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摘 要】 在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在全身心参与学习的体验中,提升古诗词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场景中直观认知汉字,形象感知意蕴,感受诗人情感,促进情感共鸣,达到“人在场中学,学在场中思”的效果。
【关键词】 场景学习 古诗词 创设条件 思维发展
“儿童的学习往往会出现‘在场与‘在思相互分离的状态:‘在场却不‘在思,或者‘在思却不‘在场。‘在场与‘在思的分离,存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一些浅表化的活动性学习之中,还表现为教学与环境资源建设的割裂。场景学习旨在促进‘在场与‘在思的融合,使得儿童的思维真正发生。”[1]
语文课标倡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教材中的古诗词由于年代较远,学生学习基本处于“离身状态”,较难与诗人“心意相通”,体验感悟也较多停留在理解释义等表象层面。在此种情形下,教师可借助场景学习理论,创设时空、环境等条件,充分调动儿童身体感知系统,将场景各元素融入思维与能力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审美与创造。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教材中的每篇古诗词都有一些关键生字,它们通常是破解古诗词的密码。在教学这些汉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场景浸入中发现汉字之美。
1.汉字摆造型。这里的“摆造型”是指借助场景学习理念,将汉字笔画、结构的教学与儿童的肢体动作结合起来的技巧。
例如,《赠汪伦》中“不及汪伦送我情” 的“及”字,是理解诗句的关键字,它特别传神地再现了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及”的甲骨文字形——由“人”和“又”组成,“又”是手的象形。从甲骨文渐变到楷书“及”,“人”和“又”连笔书写。学生观察字形后,教师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位学生站在前方,另一位学生伸手去触摸前一名学生的后背。教师趁机让表演的学生保持不动,再让台下的同学联系诗句,找一找他们演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前面的那位同学演的是李白,后面那位同学演的是汪伦。这一前一后,一位在走、一位在追的场景就是送别的场景。再看字形笔画,学生兴趣盎然地在表演者身上找“及”的笔画,并在找笔画的过程中调整表演者的姿势:后一个人的一只手抓在前一个人的身上,两个人的腿呈交叉状态。在场景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和观察者都能进入古诗的情境,并能深刻理解“及”字最初的意思——“逮住”“赶上”。
2.汉字表演秀。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寓繁于简。汉字教学与学生的形象思维密切相关,学习汉字应建立在图像思考基础上的视觉意会。
学习古诗《望天门山》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长江气势磅礴。为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天门山江开山断的独特景观,除了浏览天门山实景图片,教师还可借助“断”字的字源教学打开切口。
师:我们来看看“断”这个字。(出示楷体“断”与小篆“断”,字的右半部分标红)它在古时候是这样书写的,你们看右半边像什么?
生:看起来像是一种工具。
师:对比简化后的字看看,你发现右半边像什么?
生:像一把斧头。
师:长江水就像一把锋利的斧头,把天门山一劈两半。多有力道,多么神奇啊!请你们用手臂做斧头,试着断开天门山。
(生用手臂做浪花劈山状,表演诵读诗句。)
如此直观的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对于姿态万千、错落有致的汉字产生了初级审美,在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中激发文化自信,这将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字,采取象形涂画、诗画入境、说文解字等教学策略,或是运用溯源识字、想象识字、类比识字、立意识字的教学方法,设计场景,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循序渐进地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水平。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设计“汉字变形”“为汉字结构找房子”“我来比画你来猜”等汉字游戏,丰富学生的汉字学习活动。
古诗词精练的语言、留白的想象、规范的结构,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富有挑战的。但儿童是天生的表演者,他们的身上具有与生俱来的灵气。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身上的灵气,引导他们尽可能感受古诗词与现代语言的不同,适当对學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由此爱上古诗词的学习。
