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推动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2024-06-10 17:26韦军色杜倩
国际公关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振兴社会工作乡村振兴

韦军色 杜倩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引领,而使用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以乡村村落既有资源为基础,借助专业理念和方法,按专业特色特定步骤逐步推进的。本文基于广西壮族乡村文化发展现状,结合以往学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其他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并基于实践经验,对当下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探索在新时代中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下推动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能性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振兴;壮族乡村文化;社会工作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提出了乡村振兴要促进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振兴,要统筹规划,科学推进,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之一。这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一、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行性

广西是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民的聚居区,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画卷。笔者通过对现有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学者大多研究的是政府层面、制度层面等较为宏观的对策,例如,在组织、政策以及二者之间的多方联动方面,具体地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而对于从专业化和规范化层面上提升壮族文化振兴的研究较少。《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明确,社会组织应发挥专业力量的作用,参与国家乡村振兴。[1]社会工作作为新时代发展过程的产物、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目前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在全国各地有创新性的成果,如广东“双百”计划、湖南“禾计划”、《青岛市农村社会工作服务规范》的出台等,为全国其它地区提供了极好的榜样示范。因此,作为专业力量的社会工作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中,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遵循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二是能提供资源链接;三是能提供专业理论与方法支撑;四是能将政策与现实相结合,提供政策倡导。[2]总之,有目标地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与壮族乡村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是一条可行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而在新时期,社会工作更要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推动壮族乡村文化发展,从而激发壮族乡村前进的内在动力与活力。

二、壮族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全国乡村村落呈现消逝趋势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乡村各式文化载体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为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许多挑战。调查显示,古村落数量从2000年的360万个减少到2010年的270万个,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300个自然村落。[2]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共计有657个广西传统村落,仅占全区16.5万自然村总数的0.39%,其中有161个传统村落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如果壮族乡村未能保持其传统风貌,那么依附在其中的民俗习惯、民俗信仰等乡村文化将难以获得持续发展。

(二)壮族乡村文化认同呈现弱化趋势

乡村文化的主体是广大村民,但是在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乡村内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十分常见,乡村内常住人口以老弱病残幼为主,造成乡村人力资源与文化精英的抽离。因此,全国广大乡村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等社会现象,从而带来乡村文化振兴主体流失等问题。折射至广西壮族乡村中,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也就失去内生动力。没有了主体,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也就无从谈起。调查显示,部分壮族村民十分认同祖辈传下来的乡村文化时代蕴含以及教育价值,但由于人口流失,老年人对于壮族乡村文化传承“力不从心”,而青年一代对壮族乡村文化缺乏清晰认知。单靠中老年群体,难以延续壮族乡村文化血脉。[3]

(三)壮族乡村文化振兴呈现“碎片化”发展趋势

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碎片化”发展趋势,是指在推进壮族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文化形态出现分裂与背离的现象,并与其原始环境割裂开来,由此导致文化整体性的“面”难以形成。[4]壮族乡村文化的“碎片化”表现主要有三个:一是文化形态的碎片性存在。在当前的文化呈现形式中,大多数群众只知道其中一个小点,却缺乏对壮族乡村文化拥有整体性的认识。比如,人们只知道有“壮锦”“刘三姐”等表面载体,却不知“壮锦”的由来及其意义,不理解“刘三姐山歌”背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壮族乡村文化与其原始环境割裂开来,文化的传承成为浮于表象的存在,缺少关于内涵的探讨。如此一来,壮族乡村传统文化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会导致壮族乡村文化的残损,不利于人们产生对其产生清晰的认知。三是壮族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被割裂。广西各区域的壮族乡村文化是“点”,纵横交错的文化“点”和“线”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整体壮族乡村文化的面。但在壮族乡村文化振興中,各层次之间的文化“点”“线”“面”并未得到有效和科学合理的统筹。

(四)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共治机制式微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共治机制对推动壮族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部门运用行政等方式,将国家力量带入壮族乡村中,其活动往往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必须发挥政府部门的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方式也存在部分不足,如壮族乡村部分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部分政策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贯彻,从而制约了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社会组织大多以直接参与的方式,凭借社会力量促进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丰富其服务供给主体。但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参与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能力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缺乏专业型人才、创新性不足等问题。[5]

三、社会工作推动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一)社工明确自身定位,进入壮族乡村

在初期阶段,社工机构应注重角色定位,以便更好地进入壮族乡村。在这个过程需要明确几点:一是明确社工机构与政府的关系:伙伴。此时,应坚持政府“掌舵者”的角色,社工机构在壮族乡村文化振兴中应是“参与者”角色,与政府组织形成伙伴关系,形成两两结合、强强联手的合作模式,双方共同为壮族乡村文化建设出谋划策。二是明确社工机构与壮族乡村自组织的关系:协作共赢。自组织提供政策内的福利服务、村民自治等内容,而社工机构主要负责政策外的福利服务、村民能力建设等内容,双管齐下,以促进壮族乡村文化振兴。[6]

