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新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列出了“问题清单”,开出了“诊断药方”,将为后续开展评估整改回头看、教育思想大讨论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战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国内较早引入并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守育人初心,助学生成才”质保理念。以“立德树人、质量第一”为导向,出台《福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多重循环、运行有序、及时响应”的教学支撑和反馈机制,将质保理念宣贯给全体师生员工,溢出至校友、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建立了以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闭环改进为特征的质量保障体系,树牢“质量共同体”意识,努力做到教学更加卓越、学生更有收获。
全员参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聚焦卓越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学校、学院、专业协同推进,教职工、学生、校友、用人单位共同发力,招-培-就联动,一体化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全过程监控人才培养工作。建立“5+X”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学院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5个方面开展常规监控,定期开展“X”专项检查,强化各环节全过程质量管理,形成了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全闭环构建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监测-反馈-督导-改进-跟踪”持续改进制度,开展课程-专业-学院-学校四层面数据监测与评价,及时通报反馈信息;相关教学单位针对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位;做到监测有通报、评价有反馈、整改有措施、落实有督查,形成质量管理闭环。
学校建立健全审核评估组织机构,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为成员的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审核评估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审核评估工作办公室,由分管本科教学副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面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和部署,出台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全面营造评建工作氛围。通过调动校外评估推力,激发校内评价动力,将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促进发展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形成了“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共同发力、运转高效”的联动机制,建立了“两横两纵”审核评估工作体系。
9个工作专班和5个指标负责单位“双横向”推进。制定工作专班及审核评估指标负责单位的任务推进表,围绕评估指标开展校内自评,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针对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拟定工作举措及进度安排,实行督查督办和限期整改,两个月一次专题汇报,以“台账销号”方式一抓到底,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
专项检查和学院专业评估“双纵向”推进。对全校21个学院98个专业(含4个中外合作项目同名专业、6个闽台合作项目同名专业)的9类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教材、试卷等课程考核资料、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开展专项检查和通报。各学院和专业对照评估指标和审核重点开展自评自建,认真总结自身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撰写自评报告,形成支撑材料。成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咨询指导的校外专家组,对学院自评自建情况问诊把脉和咨询指导。通过“自我评估—查缺补漏—专题评估—反馈问题—落实整改”,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改进闭环。
学校严格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监控,建立“5+X”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党政听课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专业建设质量监控,开展专业预警监测,对不达标专业实施专业预警或退出。实施在校生学业质量监控,执行学业预警制度,及时给予帮扶和教育。实施毕业生培养质量监控,定期开展应届毕业生在校学习体验调研、毕业半年后就业质量调研、毕业五年后职业发展调研,多视角收集意见和建议。实施学院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每学期开展学院教学管理基本教学状态监测,及时查摆问题。实施教学专项检查监控,开展期初期末教学秩序专项检查,对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检查,查缺补漏。
学校坚守专业国标的核心要求,紧跟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嵌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出台了《福州大学关于加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专业建设上水平、追卓越。突出因材施教、分类分层,制定了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涵盖教师任职全方位的“教学达标、师德规范、职级晋升”等一系列质量标准。
各工科专业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评价,将结果应用于持续改进。持续抓好认证保持期的工科专业综合改革,落实“3个3”产出机制,倒逼课堂教学创新,改进教学策略,加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理科、文科专业引用教育部评估中心的理农人文社科类试点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强化产出导向,先后修订了2017版、2019版、2022版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测。在国内率先把“品德修养”确定为全校所有专业毕业要求首个指标项,树立“价值引领、知识拓展、思维训练、能力建构”四位一体育人理念,分别关联落实到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构建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互相支撑的“大思政”课程矩阵。
共入选37个国家级、2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已有20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通过专业认证及专业评估的专业总数居于福建省高校首位,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也名列前茅(全国并列第8名)。
专业预警工作遵循基础性、可比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学校将师资条件、专业招生调剂率、转专业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去向落实率等方面列为专业预警数据监测内容,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专业预警数据监测,并将监测评价结果作为开展专业预警和专业调整工作的重要依据。校内专业预警实行黄牌、红牌提示。被认定为黄牌预警专业所在二级学院要认真分析研究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与改进措施加以整改;三年内无明显整改成效,报请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决定,由教务处进行约谈,限制专业建设经费投入。被认定为红牌预警专业报请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限制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减招、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
学校每年开展一次校内专业评估,评估对象为有一届及以上本科毕业生的在招专业。本科专业评估充分利用常态监测数据,采用定量评估,设有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2项。定量指标主要来源于每年学校上报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后生成的结果数据,以及教务处等相关部处提供的数据。学校从每年上报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的数据中,获取专业评估需要的各项数据,同时根据专业评估需要,组织有关部处补采有关数据,尽可能减轻专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导入专业评估管理系统,并依据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分值以及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专业在每项指标的最后得分并排序。
