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2024-06-11 12:23叶为诺叶巧丽
南方农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开化县中药材基地

叶为诺,叶巧丽

(1.浙江省开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开化 324300;2.浙江省开化县新农村建设中心,浙江开化 324300)

浙江省开化县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开化就开始种植和利用中药材,品种达28种之多。据1986 年编写的《开化县中药资源名录》记载,开化有可供药用的动植物资源1 186种,其中植物类1 129 种、动物类57 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近百种。近年来,开化立足资源优势,坚守生态定力,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助推“两山转化”,实现GDP、GEP 双增长的重要路径。

1 基本情况

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药材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历史均为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极为有利的基础。近年来,开化县始终坚持“市场主导、道地优质、生态高效”的原则,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加工型企业为突破,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品牌战略为引领,以开拓营销市场为关键,大力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快速迈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

1.1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开化县建有3.33 hm2以上规模的草本药材基地52个,面积约1.067 hm2,基地集中分布在马金、华埠、中村、大溪边、杨林、林山等重点乡镇。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批林下经济、创意农业、农作创新、野生家种类型的示范基地。目前已创建了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白及、前胡等林中岩壁、树上、林下、林间等多形态种植的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约800 hm2;围绕全县创意农业景观线路和国家森林公园沿线,种植了一批既有较好经济效益、又具有观赏效果的中药材品种,其中菊花基地约53.3 hm2、荷花基地66.67 hm2;结合当前重点开展的农作制度模式创新,推广中药材—水稻、中药材—油菜、中药材—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间作、轮作、套种模式,建立基地约133.33 hm2;针对资源紧缺的品种,开展野生变家种的试种和研究,重点开展了前胡、三叶青、黄毛耳草等的人工驯化栽培和试种工作。

1.2 品种选育不断开发

立足资源优势,结合药材的市场容量和产业化前景,开展引种、试种、筛选、培育,确立了种植技术成熟、品质道地优质、适合开化特色的“主力军”,其中包括白花蛇舌草、前胡、菊花(七月菊、金丝菊等)、铁皮石斛、灵芝、三叶青、黄精、紫苏、刘寄奴、泽兰、籽莲等品种。

1.3 品牌建设得到加强

主导品种培育加快,“开三味”影响力逐渐加大。目前,注册有“钱江源第一村”“开山化物”“三衢瑞草”“青镜谷”“佩千”等品牌,已创省级“道地药园”2家,省级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1个,省级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6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三品认证(无公害、有机)基地16 家,SC 认证基地2 家,有80%以上的规模基地具有产地初加工能力。

1.4 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浙江森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从事铁皮石斛、灵芝、黄精、白及等名贵药材的仿野生栽培和新产品的研发,发展会员4 000 余人,年销售产值达6 000 多万元。已引进衢州开三味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马金工业园区,积极建设“浙西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目前,公司已设计安装了国内首条智能化草类药材鲜切加工流水线,达到了日加工鲜药材60 t,年产值超2 000万元的产能。已引进衢州源一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林山乡江家村及池淮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建设“开化中医药文化产学研实践基地”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此外还与康恩贝、四川太极等一批知名药企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2 主要做法

2.1 优化顶层设计

2.1.1 规划引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规划起到的就是火车头的作用。产业发展,规划必须先行。2021年,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总结评估“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认真科学地编制完成了《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着力打造‘两山理论’转化实践先行区;着力构建林药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着力创建野生药材规范利用示范区;着力建设‘开化好药’高质量发展样板地”,四大发展定位清晰地指明了开化中药材产业“十四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路径、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切实做到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为开化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战略引领。

2.1.2 政策引导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任何一种发展模式的转换,都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2015 年以来,仅国家层面就陆续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等多项政策和规划。2018 年,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颁布出台了《开化县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开政办发(2018)84 号)的政策文件,重点扶持道地药材基地规模种植补助、生产加工设备购置补助、市场营销奖励、政策性保险等4 项。2021 年又正式颁布实施了新一轮的《开化县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开政办发(2021)52 号),新一轮的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加码,扶持内容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共11项,从而用更为精准更为完善的政策导向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2 创新发展模式

