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育实践

2024-06-12 08:29卫彩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建筑工程

■卫彩娜

(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建筑行业的繁荣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建筑模式下,过分追求进度和成本,忽视了工程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一些建筑项目出现了质量低下、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实践。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型培养模式,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关于“工匠精神”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育实践研究还比较缺乏。尽管有一些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制造业等领域,对于建筑行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匠精神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建议。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认真负责的专业精神

“工匠精神”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拥有这种精神的从业者才能够真正做到认真负责、专业精湛和工作态度严谨负责。“工匠精神”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关注整体的完成情况,更要注重细节的处理。他们深知细节的重要性,明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他们总是从细节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突破。他们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材料选择,都力求做到最好。他们将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活动中,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满足[1]。他们明白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在行业中立足并取得更大的成就。“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的追求。只有拥有“工匠精神”的从业者,才能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德技并重的职业精神

德性方面,“工匠精神”强调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等品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从业者应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客户、同事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勤奋敬业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技术方面,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技术能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从业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工程工具和设备,掌握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这种职业精神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且能够树立行业良好的形象,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

追求卓越意味着在工作中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和质量。建筑工程是一个需要精确度和细致性的行业,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整个项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在设计、施工和监督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谨慎。我们应该追求完美,不仅满足基本要求,还要超越期望,力求达到最好的结果。同时,敬业投入精神意味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奉献。建筑工程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精力的工作,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才能够克服困难,保持积极的态度,并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并愿意为了项目的成功而付出努力。

二、“工匠精神”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育现状

(一)忽视了职业责任的教育

当前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注重学生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职业责任的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关注技术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对于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培养。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责任的教育往往只是作为一部分附加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同时,教育方法也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为主,缺乏对职业责任的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一些人认为,“工匠精神”主要是指技术能力的高超和工作质量的保证,而忽视了职业责任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也影响了教育体系对于职业责任的重视程度。

(二)教育培训计划不够合理

教育培训计划中存在着对工匠技艺培养不够重视的问题。“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对细节的关注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这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来培养。然而,现有的教育培训计划往往只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这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胜任复杂的建筑工程任务。此外,教育培训计划中对“工匠精神”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术的追求,还包括对工作的热爱、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然而,现有的教育培训计划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心,无法胜任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

(三)教育培训的方式较单一

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对较少。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听讲、阅读教材等方式获取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无法胜任工作岗位[3]。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然而,现有的教育培训方式忽视了这些方面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际的建筑项目设计和施工,缺乏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实践机会。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真正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工匠精神”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育对策

(一)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人才的培养中,教师占据非常重要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育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要素,所以,建筑工程技术的的专业教师需要深入专业实践中,了解专业技能的需求以及专业精神的内涵,为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也就是说,学校要强化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可以通过企业访问工程师与高级访问工程师等形式去完善学校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锻炼,并通过大师工作室、企业教师工作室、企业与学校联合设立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完善对教师的培育工作;此外,在教师人才的培育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最好能够聘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促进专业化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教师也能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实际中需要的相关技能,提高学校课程的知识转化能力,为学生走向实际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二)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促进工匠精神养成

职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是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建立学生职业归属感的重要措施。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工匠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先进理念。

学校可以与建筑工程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企业文化课程,教授企业文化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定期邀请建筑工程企业的代表到校园进行讲座,分享企业文化和行业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还可以举办校企文化交流活动,如企业文化展览、企业参观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与建筑工程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培养“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以职业工作内容为引导,建立全面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全面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考核也对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考核,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措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突出生产实际过程中需要的评价,评价主体也要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探究、自主性的学习,通过考核能够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

学校可以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各个岗位的职责、技能要求、工作流程等。这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与从业人员交流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4]。根据职业工作内容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满足职业需求的能力。将职业工作内容融入教学中,设计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这些项目可以模拟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从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等全过程的任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实践项目报告、口头答辩、实习评价等。评价内容应涵盖学生在各个职业能力标准上的表现,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评价中可以邀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评价过程,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行业经验和实践意见,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四)基于岗位能力的培养,优化教育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岗位需求,对岗位能力进行职业的分析,并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工匠精神的分解,优化教学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确定的过程中,将这些要素融入课程的学习中,满足课程学习的要求,多元化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比如,学校可以根据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程内容应包括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教学,如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可以通过与建筑公司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同时,引入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习和分析真实的建筑工程案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这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建筑项目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可以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交叉学习,如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等。提供跨学科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五)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实现培训工作无缝衔接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是企业对于人才的根本要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实际建筑企业对于员工“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校与企业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合作内容、目标和责任;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双方的合作事宜,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可以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和设备,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同时,企业可以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实践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供实际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指导[5]。此外,学校可以和企业共同设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习基地可以提供真实的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评估标准,确保实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建筑类企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人才的能力具有职业技能和“工匠精神”两个方面的维度,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分析,提出了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视域下构建全面人才的有效对策;总的来说,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从思想文化上融入“工匠精神”,从内容课堂上融入“工匠精神”,深入推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实现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优化提升,促进人才培养的发展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90后大工匠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工匠风采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