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坦洲镇七村小学 刘颖诗
阅读思维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着重培养的素养之一, 优秀的阅读思维应具备完整性、系统性、全面性。为促进小学生阅读思维培养,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被一再强调,并被纳入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中。反观实际,当下学生阅读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的现象屡见不鲜,为切实落实整本书阅读,笔者提出以下阅读策略。
选书是整本书阅读从“0”到“1”的第一步,然而,面对广阔无垠的书海,选什么,怎么选,许多学生和家长皆满腹疑团,甚至盲目跟风,选择了不符合学情的书籍。 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阅读自然也需与学段学情相吻合, 故选书第一步需要了解学情。 如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少, 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阅读体裁应以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为主;第三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大幅提升,专注力提升,有一定的逻辑思维,阅读体裁可晋阶阅读难度较大的说明文、中长篇经典名著等。
了解学情后,我们着眼跟前,教材课文就是最优选书指南。 根据一年级学过的《乌鸦喝水》,可选其出处《伊索寓言》,五年级学过《猎人海力布》,可继续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大全》。 当学生经过课堂教学后,对课文已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以该课文作为起点, 选取课文原著进行整本书阅读, 可使学生在第一步 “选书”环节上不再漫无目的,轻松实现从“0”到“1”的跨越。
小学阶段的学习中, 课文大多节选自经典著作。在经典著作中,成功的人物塑造必定是多面、立体、复杂的。因此,整本书阅读中不妨以某一个人物形象为据点,探寻其经历、性格、思想等随着剧情发生的变化,借一人观全局。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篇幅长达100 回,87 万字,涉及人物众多,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完整本书无疑存在巨大困难。 然而,纵览全书, 师徒四人始终是贯穿全书的主要人物, 抓住师徒四人便可深入阅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展现了一只勇敢机敏的猴王,然而,这就是孙悟空的全部面貌吗?显然并不是,如若只读第一回, 便只知孙悟空勇敢聪慧,倘若继续往下读,读到第四到第八回呢, 那是不甘平庸的弼马温和桀骜不驯、不畏权贵的齐天大圣;读到第二十七回,一个过于冲动、沉不住气的孙悟空跃然纸上……从第一回到第一百回, 师徒四人的经历必定展现了他们多面的性格特点及变化,教师可抓住这点,让学生在师徒四人中选定其中一个,为其设计“人生档案册”,在阅读过程中,记录其经历和性格特点变化, 让阅读从浅入深,引领小学生读完全书。
成果展示是一种学生自主消化阅读内容后,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的信息反馈,是学生有效思考、思辨的结果, 也是教师测评学生阅读质量和效果的一种手段, 更是反推学生坚持整本阅读的强力措施。 教师在学生整本书阅读前, 布置阅读成果作业,为学生设立阅读目标,助推学生完成整本阅读。
成果作品可选择制作手抄报、设计文创产品、设计桌游产品、编排情景小剧场等趣味性强、体验性强、展示性强的多元化形式, 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让整本书阅读不单调枯燥。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阅读四大名著并设计四款 “名著大富翁”,按剧情的发展设计格子的游戏内容,旗子前进后退的依据等。学生为完成桌游设计,完善游戏规则,必会持续阅读。
在整本阅读完成后, 学生通过展示成品来反馈整本书的阅读成果,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有效实现师生之间双向反馈;教师还可对优秀作品进行颁奖, 当学生受到赞许,会增加其阅读成就感。受到赞扬的学生感到喜悦, 有利于激发主观能动性,自发开始阅读下一本书,而没受到赞扬的学生, 教师应鼓励其继续努力,提高下一次的整本书阅读质量,反推学生落实整本阅读,逐步令整本书阅读从教师引导到学生自发过渡。
整本书阅读是单篇阅读教学的补充和拓展, 是培养学生阅读完整性、系统性、思辨性的有效途径。 教师需善用资源,把整本书阅读从“0”到“1”、从浅入深、从引导到自发,让整本书阅读植根于心, 让学生腹中非空空,满载墨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