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尚超
相比城市教育中健全的美育课程体系,乡村美育面临着课程设置不完整、师资力量薄弱、家长和教师对美育不够重视等诸多挑战。由于缺少对美的教育和引导,加之现实生活和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乡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往往容易沉溺于审丑旋涡——平日,乡村学校的教师精力有限,很难细致关照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学生内心深处的焦虑、压抑、空虚、茫然,给“丑”的滋长提供了空间;周末,他们有抖音、“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当身边大多数同学标榜自己是“精神小伙”,讲着各种“段子”,分享自己的游戏战果时,如果不加入这种群体“潮流”,便会显得格格不入……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文化,乡村学生要如何分辨美丑?在美与丑共存的复杂世界里,他们该如何理解生命的价值,又该如何与人交往、与社会对话?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如何才能养成美的心灵?
教师引导,课程引领:看见“丑”中之“美”
在思考留守兒童“缺失、缺少”的同时,也要思考他们“有”什么。对“能走就会跳、能说就会唱”的山里孩子来说,艺术是向外表达的桥梁。立足乡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教育公益机构“艺启梦想”创新开设了“艺术+心理学”的艺术疗愈课程,通过绘画这一非言语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记录自己的奇思妙想、对身边现象的理解以及心中对未来的期待等,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如自信心建立、自我及情绪认知、沟通表达、团队协作等心理成长任务,从而帮助学生以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视角,辩证地理解“美”与“丑”的内涵,培育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
清代美学家叶燮说:“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也,然必侍人之神明才慧而见。”美充盈在天地之间、万物之中,须心明眼亮、善于洞察之人才能发现并表现出来。想让学生在美育课堂中变得心明眼亮,拥有辨别分析美丑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
在一次以“家乡”为主题的创作课上,教师问三年级的学生:“你们认为家乡最美的时候是什么季节?”有学生回答道:“是夏天,因为夏天的山最美。”教师又问:“那夏天的山上都有什么呢?”本以为会收获常规的如花草树木、牛羊小鸟一类的回答,但一位学生的答案出乎教师意料:“有云和牛粪。”“牛粪”这个答案听起来并不算“美”,但教师并没有否定或批评学生,而是耐心问道:“你觉得它们美在哪里?”学生回答道:“它们都是一样的柔软,而且云的影子可以给妈妈遮阴,妈妈把牛粪晒干了可以点燃它来取暖。”这个答案无疑是美的,而且是隐藏在“丑”的外表下的纯真的美、朴实的美。挖掘美的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引导和鼓励。在课堂上,教师是观察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创作时的状态与情绪变化;教师也是倾听者,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分享与表达;教师还是陪伴者,要用耐心与包容呵护学生成长。
在引导学生理解、审视和改造“丑”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艺启梦想”美育课程以艺术疗愈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并通过艺术形式与之对话,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真正实现以美育人。
“艺启梦想”美育课程既是艺术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内容的顶层设计,单次课堂结构的设计参照心理团体工作坊的框架,在每个阶段均设置自我认知、情绪情感、人际关系三个目标模块,同时结合不同主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感悟生命之美,赋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其教学结构通常包括“主题导入—创作引导—创作—分享评述—课堂总结”五个环节。该课程提倡尊重学生,以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对美的渴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
深度挖掘,持续跟踪:激发“心”成长力量
在“我所知道的爱”主题课程中,拉姆的作品独树一帜——当其他学生用绚丽的色彩画着爱心、彩虹以及其他代表美好的意象时,拉姆选择用炭铅在纸上画出各种纷杂的线条。班里几名学生对拉姆的画提出了疑问,认为拉姆的画“很丑”“一点都不美好”。基于“不批判、不评价、尊重表达”的课堂原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同时鼓励拉姆自己解读画作。于是,拉姆讲述了画中的故事:“很久以前,黑暗降临大地,人们随即离开地球。直到有一天,光来了,他带来了幸福。黑暗随他走了,大地恢复了生机,可他却染上了痛苦。在画上能看到他浓黑的披风。猜猜披风在哪儿?”生动的讲解迎来了热烈的掌声,拉姆的脸上也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对于美的定义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在他们的认知中,不符合“美”的定义的事物会直接被纳入“丑”的范畴。他们对美的感受无法仅通过纯粹的知识传授或理论讲解获得,因此,审美教育要求参与者进行具身体验,在过程中得到情感升华。拉姆的画作分享为整个班级的学生带来了一次提升审美判断力的教育契机,让学生们看到了美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美不只是直观可见的色彩表达,也可以是融入自身情感而产生审美感受的某种意象。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相互尊重、用心倾听、真诚交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有安全感的课堂上积极互动、自主表达,在自省、冲突、比较、重组的过程中实现成长。
和拉姆相比,光良的世界有点像“黑洞”,他将一切信息和对话都吸进自己的世界却毫无反应。他平时走路贴墙角,不太爱说话,成绩常年垫底,如果不是义务教育,可能连小学都念不完。或许每所山区小学都会有“光良”,每一个“光良”都一样,看起来内向乖巧,教师却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课堂分享环节,光良举着自己画的“迷雾中的树”沉默不语,有学生试图帮他解围,表示“他说不出来话”“平时他也很少说话”。教师示意学生们安静,然后站在光良身旁,一边引导和鼓励他,一边把他嗫嚅着说出的话大声复述出来。原来,画中的“迷雾”也是光良心中的迷雾,他就像画中的树,找不到生长的方向。接下来的几节课,为了鼓励光良勇敢表达自我,教师引导他用自己擅长的“树”为主题进行创作,并就画中意象对他进行心理辅导。渐渐地,光良的画色彩鲜艳起来,画中的“树”也越来越有生命力。在一次课堂分享中,光良解读着他的最新画作:“每个人都像这棵树一样,总有一天能冲破浓浓的云雾,生长到看得见蓝天的地方。”艺术的滋养让光良有勇气面对成长中的困难,他开始尝试着交朋友,主动向教师寻求课业上的帮助,努力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曾有一位志愿者教师在学期课程结束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假如没有黑暗,光就不能激发色彩的游戏。色彩因人而生,为人而生,而美育就是要让孩子看到内心深处的光,以此驱散人生的黑暗。”无论是审美教育还是审丑教育,其本质都是培养内心丰盈的人。只有为学生构筑起多彩、丰盈、积极的精神世界,他们的人生才能向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