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生活化教学』主张

2024-06-12 04:59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花东教育指导中心杨瑞国
师道(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生活化法治

文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花东教育指导中心 杨瑞国

思政课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开设的课程, 主要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德育, 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小学的思政课, 小学的思政课是针对小学德育和法治教育的, 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 思政课“生活化教学”主张是指运用生活化的方法, 推动小学思政课教学的发展。

一、“生活化教学”的背景分析

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颁布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界影响广泛。 2022年4 月, 在总结过去十年实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将五项核心素养划分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思政课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着眼点,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最终目的。

思政课是一门面向青少年和儿童的德育课程。 人的德育要以生活为基础,人的德育是通过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而获得的。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理解个人及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并能将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道德准则,并对其进行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可以明辨是非善恶;在经历、认识、实践中,形成优良的品格。 思政课“生活化教学”主张,拟立足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生活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二、“生活化教学”的涵义

“生活化教学” 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内容要紧紧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将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经验等与他们所学的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提倡以课程标准和现阶段的学情为依据,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找到适合的情境, 把课堂上的知识跟生活实际进行密切结合, 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和真实的生活经验, 来帮助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并积极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三、“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杜威在《杜威教育论著选》中,提出了“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这两个伟大的教育观, 主张教育的实质就是对经验的不断重构与重建,并提出了“教育就是成长”“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对经验的重构”这三个重要理念。

(二)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念。 陶行知在20 世纪20 年代就提出 “生活教育”, 提出“人生就是教育、 社会就是学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他主张教与学都围绕着一个“做”字,在“做”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先生不赞成教育和生活、社会分离,不赞成理论和实践分离。

(三)新课程理念。 2022 年版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到加强学段衔接, 合理设计小学课程,重视活动、游戏、生活的设计。 从教学目标来看,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过健康美好的生活。从教学内容来看,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是在学生生活现象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和提炼,借助学生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融合实现对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科学组织。从教学方式来看,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为主。

四、“生活化教学”主张的探寻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例如,《干点家务活》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 使学生能熟练地做些简单的家务,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2.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到家务劳动的快乐;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让他们了解到做家务也是一种孝顺父母的表现。在教学中, 老师要围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学。 一是认识对象具有生命性, 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定要以现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据, 并且要与当前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能力目标生活化,在能力目标中, 需要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同时还要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活化,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 而且要将这些价值观念贯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中。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例如,把学生所在社区的历史典故、 传统文化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引入教学,通过组建理论宣讲团、红色故事宣讲团、社会实践志愿队等,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实行“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让思政课走出校园, 在教学中逐步形成 “身边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让教育真正“走”起来、“活”起来。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方式生活化主张重视学生的亲历和体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第一,创设情境, 体验知识生成。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创造出一种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产生相关联想, 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验和探究之中。 第二,为学生提供指引,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升华。体验式教学着重强化了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体验式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情感的升华。 第三,参与实践,体验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教学过程生活化主张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在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交流、辩论会、主题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促使学生认可和内化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达到育教合一。在这过程当中,老师要善于创设出生活式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指导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 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案例分析、交流讨论,还有“我来当法官”等体验活动, 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感受认同法律的作用, 从而激发自愿弘扬法治精神。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生活化主张学生的知行体验。 在教育实践中, 教师应重视教育活动和生活的相互渗透, 着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着眼引导学生的未来生活。引导学生经常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社会小调查、 志愿者服务等各种公益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养成。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不同的评价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建立起一个多方共同激励的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各个评价主体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 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生活化法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