注重加强专业预警与专业评估的结果应用,推动专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专业评估结果提交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并报请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以适当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为学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配招生计划、划拨建设经费提供依据。学校设立专业评估专项绩效,原则上奖励专业评估排名前10%和专业评估中取得明显进步的专业。其中连续两年处于专业评估排名后5%的专业,且同时又处于专业红牌预警的专业,视为专业评估“不合格”。
学校全面落实专业认证和课程思政理念,近3年成系列地制修订了51个教学管理文件,倒逼各专业反向构建课程支撑体系,实施课程达成度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淘汰低支撑或无支撑的课程,增设“四新”课程,修订教学大纲,革新课堂教学,建立以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出台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管理实施办法,通过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党政听课,形成了监督和引导相结合、重在引导的多维多层的课程评价督导体系,通过“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课程质量闭环改进机制,对督导中发现的教学问题,予以反馈和指导帮扶;对评估、检查中发现的管理问题,组织专题研讨,责令制定整改方案、跟踪落实。按照“自上而下”引领和“自下而上”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2批立项建设290门校级一流课程,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五大类一流课程,入选4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82门省级一流课程。
我国高等教育在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小精特”新型研究型高校等多种办学模式[5],多数高校已建立了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学质量评估处、教学质量管理督导处等质量管理机构,但都面临着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外部压力。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典型的质量保障机制——科层机制、文化机制[6]。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科层机制管理模式,注重规范性、秩序性和效率,能够确保教学管理的稳定和高效,在高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集权突出、过于刚性、协调性弱等缺点,容易导致高校质量监控与保障长效机制流于形式、各自为政、创新不足等问题,正处于从科层机制向文化机制过渡的过程中。文化机制是自下而上、由内向外的,质量保障主要动力源于文化自觉,保障手段主要是质量意识和价值追求。
学校可聚焦卓越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学校、学院、专业协同推进,教职工、学生、校友、用人单位共同发力,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保障机构联动协同,全员参与构建了全链条、闭合式质量监控体系。
决策机构。校长办公会是本科教育教学的领导决策机构。校长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本科教学日常决策。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对学校和学院本科教学重大事项行使指导、审议、评价和咨询等职能。
执行机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教务处是全校本科教学管理协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与专项评估,收集反馈质量信息,指导和支持学院质保体系建设。各学院院长为本学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推动质保工作落细落实,并对监控反馈意见及时分析和改进。
监督机构。学校设立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成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督导组,发挥教育教学咨询、监督与指导作用。校院两级督导均由具备较高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有较强责任心、秉承公平公正理念的优秀教师组成,总体水平高、数量足、结构合理,有力保障监督工作有序开展。
保障机构。学校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为质量监控的协同保障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充分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确保师资队伍、教学经费、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图书资料、校园网等教学条件和资源的配备充足,满足教学需要。
学校可出台主要培养环节管理办法,明确实施要求和工作规范,加强校院联动推进,全面落实并发挥标准的导向、诊断、基准作用。
人才培养标准。学校印发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性意见、培养质量达成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各专业按照学校部署安排,结合高等教育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定期修订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学分学时等要求。
专业建设标准。学校出台本科专业设置、专业评估等管理文件,明确了专业设置的审批程序和监督检查事项,提出了学校规划执行、社会需求论证、办学条件保障等规范要求。各专业结合专业国标、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一流专业标准,自定建设标准,定期开展自检自查自纠,紧扣人才自主培养发展主线,确保专业建设底线,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教学环节标准。学校出台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教材管理、实习基地建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综合测评等管理文件,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考核评价等教学环节提出具体规范和实施要求。各学院、专业及任课教师依据办法要求,完善教学大纲、考核评价等各环节标准,确保严格执行到位。
学校可建立“5+X”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各环节全过程质量管理,形成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严格质量管理,强化过程监控。学校建立“5+X”质量监控机制,全过程加强质量管理。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党政听课四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专业建设质量监控,开展专业预警监测,对不达标专业实施专业预警或退出;实施在校生学业质量监控,执行学业预警制度,及时给予帮扶和教育;实施毕业生培养质量监控,定期开展应届毕业生在校学习体验调研、毕业半年后就业质量调研、毕业五年后职业发展调研,多视角收集意见和建议;实施学院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每学期开展学院教学管理基本教学状态监测,及时查摆问题;实施教学专项检查监控,开展期初期末教学秩序专项检查,对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检查,查缺补漏。
学校可开展课程-专业-学院-学校四层面数据监测与评价,鼓励开展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建立“监测-反馈-督导-改进-跟踪”持续改进制度,及时通报反馈信息、强化个性化指导和督促,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实施教育质量数据监测,采集督导听课、专业建设预警、专业建设成效、学院基本教学状态、学校教育质量等5类监测数据。实施教学质量通报机制,每学期面向校内发布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编制督导工作简报;面向社会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构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对建设成效滞后的专业进行预警、限期整改;对督导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给予指导帮扶;对评估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和交流,责令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改进意见;对管理及保障服务问题,及时整改,保障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