2.2.1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

积极引导分散种植的药农抱团组建县中药材产业协会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在联合壮大规模基础上,开化县更是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中药材产业开发的关键举措,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在本地重点扶持市场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或土地流转的方式参与中药材种植。同时加大了与省内外大型制药企业的沟通联系和交流合作,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利益纽带,为企业建立稳固的中药材原料基地,实现互利互惠,携手发展。如衢州开三味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县建立紫苏、泽兰、白花蛇舌草等全草类订单中药材基地约106.67 hm2。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也正在开化积极筹建黄毛耳草、博落回及紫苏等订单生产药材货源基地。力争以“龙头+订单”的模式不断激活共富潜力,快速提高开化优质中药材产品的产能和体量。

2.2.2 “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

近年来,开化县将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助推消薄增收”的有力平台。2019—2023 年,共在齐溪镇丰盈坦村、马金镇界田村、村头镇芳林村等30余个村分别建立起菊花、前胡、白及、紫苏、籽莲等品种的一大批产业消薄基地,基地采用农户自由选择土地入股或出租的方式进行种植,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不仅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也带动了当地低收入农户的增收致富。

2.2.3 互联网+模式

针对中药材产业市场信息和交易平台缺乏、流通渠道还有待完善的短板,开化县主动适应中药材流通市场新要求、新业态,及时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大健康思维运用到产销宣传当中,探索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媒介的现代种植模式和交易方式,引导和鼓励药农积极融入“互联网+”,入驻淘宝、京东、微信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与成都中药材天地网有限公司紧密对接,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高效的中药材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中药材产销信息不对称、交易链条冗长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销售,逐步提升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2.3 推进深度融合

2.3.1 做好一产基地生产文章

药材好,药才好,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过程中,开化县牢固树立了“质量为本、生态取胜”的经营理念,以创建钱江源国家公园为契机,以中药材主导品种的规范化种植为抓手,用绿色生产的方式推动中药材产区建立稳定、可控、规范化的符合GAP 要求的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已建成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近666.67 hm2,其中核心示范区约200 hm2,并逐步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已初具雏形。

2.3.2 强主体优结构,做强中药材加工业

大力引导华康、泰康等制药企业重点围绕本地的道地、大宗、特色中药材品种研发一批适销对路的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品,拓展产业发展范畴,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优势资源、优势项目、优惠政策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力争引进具有较强实力的医药集团,在开化建立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药材加工厂,带动开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2.3.3 以大健康产业发展理念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开化县结合创意农业发展,按照园区景区化理念,重点围绕5 条创意农业景观线路,种植了菊花、荷花、射干、萱草等一批特色中药观赏带,让开化传统的山水景区嵌入瑰丽的中草药元素,绽放出更具色彩的魅力。同时遵循典型引路、先行先试的原则,也正在尝试在中药材重点产业基地和示范园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农事体验、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理疗保健、中医推拿、药浴药膳等特色药旅服务项目,着力打造“科技支撑+道地原料+创新产品+传统文化+药养文旅”的产业体系,促进中药新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前延后伸,使之真正成为助燃旅游热潮、服务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2.4 强化要素保障

2.4.1 资金保障

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在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在资金筹措上,开化县始终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资金,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扶持的基础上,重点吸纳外资和鼓励生产加工企业、药农私人投资,形成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以企业和药农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新机制。同时,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推广经费作为全县中药材生产的管理服务费用,主要用于外出参观学习、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基地、新品种试验引进和市场开发。此外还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服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地方特色中药材保险,逐步构建起全县中药产业发展投资支撑体系。近年来,共累计争取国家财政投入资金5 200 万元,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9 000 万元投入中药材产业。

2.4.2 科技保障

不断强化“科技兴药”的支撑作用,组织力量加快制定中药材主导品种的栽培加工技术规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借脑”发展,增强新品种和适用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创新。积极开展科研,初步解决了4 个重点方向林下中药材类型、创意农业类型、农作创新类型和野生变家种类型的共性技术问题,并集成为可以推广示范的规范化技术,有效提升了中药材产业科技应用水平及种植水平。近两年来,共制定省市级及企业标准23 项,获发明专利11 项,衢州开三味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地草类药材趁鲜切制工艺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4.3 人才保障

