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平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思维品质培养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发展英语思维,锻炼语言建构能力,提高思维灵敏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文章分为五个部分,依次介绍了充实阅读教学导入、分析文本结构、放宽教学主导权、开展微课教学以及结合阅读写作教学等策略,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
一、充实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一)阅读前思维预热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前的思维预热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一环。通过合理设计的预热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他们对待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引入一篇新的说明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初步反思。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时,可以问学生:“你对人工智能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这样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开始思考和联想相关知识。其次,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文本的语境中,预热他们的思维。以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说明文为例,可以通过展示未来科技应用的画面或视频,让学生想象未来的科技世界。这种情境模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去阅读并探索。最后,鼓励学生分享与主题相关的个人经验,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说明文前,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环保的经历,例如参与过的环保活动、对环境问题的思考等,通过分享学生能够从自身经验中找到与文本相关的点,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1]。
(二)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引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创造具体、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首先,可以通过展示真实场景的图片、视频或模型,还原文中所描述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仿佛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动物栖息地的说明文时,通过展示动物栖息地的图片,甚至安排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其次,让学生在想象中成为文中描述的角色,体验其中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一篇描写历史人物生活的说明文时,可以请学生扮演这位历史人物,通过角色的亲身经历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从而引发他们对历史文本的浓厚兴趣。最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文本的主动探索欲望。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说明文时,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如果你是未来科技的发明者,你会发明什么样的科技产品?”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提问引导启动思维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的有效手段。通过巧妙设计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动他们的思维活动,提高阅读效果。首先,可以设计一系列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文本内容。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说明文时,可以从基础的问题开始,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然后逐渐深入,提问“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其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找到答案。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明文时,可以提问“你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探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分析和讨论。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社会问题的说明文时,可以提出“你认为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方法有哪些,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启发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分析文本结构,发展英语思维
(一)结构解析培养逻辑思维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结构解析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解析文本结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厘清文章的脉络,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在进行结构解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主题句和各段落的结构。主题句往往包含了作者对整段内容的主旨表达,而段落结构则反映了文章的逻辑发展,比如当学生阅读一篇关于互联网发展的说明文时,教师可以问道:“在第一段中,你认为是什么句子表达了整段的主题?”其次,结构解析也包括对文章中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的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因果关系,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以一篇关于环境污染影响的说明文为例,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文章中你找到了哪些环境污染的原因和结果?这些因果关系是如何影响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的?”最后,有些说明文会采用时间顺序的结构,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在结构解析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时间线,帮助他们厘清事件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说明文时,教师可以问:“在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的?[2]”
(二)段落标注促进整体把握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段落标注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系统地理解文章,培养他们对整體结构的把握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每个段落的主旨句,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捕捉文章的核心思想。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标注出每个段落的主旨句,如“第一段提到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第二段强调了适度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等。这样的标注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主题脉络。其次,引导学生通过标注关键词,突显每个段落的重点信息。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标注出涉及环境问题的关键词,如“污染”“气候变化”等。这样的标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聚焦文章的关键信息,提高对整体内容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标注逻辑连接词,揭示文章中不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学生可以标注出“因此”“然而”等词语,从而更清晰地了解文章中观点的转折或衔接关系。这样的标注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逻辑发展,形成对整体结构的认知。
(三)阅读笔记强化思维整合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阅读笔记是学生整理思路、强化对文本理解的重要工具。通过有针对性的阅读笔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整合思维,将分散的信息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首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笔记提炼出每个段落或章节的关键信息,例如主题句、重要细节、关键词等。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笔记记录下每个自然段的核心信息,如“第一段介绍气候变化的背景”“第二段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等。这样的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其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笔记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将文章中的不同观点和信息组织起来。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笔记整理出各个段落中作者提出的不同教育观点,从而建立起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思维框架。这样的笔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最后,通过阅读笔记,学生可以进行思维的延伸和联想,将文本中的观点与自身知识或经验相连接。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笔记将作者的观点与自己曾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笔记有助于学生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
三、放宽教学主导权,锻炼语言建构能力
(一)学生主导讨论策略
在高中英語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导讨论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互动交流的重要策略。通过学生主导的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首先,学生主导讨论的首要任务是选择一个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已学知识出发,选择一个与说明文主题相关的话题,如科技创新、社会问题等。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明文后,学生可以选择话题:“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与挑战。”明确讨论的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是为了深入理解文章观点,还是为了就某一方面展开思考。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展开讨论。其次,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特定的方面或问题。比如,如果讨论的话题是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可以有一个小组负责探讨其积极影响,另一个小组负责讨论其负面影响。分工合作可以使每个小组成员更专注于某一方面,提高讨论的深度。分工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小组内部的角色分工,比如一个成员负责总结观点,另一个成员负责提出问题,以促进更全面的讨论。
