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薇 张文兰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心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思考如何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问题,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也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途。“确立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价值、目标、体系和路径的时代坐标”[3],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课题。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生活需要,是深入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和关键抉择。
新时代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彰显着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本体功能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衍生功能,蕴含着教育与劳动实践、消除贫困、公平正义之间的关联逻辑。
共创富裕的对象是劳动产品,共享富裕的前提是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唤醒学生劳动实践自觉和增强其劳动实践能力,促使其辛勤、诚实与创造性劳动,为全体劳动者共创共享富裕提供实现条件。一方面,教育唤醒集体劳动自觉,厚植勤劳致富理念。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集体自觉的过程,是个体与集体财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教育作为系统组织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要场域,能够促使劳动价值观融入学校、家庭和社区,唤醒人民群众的集体劳动自觉,将勤劳创新致富理念深植于人民心中,凝聚民心、民智和民力,为实现共同富裕稳固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教育优化劳动人口素质,促进社会财富共享。教育理想的追求是“以实践和行动为视域,以融通为特征的实践智慧”[4]。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知、情、意、行通过个体身心而融入其中,获得现实性的实践智慧与劳动品格。进言之,教育能够通过培育劳动者主体自觉、挖掘发展潜力、提升劳动技能和丰富劳动品格优化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使他们合理正当地共享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要求解决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问题。教育关涉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和提升,能够增强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和终身发展自觉,阻断物质和精神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以物质富裕为支撑的全面富裕。一方面,教育提高自主脱贫能力,摆脱物质生活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是物质贫困问题。正如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所言,“贫困最根本原因在于可行能力的剥夺,使得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基本能力”[5]。教育能够通过均衡资源发展增加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增量,强化他们脱贫致富的基础素质和发展能力,为其获取与享有物质生活资料提供内生动力,进而帮助其摆脱物质生活贫困。另一方面,教育增强终身发展自觉,破除精神贫困桎梏。精神贫困包括绝对和相对精神贫困,前者指“物质贫困导致主体教育缺失、科学文化知识匮乏、思维方式僵化、价值观念滞后、精神生活贫乏”[6]。后者指“主体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等落后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7]。教育贯穿人之成长与发展的始终,其“志智双扶”功能有助于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塑造精神贫困个体终身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能力意愿与精神状态,使其破除自身精神贫困桎梏。
共同富裕是公平与效率、共享与发展的辩证统一。教育能够正视不同劳动者之间“自然的平等”与“自然的差别”,确保他们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同时发挥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动性,促进以普遍富裕为基础的差别富裕。一方面,教育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保障富裕机会公平。保障机会公平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必然结果,是维护规则公平的重要表征,也是推进分配公平的基本前提。机会公平要求排除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等获致性因素影响的机会不平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拥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前景”[8]。教育是事关社会公平的公共事业,它通过培养人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能够保障和促进全体人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公平获取共创共享富裕的机会。另一方面,教育尊重社会个体差异,捍卫富裕结果正义。基于不同劳动者努力程度、劳动质量、禀赋能力和贡献差异等进行财富利益分配是“一种根据差异之对等性、对象化表现而进行的分配”[9]。它彰显着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同与展望,能够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财富增升。教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它“尊重不同个体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差距形成的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合理性”[10],守望“扶贫帮困和追求卓越的德性正义”[11],推进共同富裕结果正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直面共同富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为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石和实践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逻辑理路得以形成与发展。
一是精准瞄向教育脱贫对象,丰富共同富裕人才储备。教育脱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脱贫模式,它能够精准对接教育脱贫对象的差异化发展需求,提升他们的脱贫致富能力。伴随《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从国家意志层面确立教育精准脱贫的战略性地位,教育精准脱贫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在此过程中,教育脱贫政策精准瞄向所有学龄贫困人口,旨在精准培育与提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丰富共同富裕人才储备。
二是协同推进教育脱贫治理,激发共同富裕组织活力。鉴于我国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建构性,教育脱贫治理转向政府引导下的多中心协同治理体系。它要求多方组织依据集体行动规则,通过理性对话与协商共治而形成双向互动、权力多中心流通的教育脱贫治理制度与组织模式。基于此,市场、学校、社会等组织深入细微环节,共同助力政府教育脱贫治理,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组织生命力。
三是动态创新教育脱贫体制,提升共同富裕实践效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脱贫顶层设计目标逐渐转向追求以质为主的教育公平,以教育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依靠教育脱贫”。进入后脱贫时代,坚持以培育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建立健全内源推动型教育脱贫体制,有助于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致富,提升共同富裕实践效能。
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承载共同富裕民生期盼。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础工程。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秉持人民立场,坚持统筹部署和协调推进,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等成果,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等。这有利于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向乡村教育振兴平稳过渡,增进乡民生活福祉和承载共同富裕美好期盼。
一是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优化,推进区域发展成果共享。改革开放以来,为贯彻落实“先富——后富——共富”渐进性民生发展战略,我国实施了东部和沿海经济开发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它们为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和合理配置提供了政策依据,有利于推动区域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二是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互惠共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城乡间教育质量仍存在明显差距,迫切需要探索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为此,我国逐渐确立以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为目标的融合模式,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双向流动、互惠共生,致力于激活乡村教育资源效能、提升乡民致富能力,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保障群体教育资源供需匹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脱贫精准化等举措,有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质量和工资收入,畅通该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重点培育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进城农民工等潜在中等收入群体,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共同富裕社会结构。