《江南》是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是小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词。诗歌语言富有“儿童味”,意境富含“文化味”,古诗整体极具画面感。根据这首乐府诗的特点,可以结合古诗描写的对象——“鱼”展开解读。《江南》这首诗中间几句写鱼儿嬉戏在莲叶之间,诗句尾字写出了鱼儿“东西南北”的戏水顺序。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设计思辨话题:鱼儿游动一定是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吗?有学生说:“不一定,因为鱼儿是自由的,有可能东西南北,也有可能南北西东,都有可能。”其他学生纷纷点头。教师追问:“那既然都有可能,为什么诗中用‘东西南北,而不用其他说法呢?我们配合手势来读读这几句。”学生用手做起鱼儿来,一番手舞足蹈读下来,学生们发现这样的方位顺序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就像在打“四四拍”手势一样。一首有着审美难度的诗歌,学生在场景操作中,学习得简单且快乐。教学中,教师还引导学生画了鱼儿游动的线路图,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感受到了文字的准确美好,感悟了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审美得到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加上了身体和手势的表演,让思维的发展,意蕴的感知,审美能力的提升变得更形象直观。
在教学抽象的内容时,教师不妨鼓励儿童大胆参与学习。越是抽象的、难以描述的知识和认知结构,越需要学习者激活身体系统及个体的既有体验。如教学《咏鹅》,教师可以让学生站起身,伸长脖子念出“鹅,鹅,鹅”,在“曲项向天歌”中感受鹅的欢快活泼。借助场景学习可以让古诗词的教学更富有童真和童趣,让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形象的场景,让隐含的意蕴变得形象可感。
语文教学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2]。教材中的古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大都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外在景物的融合,是诗人审美倾向的自然流露。教师应在诗词教学中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激活审美体验。例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学生读词句、想画面、贴图景,表演情境,入境悟意。
师:我们跟随词人一同走进这户农家,读读词句,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低小的茅檐、绿草如茵、溪水潺潺……
师:你是不是也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里?现在请把教室的黑板当作那户农家小院,请你根据词句描写,给这首词配图。老师这儿有一些现成的素材贴纸,请你在黑板左侧做贴纸图,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粉笔在黑板右侧进行创作。
(生分两组在黑板上完成)
师:你在这首词里看到了谁?
生:翁、媪、他们的三个孩子和词人。
师:请自选以上任意一个角色,与小组同学表演下面的聊天场景。
场景一:夏日午后,翁媪在院中喝酒聊天的场景。
场景二:夏日清晨,一家人在院中吃饭聊天的场景。
场景三:夏日傍晚,辛弃疾回到家中跟妻儿聊天的场景。
(场景设置:黑板前摆放三组桌椅,表演背景就是黑板上的三幅画,分别是两幅学生创作的词配画,大屏是一幅插图课件。)
学生因为身在场景之中,自觉地唤醒了自己的生活经验。首先创作词配画,入“诗中之境”,然后进行场景表演,出“生活之境”。这里两次创作都调用了场景学习因素。第一次是贴画和创作画,调用手脑的同时也理解了文本,发挥了想象。第二次是场景表演,以聊天的形式进入情境更符合词句的情境。比如:表演翁媪的学生,在揣摩翁媪之间的称呼、相媚好的情态、吴音的表达、醉里的身心时,需要链接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俨然不是在演,而是将生活之境呈现出来,同时也在场景表演中走进了词中之境。
古诗词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形象输入的过程。对于阅读者来说,随着阅读的深入,其产生的形象也更清晰、更丰富。阅读时,学生不要只关注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更要由形象入手,体会诗词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其诗中“喜欲狂”的情感几乎要溢出纸面。学生一般不能理解一向沉郁顿挫、悲天悯人的大诗人,怎么会一反常态狂喜难禁。这里,教师首先需要调动知识场景:始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让盛世大唐繁华落尽,诗人杜甫也被迫离乡逃难,思乡难归。忽然间听到失地收复,诗人喜不自禁,此乃深层的“悲欢”。然后,调用生活场景:请你把生活中令你“喜欲狂”的事情跟同学分享,并加上动作。在分享中,学生手舞足蹈,喜不自胜,班级堪称大型欢乐剧场。最后,学生讨论这两种“喜”的不同。并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演杜甫的“喜欲狂”。学生表演朗读时少了那些浮夸的“胡乱漫卷”,动作深沉有力,“涕泪”也不是喜不自胜的泪,而是那种悲喜交融的泪,看到了诗句背后的那个忧国忧民的杜甫,实现了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场景学习”也可以走出课堂。譬如,学校每学期会组织学生走进公园、生态园等景区。儿童行进其间,触景生情,或高歌一曲,或吟诵诗歌,或朗诵美文,或妙手绘景……切身感受自然之美,体会生命之美。
在场景化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置身其中,让身心成为课堂的组成部分。这样,也就实现了教学的本真——学习就是走向真实。如此,古诗词学习的境界也就更加美好。※
[1]李传庚.指向儿童思维发展的场景学习[J].中小学管理,2019(07):2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5.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立项课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场景元素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21JY14-L4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三牌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