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用—评”中收获成长的力量

2024-06-10 05:24谢加玲阎晶晶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6期
关键词:雅号跨学科日记

谢加玲 阎晶晶

【摘 要】 立足语文本位的跨学科学习设计,要让语文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发生关系”。主题活动指向真实情境,以“联读日记”为作业载体,指向语言实践;用可视化、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来指导学生真实表达,发现“童年里的有特点的人”,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 做—用—评 联读日记 跨学科学习设计

一、设计理念及特色——“做—用—评”一致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语文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发生关系”。因此,立足语文本位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做”,指向真实情境中的真实“做事”;二是“用”,指向以“做事”为驱动的语言实践运用;三是“评”,指向以逆向评价来促进更好地“做其事”“用其言”“增其慧”,达到学科育人的美好追求。

本主题研习活动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以“创客童年”为主题,指向真实情境中的“童年里做的事”;以“联读日记”为作业载体,指向“分解任务”的语言实践;以评选“最美童年创客官”为目标,用可视化、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用好“童真的语言”,发现并描写“童年里的有特点的人”——实现跨学科学习,横向打通学科壁垒,形成整合,多学科联动;纵向贯通学段,形成衔接,由浅入深,逐步攀升,从而实现跨学科单元学习“做—用—评”一体化。

二、结果目标的支点——创客童年

1.基于单元,确定目标。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人文主题编排组织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并发现当下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周围人的美好与纯真。单元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明确了本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向后,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单元目标:

(1)唤醒童年记忆,能习得按顺序表达、关注人物特点、用一件事写清人物特点等习作方法,乐于以“联读日记”等形式记录成长收获。

(2)能创造性地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联结实践、运用、评价等形式,以“联读日记”深入探索学习,通过多媒介分享,将现实生活与语言学习关联,实现跨学科单元学习的一体化,感受童年的快乐。

2.基于学情,分解目标。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与“写人”有关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长线目标,从二年级到六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呈螺旋式上升。细读文本,根据单元习作中气泡框的提示“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同桌,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情”“‘昆虫迷?这不是在说我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我们提取出“人物特点”的表达支点:聚焦一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怎样用一件事生动写出人物的特点呢?我们根据已有的研究已经知道,生动的关键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写生动。而描写,实际上是两件事情:一件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另一件是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1]要让学生学会描写,教师不只要教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还要教给学生分解的方法。我们尝试将写一件事进行分解,要素应包含题材来源、按一定的顺序表达、把事情写生动三个方面。

学情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准学生的习作表达生长点,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小学三年级学生显然还不具备自主将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的能力,本设计着力于帮助学生将目标拆分,进行分解练习。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进行逆向设计,我们将“一件事”的表达分解成两个步骤:一是唤醒记忆,在记忆中提取童年快乐场景、有趣的人,回忆能表现一个人的特点的一件事;二是引导学生理清写一件事的顺序,再关注“怎么做”“怎么说”,凸显特点,把事情写生动。要想达成目标,就要先学会分解,而分解的方法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感知。显然,这一系列活动在一堂课中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必须通过大单元分解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在单元教学中,我们将习作要素分解前置:通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结合美术、信息学科,唤醒童年记忆,搜寻习作题材;学习课文《肥皂泡》,结合科学知识制作肥皂泡,把握动词的连用,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学习课文《剃头大师》,结合影片资源关注人物特点,梳理故事情节。教师要注重结果导向,逆向设计,落实读写结合,让阅读为习作服务;提供单元习作学习支架,让学生抓住写作框架与生动的表达进行体会,迁移运用,整体构建“创客童年”主题活动;以评选“最美童年创客官”为目标支点,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让语文学习融入儿童生活。

三、逆向设计的过程——联读日记

1.任务驱动,激发热情。只有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达成。关注单元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笔者从真实性、适切性、整体性等角度出发,做了如下的情境任务创设: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走进了童年百花园,你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身边又有哪些可爱的人呢?学校将要评选“童年创客官”(“创客”是指勇于创新,努力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变为现实的人),系列活动已经拉开序幕,快来参与活动,述说你的童年故事吧!

