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 徐俊
【摘 要】 “素养立意”下的情境化纸笔测试是落实语文课标和“双减”政策的要求,在命制测试题时,一要解读课标,紧扣要素,明确方向;二要创设情境,指向语用,提升素养;三要坚持儿童立场,科学规范,合理赋分。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情境 命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以素养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来评定其素养水平。同时,教师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纸笔测试作为阶段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命制高质量的测试题至关重要。
在命题过程中,笔者遵循“素养立意”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新思维;三是结合学科特点设置任务要求,确保测试内容与教学实际相符;四是加强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通过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综合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命题人,教师首先应该知晓语文课标的内容,宏观把握课标要求;其次要梳理学段要求,知晓该检测什么,检测到什么程度;最后要研读语文教材,知晓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以及相关的知识点。罗列梳理出教材的主要能力点、知识点、训练点后,要与课标的阶段要求进行比对,明确试卷要出哪些内容,要分为哪些部分。
经过解读课标、研读教材后,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我们将检测卷确定为五个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语文与生活,以及习作与表达。
1.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考查语言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语文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在多样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命题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融教学内容与生活场景于一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课标十分重视对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写字训练的要求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对比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标对硬笔的使用要求从“能用”到“熟练使用”,对写字的要求由“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征。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就要求学生会写书签,注意书签的格式——“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这样的设计不仅是对写字技能的考查,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齐、格式正确,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交流方式,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指向核心素养。
迁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师应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迁移到生活中的对话、辩论中,让学生根据情境任务进行思考探究,代入角色,产生思维碰撞,激活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尝试将知识和经历结构化。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唤醒头脑中碎片化的知识,同时也唤醒对生活的情感。
例题1:
根据语境填写词语。(8分)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位航天员英姿勃发,迎着( ),( )地来到( )的问天阁广场领命出征。( )开启飞行任务,人们( )井然,( )凝视,等待神圣时刻。9时31分,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喷射出( )的火焰,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间消失在苍穹之中。
例题1中考查的八个词语散落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命题者将语文课标中要求会写的词语,融入时事热点的情境中,要求学生掌握迁移所学的知识。学生对试题中的情境很熟悉:一是学校开展过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学生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学生阅读这些很有画面感的文字,仿佛身临其境,并不会觉得题目突兀。将“朝霞、昂首阔步、寂静”等词语从教材中迁移到此情境中来,使平时学习的字词得到复现。命题情境在具备工具性的同时,也充盈着浓郁的人文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被激发,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2.创设语言情境,落实语言运用,发展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借助语言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年级下学期结束,对照语文课标中第二学段中的“表达与交流”部分的要求,此时,学生应当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听他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转述。
例题2:
王爷爷家的狗不見了,他对小伟说:“我家的小狗找不到了,麻烦你和小伙伴帮我找一找。”(6分)
(1)小伟会这样向小伙伴转述王爷爷的话:“ 。”
(2)要想找到小狗,大家必须知道小狗的( )。A.趣事 B.饮食爱好 C.外形特点 D.性格特点
(3)仿照例句,写出小狗回到王爷爷身边的情景。
例句:小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小狗见到王爷爷无比兴奋:。
例题2中,命题者创设了帮王爷爷找狗的生活情境,编制了三道试题,考查本册教材中指向“转述”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关联本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素“写出动物的特点”。整组试题融合了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实用表达等多项语文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的水平,充分发挥了考查的价值。这一整组试题的编制突破了传统的单题监测模式,富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学生完成测试过程中的新鲜感和参与感,满足了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
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高效完成作文也是大多数学生的痛点。教材在单元习作的编排上体现了习作指导具体化的理念,具体而言,就是可以围绕“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四个方面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那么,在命制习作题时,教师也应按照这样的路径,让思维可视化。
例题3:
习作。(30分)
题目: 故事新编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自己熟悉的故事进行创编,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龟兔赛跑》等;(2)创作的故事情节要合理,有新意;(3)不少于350字。
在编写习作题时,命题者以“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的路径来命制。 “写什么”——选择自己熟悉的故事进行创编。“怎么写”——发挥想象写清楚故事的情节。而“写什么”和“怎么写”就是“怎么评”的依据。命题思路就是作文指导思路,学生怎么学的,考试时就怎么考,目的就是要变“考试作文”为有意义的习作学习,真正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该命题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考查,也是对落实整本书阅读情况的检测。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积累,想十分出色地完成这样有思维含量的习作是不容易的。
3.跨学科探寻资源,创设学科情境,考查学习能力。跨学科学习是拓展性学习任务之一,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至关重要。命题应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准确、内涵丰富的情境,设计多样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
例题4:
在2023年3月“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某市一所小学学生近视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统计表和统计图如下。请根据图表完成练习。
(2)根据《学生近视原因统计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 ”,错的打“×”。(3分)
A.远离电子产品,可以对近视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
B.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学生近视的首要原因。( )
C.营养不良也会导致青少年的视力下降。( )
(3)如何切实有效地防控中小学生近视?请你结合图表提出两条建议。(4分)
“学生近视”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命题中通过出示两个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要求学生读懂图表中的信息并提炼,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要读懂图表信息,就必须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提炼信息。学生要完成答题任务,就必须借助数学学科知识,读懂条形统计图,得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出现近视的人数增多”“要防控近视的发生,必须做到科学用眼,注意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等观点。这些方法的提炼,不是外界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己运用所学的语文、数学知识提炼出来的。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是一种内驱力。
4.关注积累运用,创设阅读情境,提升文化自信。学生的成长,是不断积累与丰富的过程,靠的是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让学生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例题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书中有高贵的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 ”是梅花的高洁;“ ,为谁辛苦为谁甜”是蜜蜂的辛勤;“洛阳亲友如相问, ”是王昌龄的真诚。书中有诗意的生活:冰心说“这些事——是 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的叶下,母亲的”。书中有丰富的哲理:“少年不知勤学苦, ”告诉我读书正当时;遇到挫折,我会用“天行健, ”激励自己。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可敬的人物,有 的雨来,有 的哈尔威船长,有 的黄继光,还有的挑山工……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填四字词语)
例题5考查的是本学期课文所学的内容。第一小题考查的诗句、哲理等內容散见于教材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第二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价值观,是一种正向的价值引导。这样的阅读情境好比是水,学生积累的诗句和学习的优秀品质好比是糖,当糖和水相遇融合,学生才能品尝到文化自信的甜美。
总之,教师命题过程中要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情境,反复推敲题干是否规范,问题或任务的表述是否准确、科学,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分值是否合理,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值是否更好地评判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命题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文学体验情境,让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探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先模拟作答,反馈后重新梳理,确保问题和答案贴近儿童的思维和言语。“素养立意”下的情境化命题,应该“依标扣本”,坚持素养导向,以情境为载体,扣准语文要素,指向语用,提升素养,发挥评价导向,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本文系2022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多样化设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JG22142]
(作者单位:秦琼,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教体局教研室;徐俊,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