一是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空间,释放共同富裕场域动能。《“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要求,“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更拓展至家庭、社区等教育场域。坚持“以‘统整’思维构建一个‘价值同构’的泛在教育空间”[12],提升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释放场域动能。
二是更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载体,激活共同富裕资源动能。为促使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健全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来扩大教育经费投入;另一方面,通过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等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推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使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资源动能得以持续激活。
三是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程序,强化共同富裕组织动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决策、投入供给、监管评价等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首先,统筹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不同服务组织的权责事项。其次,健全财政投入长效机制,优化整合投入和供给资源。最后,加强项目监管和绩效评价,开展年度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从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运行效率,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强化多方组织动能。
一是优化教育治理制度供给,契合共同富裕战略任务。教育治理体系是以教育制度为中心的支持系统,它关注教育治理对象多维性、要素互动性与内容周延性。为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现代教育治理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已基本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等领域全覆盖,办学管理、招生考试、人才培养与督导问责制度等内容全统领,有利于强化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等功能优势,契合共同富裕战略任务。
二是革新教育治理技术体系,扩充共同富裕实现条件。教育治理技术既包含价值理念、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等“软技术”,也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硬技术”。因此,一方面要坚持“民主、参与、服务、自治等核心价值取向”[13],以法律体制保障教育治理的平等民主和公平正义。另一方面,将新兴信息技术纳入教育治理工具库,加强教育数据规范治理和质量保障,促进教育治理服务流程信息化,扩充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
三是彰显教育治理主体优势,夯实共同富裕组织保障。首先,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与优化服务有机结合,开展宏观统筹、目标整合、协调分歧等权责行动。其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主办学能力。最后,完善法制建设,发挥社会组织的政策咨询、资源供给、教育评价等作用,以彰显多方组织在教育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职责效能。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优势,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是新时代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巩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组织基础。一方面,将党的权威建设和多主体共治效能进行整合,提升党组织和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营造多元包容与合意共生的治理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宏观统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来引导市场、学校、社会组织等协同参与教育缓解相对贫困行动,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资源协整机制,强化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资源支撑。一方面,精准对接城乡相对贫困人口教育资源需求,统筹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融合一体和乡村教育振兴,强化政府组织的资源供给与统筹整合功能。另一方面,发挥市场机制的要素发掘和资源协整效用,促使城乡相对贫困人口共享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横向联动发展和代际纵向流动跃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健全能力培育机制,激活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关注相对贫困人口的身心和谐发展需求,系统开展宣传教育、榜样激励、信息服务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另一方面,健全相对贫困对象动态识别系统,深度挖掘和全面剖析相对贫困个体的内在发展需求,精准培育和提升其自我服务和自主教育能力,促使其共享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
四是健全质量监测机制,提升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实际效益。一方面,探索教育测评模型、教育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教育缓解相对贫困质量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从多维度视域分析相对贫困人口海量数据,增强教育缓解相对贫困“标靶效应”。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跟踪监测相对贫困人口的就业信息数据,通过专家智库、远程指导、线上会议等方式解决其就业难题,提升就业质量和工资收入,确保稳定、可持续步入脱贫致富之路。
一是优化治理保障体系,加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一方面,加强党对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领导,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发挥党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引领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完善教育政策决策、执行、评估和督导机制,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和引入社会参与治理机制,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撑。
二是优化资源保障体系,充实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资源储备。首先,坚持以保投入、调结构、提效益为主攻任务,完善教育经费分配监管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其次,推进以个性化、开放化、智慧化为特征的课程改革,基于多维育人目标实现课程内容“素养化”。再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14]。最后,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和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解决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矛盾,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资源保障。
三是优化评价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良好生态。首先,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机制。其次,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和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再次,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健全教师荣誉激励和绩效考核制度。最后,创新德智体美劳育人过程性评价方法和构建学生综合发展测评模型,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
一是构建教育法制体系,夯实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法治基础。一方面,立法明确终身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和组织原则,划分央地教育管理组织的权责事项。另一方面,以法制手段保障落实终身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立法确认专职人员培养目标、内容与计划,同时维护信息技术和网络舆论生态,从而确保全体人民公平享有终身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为推进共同富裕积蓄人力资源。
二是构建智慧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主体实践。一方面,秉持人机协同的底线思维,优化智慧教育生态学习资源,培养面向智慧教育的教师,“构建‘教法——技术——文化’平衡的智慧学习生态”[15]。另一方面,运用指数技术对智慧教育全要素进行升级、融合与重构,培训教师指数思维和TPACK思维,利用cMOOCs、STEAM教育等模式发挥智慧教育的指数效应,从而指导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为促进共同富裕释放主体能量。
三是构建融通教育体系,创设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一方面,统筹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实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普通与职业教育沟通顺畅、职前与职后教育衔接紧密。另一方面,优化终身教育服务组织荣誉激励政策,支持自我导向学习、社区教育、社会培训、在职培训、正规学校等系统衔接互动,实现各系统之间教育资源的高效联通、互惠共生,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创设有利条件。
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将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个体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功能优势,聚焦相对贫困缓解、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等时代议题,既立足当下踏实干,又放眼长远接续干,以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