以上情境任务不仅贴合学生生活,赋予写作真实的意义,又能够让学生充分调动知识储备,进行跨学科学习表达,多媒介呈现学习成果。

筆者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以“联读日记”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小学三年级上册已经安排学生学写日记,而日记作为一种真实、日常的写作方式,应是记下“鲜活的材料、灵动的思考、真实的体验、独到的感悟”的真实写作。[2]随着时代的发展,习作教学还可以引入网络日记、“朋友圈”日记、跟帖日记等形式。联读日记,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通过问题对知识进行重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开展富含创造性且有深度的学习活动。在单元阅读教学中,学生结合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想象、构思、描写记录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独特的感悟,把瞬间发生的事通过写作活动拉长,把综合性的事情进行分解。

2.任务推进,分解难点。笔者将单元学习任务分解为“色彩”绘制童年—“科学”玩转童年—“影音”寻访童年—“文字”点亮童年—“创客”共享童年五个子任务,以任务驱动,借助问题支架、跨学科联动、多元评价等,立足语文学科本位,结合跨学科实践学习活动,构成一个完整而深入的学习表达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层层深入,促进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

【任务一:“色彩”绘制童年】

诗配画仿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童年是一幅充满童趣的“水墨画”。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后,请你选择童年最有趣的场景,结合信息技术和美术课上学习的构图方式,根据有活动的地点、有丰富的色彩、有快乐的身影等创作要求画一画,再仿照课文配上一首小诗。结合学情,教师可以从书写工整、想象奇妙、传递快乐、让人喜欢四个维度进行综合性评价。绘画、仿写的过程就是学生打开记忆、搜索记忆的过程,勾起学生对自己快乐童年中有趣场景的回忆。

【任务二:“科学”玩转童年】

制作肥皂水并分享过程。冰心的童年里,遇上阴雨天气,最大的快乐就是吹肥皂泡。你也想做肥皂水吹泡泡吗?快来试一试吧!温馨提示:可以小组讨论、查找资料或请教科学老师。学生先准备制作肥皂水的材料,再以同学合作的方式进行制作,一边制作一边在记录卡上写上表示动作的词;接着,借助顺序词“先、接着、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说制作过程;最后,录制视频,分享制作肥皂水的实践过程和感悟。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能独立查阅资料,能准确填写动词,能按顺序说清楚过程”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总评。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学生锻炼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抓关键动作等关键能力;借助顺序词说过程,让学生学会按顺序表达,为单元习作铺设了支架,降低了习作难度;在班级中分享成果,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务三:“影音”寻访童年】

制作“雅号牌”。学生观看电影《剃头匠》,了解剃头匠的个性特点并加以概括。学生观看影片后,针对人物特点,写一件能体现人物特点的事。关联自身童年生活,选择身边最有特点的人制作一张“雅号牌”,包括姓名、雅号、人物特点,然后向爸爸妈妈介绍。教师根据“说清是谁,根据特点取雅号,用一件事说明特点”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介绍一个人首先要说清楚这个人是谁;根据特点取一个能让听众印象深刻的雅号;借助一件事更能说明人物的特点。通过观看电影、设计人物名片,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特点的理解更加清晰。在观察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学生按顺序梳理故事情节,通过取雅号和讲故事的方式将身边朋友的特点讲明白,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任务四:“文字” 点亮童年】

完成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它的美妙不仅仅在于有趣的场景、有趣的事情,还在于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回顾单元学习中那些有特点的人,将人物与特点相连,欣赏其他同学制作的“雅号牌”,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雅号牌”说说优点,猜一猜它是为谁制作的,并修改自己的“雅号牌”。再根据评价标准“显示特点的雅号、突出特点的事例、按顺序写清楚、生动的表达(做什么、说什么)”完成单元习作。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抓住人物特点设计“雅号牌”,把抽象的“特点”具象化,制作过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说优点”“猜一猜”“改一改”的环节,学生结合已有经验,理解、欣赏和评价作品,拓展了思维,对“有特点的人”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学生的想象、构思、描写自然而然地发生,完成习作自然水到渠成。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学生主动发现身边人的闪光点,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

【任务五:“创客”共享童年】

制作童年小书,了解父辈童年。童年是多彩的,为了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记录表达,我们设计了综合性学习展示活动:亲子合作或小组合作,将童年的快乐编成一本小书,做成视频发表在视频平台上进行投票。我们将选出最美“童年創客官”。学生把设计过程中的体会——联读日记以多媒介的方式汇编成书。

评价标准细化为三个层级,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对不同的呈现方式都有了合理的评价。结合语言表达、审美创造以及思维能力编制小书,学生在提升核心素养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体验以及成长的记录,增强了文化自信。

“了解了自己的童年,你是否对父辈童年也有很多好奇呢?”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父辈进行采访,运用多学科知识,融合绘画、摄影、故事讲述、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方式反映父辈的童年生活。在活动中,学生培养了审美情趣,锻炼了合作能力,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拥抱缤纷世界,向成为合格的社会小公民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

[2]孙红东.从“日记”到“日记教学”:引领学生写作常态化——基于日记的真实写作教学探寻[J].语文建设,2023(22):27-31.

[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程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生态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MJYKT2023-024]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阳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雅号跨学科日记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意味隽永之雅号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评弹艺人的雅号与别称