(二)社工担任多种角色,发挥专业优势

在其它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中,社会工作在其中担任多种角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首先是倡导者的角色,社工应大力宣传国家对优秀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政策,提倡并激励壮族村民们积极地参与到壮族乡村文化治理行动中来,努力成为壮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和创新者;其次是使能者的角色,社工秉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帮助广大壮族村民激发主人翁意识,使其能积极为文化创新发展建言献策,提升村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信心;最后是协调者角色的发挥,社工可将壮族乡村骨干、乡村能人、志愿者等群体组织起来,树立共同目标,制定并创新壮族各类文化活动,满足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村民们的文化体验,共同促进壮族鄉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7]

(三)社工制定资源清单,盘活壮族乡村资源

社工里的资源整合方法,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理念和方法指导下,根据服务对象或社区需求,通过对服务对象、社区周边的资源进行有效的争取和整合,为服务对象、为社区发展提供服务。社工在开展壮族乡村文化活动时,正确挖掘和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及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开展壮族系列乡村活动中,应该要充分挖掘壮族乡村的文化与人力资源,并积极寻求外部资源,做到“内外”结合,以壮族村民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积极寻找乡村内外资源并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在内部资源方面,社工应该秉持可持续发展观对壮族乡村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将村民从服务受益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挖掘壮族文化传承人及壮族妇女骨干,充分发挥他们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文化的能力;在外部资源方面,社工应与当地企业、村委会等社会主体加强多方联动,为壮族优秀乡村文化创新性发展提供资源链接、活动执行、倡导宣传等服务,将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到振兴壮族乡村文化之路中。最终把壮族乡村资源清单与需求清单进行精准对接,整合乡村内外资源,形成体系网络,使其充分发挥最大效能。[8]

(四)社工培育壮族乡村自组织,发挥回馈作用

乡村文化自组织是对乡村文化进行推广宣传的重要组织力量,同时是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重要内源性力量。因此,通过组织成员的力量辐射,对乡村文化进行传承教育并开展后续文化活动,能充分调动村民们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口述史”志愿者队伍、“导赏图”志愿者队伍、乡村剧场志愿者队伍等自组织形式均发挥着良好的作用。社工可在动员村民参与的基础上运用公开招募的方式确定自组织成员,后续开展壮族乡村文化系列活动,打造壮族乡村文化品牌。壮族乡村文化自组织以治理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壮族乡村文化治理中,其示范效应辐射影响着其他村民,不仅可以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到壮族文化活动中,而且还能为壮族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献言献策,同时也能加深社会大众对壮族村落的全面认识。[9]

(五)社工积极设计壮族乡村文化活动,丰富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承载民族群体之间共同记忆、维系村民感情的重要作用。社工可积极调查壮族乡村的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壮族乡村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比如,开展“寻根溯源”“口述史”等活动,搜集资料,加强与壮族乡村文化传承人合作,拍摄成《乡愁》《壮族山歌嘹亮》等可视化视频,让壮族乡村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和影响力。另外,以壮族乡村文化的现实状况为突破口,开发壮族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可充分运用“导赏图”等形式,组建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让游客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领略到壮族本土乡村之“美”和壮族民族文化之“魅”。通过上述文化创新的形式,一方面,为新老一代在壮族乡村文化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激励青年积极投身壮族乡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动员集体参与的方式,壮族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10]

(六)形成智慧型公益思维,加强文化人才培育工作

社工介入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同时还应积极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确保民族优秀文化创新性活动开展的专业性和持久性。在这个过程中,社工需形成智慧型公益思维,加强人才培育工作。而智慧型公益思维就是发现问题,寻找各行业人才,打破空间限制,组成专业团队,共同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基于此,社工可通过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分析出壮村乡村文化建设困境、现有资源等现状,随后充分借助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方式加大宣传,并跨界吸纳本土具有文艺特长、文化传承人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壮族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及各类活动中的引导、带动和活跃作用。[11]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事业稳步发力、奋发向前。壮族乡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需要各方主体的团结协作,而社会工作的积极参与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可通过担任多种角色、盘活壮族乡村资源、培育壮族乡村自组织、设计壮族乡村文化活动、培育壮族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等措施,形成一股推动壮族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合力,促进壮族乡村文化振兴发展进程。最终,让社会工作为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 2012(04):1-7+107.

[2] 詹勇.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让古村落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N].人民日报,2014-11-28(01).

[3] 李玉雄,李静.壮族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境遇与路径选择:基于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石别镇的田野调查与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9(04):143-151.

[4] 徐玉特.政府整合机制:壮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20(03):144-149.

[5] 刘武军.城市化背景下的壮族乡村文化保护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7,33(04):19-24.

[6] 李婵婷.社会工作参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

[7] 刘海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创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方式:社会工作介入:以粤西Q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 31(07):292-294.

[8] 黄志芳,张发钦.民族社会工作介入广西瑶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以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 33(24):94-97.

[9] 何明,方坤.组织再造与文化接续:后脱贫时代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以广西上林县壮族F村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11):85-92.

[10] 黄爱华,杨昌英,武徐梅.社会工作助力贵州苗绣发展的路径探析[J].西部皮革,2023,45(18):51-53.

[11] 蒋子乐.优势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本土化建设路径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3): 55-56.

猜你喜欢
文化振兴社会工作乡村振兴
弘扬德孝文化 助推文化振兴
浅谈如何加强乡村文化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新时代的思考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经验启示与辽宁的“文化振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