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培养乡土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现有技术人员和药农的知识更新,重点加强了农技人员、药农的培训,规范化种植技术、产地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造就了一支高素质、多层次、广领域的中药产业化发展的中坚技术队伍。

2.4.4 项目保障

项目建设是产业提升整体实力、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开化县牢牢抓住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良好机遇,用好国家中医药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项目强“药”,论证编报了一批针对性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项目,积极争取到部省市县农业、农发、科技、林业、水利等多部门多渠道的资金扶持,如中央产业集群资金、省级区域协调资金等。以样板项目工程引路,有效促进了全县中药材产业基地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了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的产业振兴美好局面。

3 主要成效

3.1 生态成效

中药材产业通过采用规范化生产、农林结合、文化养生结合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传统中医药自然、环保的理念,促进了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物的规范使用,减少了对农业生产坏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2 经济成效

按照市场配置,政府扶持、示范带动,主体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据统计,2022 年,开化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 014.67 hm2,一产产值13 800 万元,二产产值7 600 万元,三产产值16 000 万元,全产业链总产值达37 400 万元,带动1 800户农户,促进农民增收18 500万元,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20余个,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加快当地特色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3.3 社会成效

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大大提高了中药材产品的商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拓宽了开化生态旅游业的空间和领域,带动了当地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力就业,为开化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国家公园”的战略目标作出了表率、提供了保障。

4 重要启示

“两山转化”的关键是要全面建立“两山”转化通道,培育优质生态产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化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就是在“两山”理念指导下的生动实践。

4.1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做优产品,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绿色生态是开化中药材产品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制高命脉。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生态取胜”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整合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的技术力量,建立中药材发展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中药材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质量安全溯源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中药材种植技术规范,引导药农严格按照标准化全程控制进行生产,用绿色生产的方式去凝炼产品品质,用过硬的产品去赢得市场,进而引领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4.2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做精品牌,谋势造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商品经济时代,品牌决定着市场占有率。我们要围绕主导优势中药材,从高起点高标准做起,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确定并打造开化的“道地”中药材品牌,加大对道地药材品牌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强化品牌运营,严格市场监管,探索“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模式,深度挖掘品牌无形资产,以品牌的力量集聚资源、扩大市场,推进两山转化。

4.3 中药材产业发展一定要做强龙头,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

中药材产业要想做大做强,仅靠群众自发的小打小闹难以实现,必须要走组织化经营的路径。龙头企业具有技术优势、渠道优势,是连接药农和市场的纽带,是构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的关键载体。作为中药龙头企业,只有紧紧依靠绿色、道地的标准化原料基地,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基地种植农户只有紧紧抱团在龙头企业身边,才能彻底解决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实现优质优价。在切实加强道地药材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政府部门必须要出台更加有力、更加具体的中药材招商引资政策,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知名药企前来投资设厂,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实行组织化订单化生产,形成规范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彻底解决“千变万化市场与千家万户生产”间的矛盾,保证药农收益,降低发展风险,扩大种植规模,引领“两山”转化。

4.4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做深融合,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三产融合是实现中药材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路径。要着力构建以道地优势中药材为基础,以中药保健食品、中药康养产品为核心,以中药延伸产品为补充的“开产好药”产品体系。做足做好中药文化与养生、旅游、科普、餐饮等文化深度融合的文章,充分发挥中药产业可留、可游、可吃、可传、可用的多效功能,打造中药中医全产业链,是构建“两山”转化通道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化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4.5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做大投入,完善多元化多层次投入体系

在方兴未艾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少经营主体感到最为棘手的就是资金的问题。要建立中药材产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政策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政策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和农民自有资本的参与,让政府、社会、农民三方各司其职、协同联动,有效破解“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资金难题,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开化县中药材基地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我的基地我的连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
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