(二)小组合作构建语境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构建语境是一种促进学生互动、分享观点的有效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探讨、交流对说明文的理解,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说明文,并在小组内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观点。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明文时,可以要求一个小组专注于阅读关于自然环境的内容,另一个小组关注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随后,小组成员在内部分享各自的理解,构建一个更全面的语境。其次,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并提供解答。这有助于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说明文时,可以提出问题:“科技创新对社会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每个小组在内部合作讨论,并共同整理出对应的观点,从而构建了一个有关科技创新的全面语境。最后,小组合作中可以进行角色分工,让每个成员负责特定的任务,如总结观点、提出问题、查找相关信息等。通过角色分工,小组成员可以更深度地探讨各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说明文时,一个小组可以负责总结事件的经过,另一个小组可以负责分析事件的影响,通过各自的分工小组成员共同为构建全面的语境作出贡献[3]。
(三)开放性问题引导自由发言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自由发言是一种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的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这些问题可以涵盖说明文的主题、观点、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以激发学生思考。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明文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个体在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实际可行的方法?”这种问题设计有助于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环境问题的见解,从而促使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首先在个人层面回答开放性问题,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比如提出问题:“你个人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何看法?”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整理自己的思路,并在小组内部交流,形成不同的观点。通过这样的组织方式,学生既能够表达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在小组中得到不同观点的启发。
四、开展微课教学,提高思维灵敏度
(一)快速阅读训练提高灵活度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快速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快速阅读训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迅速把握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灵活度。首先,在快速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比如,当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明文时,可以让他们迅速浏览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文章的主题、段落组织以及论证结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对文章整体结构的认知,提高对信息的快速把握能力。其次,快速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来快速定位文章的重要信息,比如在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说明文时,可以强调关键词如“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学生在快速阅读时,要敏锐地捕捉这些关键词,以便迅速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关键信息的快速定位和理解能力,增强阅读的灵活性[4]。
(二)重难点微讲深化理解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对重难点进行微讲,是一种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解决疑惑的有效策略。首先,教师可以选择文中的核心概念,对其进行详细而清晰的解释。比如,在学生阅读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明文时,如果存在核心概念如“机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微讲对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进行深入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通过这样的微讲,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中的关键概念,有助于提高对整篇说明文的理解水平。其次,教师可以选择文本中的关键词,对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进行解读。比如,在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明文时,如果有关键词“食物链”,教师可以通过微讲解释食物链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以及其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微讲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关键词在文本中的意义,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三)微课后思考引导深层思维
微课后思考是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策略,通过对微课学习的思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思考延伸的问题。比如,当学生学完一堂微课,内容涉及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时,可以要求学生概括总结关键观点,并提出一个思考延伸问题:“在未来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你认为社会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这样的思考引导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能力。其次,学生可以在微课后分享个人对所学知识的见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比如在学完一堂关于环保的微课后,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微课中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并在小组中探讨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思考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取新的思考视角。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出行动计划。比如在学完一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微课后,学生可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订具體的行动计划,如减少用塑料制品的使用、鼓励身边的人垃圾分类等。
五、结合阅读写作教学,促进理解能力的发展
(一)阅读写作结合深化认知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而有效的策略。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深化对文本的认知,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首先,在阅读完一篇说明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概括所学内容,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写一篇短文,总结文章的主旨、关键观点以及作者的立场。这样的写作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理解。通过写作总结,学生不仅强化了对文章的理解,还培养了写作能力,提高了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其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文本中的不同观点,并通过写作构建自己的论述。比如,在学习一篇关于科技影响的说明文时,学生可以写一篇文章,提炼文中不同观点,并陈述自己对科技发展的看法。这样的写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同时培养了构建论述的能力。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对文本观点的准确理解。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中获取的知识,进行主题延伸和拓展写作。比如,学生在阅读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明文后,可以写一篇文章,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写作过程可以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写作,深度挖掘主题,提高对文本主题的认知。
(二)思维转化为表达锻炼
学生能够将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有效地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技能。首先,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观点,并将其转化为简明扼要的书面表达。比如,当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社会问题的说明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文中的关键观点,然后将其表达为一段简短的文字。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的重要观点转化为清晰的表达,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培养概括和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其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中获取的观点,进行深入论证,并将其转化为自我陈述的文字。比如,学生在阅读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说明文后,可以写一篇文章,论述自己对科技发展的看法,并提供相关的理由和论证。这样的写作实践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观点转化为具体的自我陈述。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仿写文本结构,将文中的观点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表达。比如,学生在阅读一篇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明文时,可以尝试仿写其中的结构,将文本中的观点以不同方式重新表达,如通过故事、对话或评论的形式[5]。
最后,学生可以通过互评来提升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比如当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阅读写作任务时,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写作,并进行互评。同学们可以指出语言表达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改进建议。这样的互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的敏感性,增进相互之间的学习,通过语言运用的互评,学生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语言,提高书面表达的质量。
结束语
在思维品质培养的背景下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通过充实阅读教学导入分析文本结构,放宽教学主导权,开展微课教学以及结合阅读写作教学等一系列策略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英语思维水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提高思维灵敏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这些策略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劳耘.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1):1-2,27,3.
[2]齐书灵.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Sandstorm in Asia为例[J].英语教师,2021,21(6):111-113,120.
[3]李青青.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课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3):139-142.
[4]潘音洁.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建议[J].丝路视野,2023(14):85-87.
[5]郝艳青.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逻辑性思维培养的行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